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学东
- 作品数:50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形成拟胚体细胞数量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形成拟胚体(EBs)起始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数量对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形成EBs起始ESCs数量为400,1 000,4 000的3个组(HD400,HD1000,HD4000)通过悬滴法促进其分化。免疫荧光检测TnT及CD31的表达;在不同时间点计算三个组搏动EBs百分比;RT-PCR检测Nkx2.5,GA-TA4,β-MHC,flk-1,CD31,tie-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悬滴法形成的EBs能够出现自发性搏动并且有TnT及CD31表达;HD1000组和HD4000组相比HD400组有更高的搏动EBs百分比及Nkx2.5,GATA4,β-MHC基因表达水平;HD400组相比HD1000组和HD4000组有更高的flk-1,CD31,tie-2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形成EBs起始ESCs数量是影响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起始细胞数量多则心肌细胞分化程度高,数量少则内皮细胞分化程度高。
- 陈明毕琳琳王智泉赵芳干学东王扬淦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分化
- 白细胞ChREBP基因DNA甲基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杨娜董素芳干学东郭书忍高嘉嘉熊陈岭邱雪平郑芳
- 麻古相关性心肌病1例
- 2021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33岁。因呼吸困难喘息1周入院。既往史:入院时患者否认吸毒史,追溯患者既往住院资料发现患者有吸服麻古史8年,2017年前因吸服麻古过量,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心衰)、肾功能不全。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扩张型心肌病家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黄新锐张琳干学东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毒品青壮年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英文)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随访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置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5例)和无再狭窄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4.02±6.76)μmol/L比(10.90±4.51)μmol/L]显著降低、支架直径[(3.06±0.86)mm比(2.87±0.44)mm]显著减小,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5,P=0.035),而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857,0.850,P=0.044,0.042)。结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龚斐干学东丁进叶万静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
- 缬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应用缬沙坦干预,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以及模型组(n=16),模型组以二肾一夹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n=8)和模型对照组(n=8)。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按照30mg/(kg·d)剂量灌胃,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给药8周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麻醉处死动物,SP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CX43及NF-κ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IGF-1蛋白表达率、CX43及NF-κB表达变化不明显,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则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减弱(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缬沙坦治疗组上述指标则改善明显(P<0.05)。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功能降低明显,与此同时IGF-1、CX43蛋白及NF-κB表达均显著增高,应用缬沙坦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均降低明显,同时心功能有明显改善,提示缬沙坦可通过降低IGF-1表达、抑制CX43表达改善心功能,NF-κB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 龚斐曹建雷姚述远熊世熙干学东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缝隙连接蛋白43肾血管性高血压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3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冠心病(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时,合并糖尿病(DM)被列为极高危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能够预测CHD合并D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胰岛素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1]。也有研究指出,血糖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而DM病程影响CHD的严重程度[2]。本研究纳入1424例因主诉为“胸闷胸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探讨DM/非DM患者CHD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控制CHD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预防CHD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帅建苟棋玲匡爱霞干学东王忠莉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 替罗非班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4例(男性33例,女性11例),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明显血栓征象,平均年龄(62.0±11.4)岁,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n=24)与对照组(n=20)。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TS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 MI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比20.0%,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15.0%,P<0.05)。替罗非班组TSP-1增加明显;PCI术前替罗非班组TSP-1(346±145)ng/L,与对照组(339±125)ng/L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PCI术后TSP-1水平较术前分别增加(39±11)%,(18±9)%,组间比较,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能是TSP-1水平增加的原因之一;IRA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增加。TSP-1水平与IRA开通后TI MI血流呈正相关,TSP-1水平增加的意义尚不明确,其与远期预后、特别是心力衰竭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推测围绕TSP-1的研究或治疗有可能是新的方向。
- 王海蓉陈德良程英惠干学东巢升平江洪熊世熙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替罗非班无复流
- 一例表型特殊的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诊断
- 目的鉴定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amil 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FDCM)新的致病基因和突变,对4名家系成员进行分子诊断。方法根据全面的病史回顾、详细的心内科体检以及心脏彩超...
- 宋贵波郑芳干学东杨娜邱雪平
- 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临时起搏诱发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一例
- 2020年
- 心脏临时起搏常应用于严重症状性心动过缓的紧急救治或无症状患者的保护性起搏,存在感染、出血、血栓栓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处理。本文报道1例既往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因围术期保护性临时起搏诱发医源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最终植入永久起搏器。
- 何涛干学东龚斐鲁志兵姚述远
- 关键词:束支阻滞术后并发症
- 2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了23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1-2012年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的324例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n=234)及非冠心病组(n=90)。详细询问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早发心脏病、吸烟及高脂血症等病史。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酸、血脂等生化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结果:冠心病组包含更多吸烟、家族早发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冠心病组WBC、L%、N%、NLR、PLR、ALT、AST、TG、HDL-C、apoA1、BUN、Cr、UA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AST、高NLR及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AST、脂蛋白a、HDL-C、NLR是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 苟棋玲干学东王忠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脏病GENSINI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