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志尧

作品数:66 被引量:2,644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物种
  • 17篇植物
  • 17篇群落
  • 11篇物种多样性
  • 10篇气候
  • 9篇植被
  • 9篇物种丰富度
  • 9篇丰富度
  • 8篇生物多样性
  • 6篇植物群
  • 6篇植物群落
  • 5篇多样性
  • 5篇遥感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温带
  • 4篇植被分类
  • 4篇植物物种
  • 4篇植物物种多样...
  • 4篇碳循环
  • 4篇气候变化

机构

  • 66篇北京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 6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山西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66篇唐志尧
  • 32篇方精云
  • 8篇刘鸿雁
  • 7篇崔海亭
  • 7篇朱江玲
  • 7篇王志恒
  • 6篇戴君虎
  • 5篇谢宗强
  • 5篇郭兆迪
  • 5篇王国宏
  • 5篇吉成均
  • 5篇王仁卿
  • 5篇王襄平
  • 5篇张峰
  • 5篇沈泽昊
  • 5篇李利平
  • 4篇于丹
  • 4篇贺金生
  • 4篇赵淑清
  • 4篇郭柯

传媒

  • 18篇生物多样性
  • 16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干旱区研究
  • 4篇山地学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生产力的“4P”概念、估算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83
2001年
生物生产力是指从个体、群体到生态系统、区域乃至生物圈等不同生命层次的物质生产能力 ,它决定着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也是指示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表示生物生产力的概念有总初级生产力 (GPP)、净初级生产力 (N 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N EP)和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N BP) ,本文简称“4P”。主要探讨“4P”概念的内涵和估算以及全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通过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建立“4P”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对若干衍生概念进行定义。尽管生态系统的最终产物 (N BP或现存量 )占光合总产量的很少一部分 ,但它是决定物质再生产的资本 ,维持和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再生产。
方精云柯金虎唐志尧陈安平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全球变化碳循环
近30年京津冀地区湖泊面积的变化被引量:12
2020年
利用遥感、气候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究1987-2017年间京津冀地区湖泊面积的变化及其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湖泊面积过去30年间整体上呈减少趋势,每年减少约2%,这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可分为3个阶段:前10年(1987-1996年),湖泊面积增加约4.8×10~2 km^2 (约占76%),由自然因素主导(R^2=0.849,p=0.001);1997-2009年的13年间,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约4.7×102km^2,占43%),主要由人为因素主导(R^2=0.536,p=0.013);最近8年(2010-2017年)中,湖泊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约2.3×10~2 km^2,占36%),也主要由人为因素导致。虽然最近8年来该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趋势得到扭转,但地表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严峻。
张恒陶胜利唐志尧方精云
人工林种植和生长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固碳和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基于遥感时序分析证据
2024年
随着生态恢复工程的进展,黄土高原人工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黄土高原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变化仍存在争议。基于黄土高原人工林的时空分布和种植年份信息,从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蒸散发(ET)以及土壤含水率(SMC)三个维度评估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和水文调节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天然林和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2000—2020年间人工林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天然林的NPP相对于整个区域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21%左右;而人工林的NPP相对于整个区域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并在2009年超过了天然林,成为黄土高原NPP增加的主要来源。人工林占整个区域的ET百分比和SMC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分别由不到2%增长至13.9%、1.5%上升至11.8%。至2015年,黄土高原人工林的ET和SMC已经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林龄增大,SMC变化速率和变化量不断下降。ET与林龄成正相关,而SMC与林龄负相关,表明具有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工林将有效减弱树木生长所引起的土壤干旱的影响。尽管黄土高原人工林林龄与NPP、ET和SMC变化速率和变化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但由于现阶段此地区人工林多为幼龄林和中龄林,未来这种显著相关关系是否持续有待进一步研究。
尼格娜热·阿曼太孟媛媛唐志尧
关键词:黄土高原
新疆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被引量:15
2011年
新疆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束植物3637种、鸟类425种和哺乳动物154种。在广泛收集这些植物和动物分布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新疆动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图,分析这些物种丰富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得到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热点地区。新疆动植物丰富度北疆高于南疆,西部高于东部;阿尔泰山、天山西部和准噶尔西部山地是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热点地区。维管束植物、盐生植物、短命植物、特有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的丰富度之间、鸟类和哺乳动物与维管束植物的丰富度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不同类群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热点地区不完全重叠: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的热点地区位于阿尔泰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和天山中西部;鸟类丰富度的热点地区可以延伸到天山西部南坡及天山东部的部分地区;哺乳动物的热点分布区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和天山西部。目前已建成的保护区涵盖了大部分的物种丰富度热点地区,但是沙湾-玛纳斯地区为保护空缺,需加强保护。
李利平尹林克唐志尧
关键词:哺乳动物鸟类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
新疆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水热解释被引量:13
2011年
新疆地处中国干旱区,地形气候复杂,生境类型丰富多样,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提供了理想场所。利用新疆维管束植物丰富度数据和对应的气候数据,分析水热因子对新疆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量的增加单调递增,随年平均气温和年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增加呈单峰型变化。在盆地和山地,物种丰富度随年降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在山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格局,在盆地中则仅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水分亏缺水平,物种丰富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不一致,随着水分亏缺的增大,物种丰富度随年降水增加的速率减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在较低的水分亏缺时单调递增,在较高的水分亏缺时单调递减。
李利平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王少鹏王志恒唐志尧
关键词: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蒸散量水分亏缺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
新疆山地针叶林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天山南坡和昆仑山11个点120个针叶林样方的调查,研究了新疆山地针叶林群落结构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山北坡针叶林树高、胸径、总胸高断面积以及蓄积量最高,其次是阿尔泰山,而天山南坡和昆仑山较低;4个地区的立木密度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森林类型中,昆仑柏类林的胸径、树高、总胸高断面积以及蓄积量都低于其他类型。新疆山地针叶林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平均胸径和总胸高断面积随海拔升高显著下降,随年降水的升高显著升高,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显著下降。新疆针叶林群落结构主要受年降水、坡向和湿润度的影响。
李利平刘怿宁唐志尧郭兆迪方精云
关键词: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群落结构针叶林
新疆山地针叶林植物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天山南坡和昆仑山西部11个地点122个样方的调查,发现阿尔泰山针叶林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丰富度显著高于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天山南坡和昆仑山物种组成相似,阿尔泰山和天山北坡物种组成相似。全疆针叶林物种丰富度随年平均气温和海拔的增加显著下降,随纬度的升高显著升高。在不同区域,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均没有显著变化趋势;在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物种丰富度随总胸高断面积的增加显著减小。通过GLM(generallinearmodel)分析发现,对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是坡向。北疆除了坡向外,林型和乔木的总胸高断面积也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而南疆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受坡位、年降水量和总胸高断面积的影响。
李利平安尼瓦尔.买买提郭兆迪海鹰唐志尧
关键词:针叶林物种丰富度
中国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被引量:65
2013年
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建立了2,640个自然保护区,覆盖了约15%的国土面积,其中包括318个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但目前缺乏对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分布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关系的研究。作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分析了中国现有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格局及其与人类活动强度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在县级水平上覆盖不平衡,共有2,150个县级行政区(占总数的91%)的覆盖率小于10%,其中150个(6%)覆盖率<1%,1,726个(73%)无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在高海拔、低温干燥以及植被生产力较低的区域较大,而在低海拔、高温潮湿以及植被生产力较高的区域较低;在人为活动较弱的地区较大,而在人为活动较强的地区较低。中国现有陆地自然保护区大部分设置在人类活动较少的高寒山区或干旱区,而在人类活动强度大的低海拔、高生产力地区保护区覆盖率过低;自然保护区的这种设置模式有利于增加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然而在人为活动并不强烈的地区设立保护区的紧迫性也不如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因此,在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已经接近15%的背景下,新增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
赵广华田瑜唐志尧李俊生曾辉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
天山南北坡植物种-面积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25个样地的物种-面积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①所有样地种-面积关系斜率的平均值为0.21±0.0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②草甸、草原和荒漠的种-面积关系的斜率分别为0.14±0.02,0.13±0.01和0.28±0.02。草甸和草原的种-面积关系斜率无显著差别,但两者显著低于荒漠的种-面积关系斜率;③天山南北坡种-面积关系斜率与水分和能量因素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全气候模型解释率为80.42%,其中水分因子的影响最大,为负相关,解释率为69.88%;与物种丰富度对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④天山南北坡种-面积关系截距与能量因子、水分因子和气候稳定性因子均显著相关,全气候模型解释率为91.9%,水分影响最大,为66.22%,正相关;与物种丰富度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水分因子是影响天山南北坡植物种-面积关系的主要因子,物种丰富度也对其存在显著影响。
乔秀娟唐志尧安尼瓦尔.买买提方精云
关键词:草甸荒漠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
新疆伊犁地区野果林的群落特征及保护被引量:35
2011年
新疆伊犁地区是我国野果林分布的主要地段。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共获得67个野果林群落样方,分析了新疆伊犁地区野果林的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野果林林下物种丰富,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6科141属207种。群落分类将野果林划分为野核桃林、野苹果林、野杏林和野生樱桃李林4种类型。野杏林和野生樱桃李林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野核桃林和野苹果林;野苹果林的乔木密度显著高于野杏林;野核桃林的平均树高显著高于野生樱桃李林;4种林型的乔木平均胸径无显著差异。野果林下维管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显著降低趋势,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立木密度与海拔关系不显著。群落排序表明,野核桃林主要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区域,野苹果林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区域,野杏林广泛分布于伊犁山地,而野生樱桃李林仅分布于水分条件优越的霍城县部分山区。目前,伊犁地区野果林受人为破坏严重,需加强保护,建议进行种质资源收集甚至迁地保护。
李利平海鹰安尼瓦尔.买买提唐志尧方精云
关键词:海拔高度气候因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野果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