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心包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闭式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引流
  • 2篇外伤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闭式
  • 2篇闭式引流

机构

  • 9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张建华
  • 5篇李斌
  • 5篇曹学文
  • 4篇杨永珠
  • 2篇苟云久
  • 1篇吴向阳
  • 1篇姜君威
  • 1篇陈世谋
  • 1篇苏云峰
  • 1篇曹学文
  • 1篇王彤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 1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10 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平均微血管密度计数为 (2 5 9± 9 63 )个 /高倍视野 ;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高密度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 (P <0 0 1) ,而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 ;微血管高密度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低密度组 (P <0 0 1) ;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微血管密度和临床分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肿瘤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杨永珠苟云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癌肿瘤临床病理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被引量:7
2004年
李斌曹学文张建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并发症
外伤后迟发性乳糜心包1例
2003年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
关键词:心包填塞外科手术
外伤后迟发性乳糜心包积液一例
2004年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
关键词:外伤胸腔闭式引流血气胸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方法 :40例ARDS ,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 1 4例 ,单纯用HFV治疗 2例 ,IPPV治疗 1 0例 ,交替通气方式HFV、IPPV或CMV治疗 1 6例 ,CMV或PSV治疗1 2例 ,血气分析 :PaO2 3 5mmHg~ 60mmHg( 4.66kPa~ 7.98kPa) ,平均 55mmHg( 7.3 2kPa) ,PaCO2 2 5mmHg~ 80mmHg( 3 .3 3kPa~ 1 0 .64kPa) ,平均 45mmHg( 5.99kPa) ,PaO2 /FiO2 40mmHg~ 2 0 0mmHg( 5.3 2kPa~ 2 6.60kPa) ,平均 1 80mmHg( 2 3 .94kPa) ,P(A -a)O2 (FiO2 =1 ) 1 50mmHg~ 2 50mmHg( 1 9.95kPa~ 3 3 .2 5kPa) ,平均 2 0 0mmHg( 2 6.60kPa) ,SaO2 40 %~ 90 % ,平均 85% ;结果 :全组治愈 3 3例 ,死亡 7例 ,死亡率 1 7.5% ;结论 :高海拔、低氧更易诱发急性肺损伤 (ALI)、ARDS ,并且起病急、进展快 ,早期合并心功能障碍者多 ,PaO2 /FiO2 ≤ 2 50mmHg( 3 3 .2 5kPa) (ALI) ,≤ 1 80mmHg( 2 3 .94kPa) (ARDS)为本地区临界值 ,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可提高治愈率 ,中医中药可防治ARDS。
杨永珠张建华李宗乾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 64 .6% ( 62 /96) ,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 ,细胞核内无表达。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41) ,与其他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 (P >0 .0 5 )。微血管高密度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 80 .4% ,明显高于微血管低密度组 ( 4 6.7% ) (P =0 .0 0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 (P <0 .0 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病理分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李斌曹学文张建华姜君威杨永珠苟云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预后微血管密度
外伤后迟发性乳糜心包一例
2003年
张建华荀云久曹学文
关键词:外伤后胸导管交通支心包穿刺完全胃肠外营养胸腔闭式引流
肿瘤微淋巴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2年
恶性肿瘤转移的特性成为其致荷瘤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作为肿瘤周围的微脉管之一的微淋巴管则与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密不可分。目前研究表明瘤内微淋巴管为无功能的淋巴管 ,不会引起肿瘤转移 ,而肿瘤周边的微淋巴管则有足以致肿瘤转移的能力。现综述微淋巴管的区分、分布、结构特点。
吴向阳张建华
关键词:肿瘤微淋巴管
食管贲门癌贲门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1997年
为了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三大并发症: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食管环形肌和食管—胃粘膜瓣成形术方法来重建贲门括约功能。结果60例食管贲门病人接受贲门再造术,全组病人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吞咽困难和反流性食管炎。经钡餐和胃镜检查显示重建的贲门有类似括约功能。认为贲门重建术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是可行的。
苏云峰王彤杨永珠张建华陈世谋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贲门再造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