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虹
- 作品数:35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初探
-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颈椎管狭窄对颈髓白质纤维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等定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126例因颈肩部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而行颈椎MRI检查的病人,同...
- 孟祥虹王植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颈椎表观扩散系数
-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评价方法和设备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3
- 2013年
-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仅能依靠影像学检查确定。评价椎体骨折的影像学方法分为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形态学测量法,而检查设备有X线平片、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CT定位像及MR检查等。本文针对以上方法及设备诊断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价值予以综述。
- 孟祥虹王林森王植蔡跃增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骨折
- 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狭窄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颈椎管狭窄对颈髓白质纤维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等定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26例因颈肩部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而行颈椎MRI检查的病人,同时纳入34名年龄条件匹配,无颈肩部不适的正常志愿者。根据颈椎管狭窄程度将病人分为3组,其中1度组82例、2度组36例、3度组8例,正常志愿者为0度组,进一步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脊髓受压组(0度组+1度组)及脊髓受压组(2度组+3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矢状面及横断面T2WI扫描,同时行DTI序列扫描。分别比较受试者各兴趣区(ROI)的FA及ADC值。结果4组间各ROI的FA值无明显差异,而ADC值除右后区ROI(F=1.56,P=0.20)外,其余5个ROI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度组右前和左前区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均P<0.05);2度组与3度组各ROI的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度组各个ROI的ADC值均高于0度组和1度组(P<0.05)。除右后区ROI外,其余各区脊髓受压组的ADC值明显大于无脊髓受压组。结论 DTI可对颈椎管狭窄病人的颈髓进行定量研究,颈髓受压早期,白质区的ADC值升高而FA值无明显变化。
- 孟祥虹王植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表观扩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磁共振成像
- 腰大肌肌内黏液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T和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显示右侧腰大肌内巨大卵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呈水样均匀密度,邻近肌肉受压,邻近腰椎未见明显骨质破坏。MRI示右侧腰大肌内边界清晰卵圆形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多发分隔影。病灶边缘可见包膜影,病灶下极包膜欠完整,病变下极向邻近肌肉浸润,病灶邻近肌肉受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肌内黏液瘤。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AM)、CD34呈阳性。结论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罕见,其临床和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 徐华孟祥虹
- 关键词:腰大肌磁共振成像
- 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STIR序列诊断与关节镜对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腕三角纤维软骨盘(TFC)损伤的诊断价值,并与腕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资料与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腕TFC损伤病人应用STIR序列进行腕关节MRI检查及关节镜探查。STIR序列扫描参数采用:TR:l164ms,TE:16ms,TI:90ms。以关节镜下TFC损伤的探查结果为标准,评价STIR序列诊断TFC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①STIR序列显示TFC正常10例;体部内小水肿或黏液样变性,但关节面缘光滑6例;体部水平撕裂,但未累及至关节面缘6例;关节面缘撕裂6例;中央部穿孔11例;桡骨附着端撕裂6例;尺骨附着端撕裂5例;尺、桡骨附着端均撕裂3例;整体形态不规则变薄3例。②关节镜下显示TFC正常21例;表面撕裂8例;中央部穿孔10例;桡骨附着端撕裂7例;尺骨附着端撕裂5例;尺、桡骨附着端均撕裂2例;整体形态不规则变薄3例。以关节镜为标准,STIR序列诊断TFC损伤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23.8%,阳性预测值为65.2%,阴性预测值50%,准确度为62.5%。结论 STIR序列对TFC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王植孟祥虹王林森锁咏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腕关节关节镜
- 双足负重与非负重位数字化X线摄影对拇外翻畸形角度测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拇外翻患者手术前负重位与非负重位正位数字化X线摄影(DR)图像学关指标的测量,探讨负重位DR角度测量的重要性。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纳入15名(20例)成人拇外翻患者的负重与非负重正位X线片,于术前测量患者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第1跖骨远端固定角,比较负重位与非负重位组以上三个角度有无差别。结果负重位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第1跖骨远端固定角均高于非负重位的测量值(负重位拇外翻角:38°±12°,非负重位:35°±11°;负重位第1、2跖骨间角16±4,非负重位:13°±4°;负重位第1跖骨远端固定角:18°±8°,非负重位:15°±8°。结论足负重位角度测量能真实反映患者拇外翻的程度,对于拇外翻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至关重要。
- 李刚孟祥虹王植
- 关键词:拇外翻负重位
- 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影响的CT图像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有研究表明尺桡骨的骨性解剖结构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桡骨远端乙状切迹的形态。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尸体研究或者生物力学研究,而很少有研究利用影像学方法评估形态学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目的:应用CT评价不同形状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患者腕部和前臂CT图像,根据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在轴位CT图像上的形态学特征,将其分为“Flat”“Ski”“C”“S”4种形状,并进行卡方分割检验比较4型切迹之间的差异。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存在远端尺桡关节失稳,将其分为失稳组和稳定组,比较不同形态桡骨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腕部损伤患者共151例,男性77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39.0(55.0-32.0)岁,Flat型、Ski型、C型、S型桡骨乙状切迹分别为42例(27.8%),47例(31.1%),39例(25.8%),23例(15.2%);(2)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组与稳定组,其中失稳组85例(56.3%),包括Flat型27例,Ski型30例,C型11例,S型17例;稳定组66例(43.7%),包括Flat型15例,Ski型17例,C型28例,S型6例;(3)统计学结果显示不同形态的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earson χ^(2)=17.583,P=0.001);C型乙状切迹的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率最低,且与另外3型存在统计学差异;而Flat型、S型、Ski型乙状切迹的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率较高,3型间无统计学差异;(4)由此可见,Ski型和Flat型桡骨远端乙状切迹最常见,而C型桡骨远端乙状切迹有利于维持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
- 尚子健郭林王植孟祥虹陈菲张雪君
- 关键词:桡骨远端CT稳定性
-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DDH髋臼盂唇损伤部位及程度评价的意义
-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患儿髋关节盂唇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价。方法 前瞻性对15例DDH患儿进行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分别对前盂唇、外上盂唇及后盂唇形态进行观察,评价盂唇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并与手...
- 王晓亮孟祥虹王植刘竞艳李晓峰张晓光
- 关键词:DDH
- 路径化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自行制定的术前路径化训练表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行截骨矫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按自行制定的路径训练表,明确...
- 孟祥虹王植杨建平付喆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
- T1ρ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T1ρ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常数,反应大分子物质与水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常规MR检查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时,病变的T1ρ值可发生变化。目前,T1ρ已应用于骨关节、颅脑、肝脏、心肌等多个部位。本文对T1ρ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孟祥虹王植万业达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关节软骨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