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传圣

作品数:29 被引量:38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5篇油气
  • 10篇成藏
  • 7篇油气成藏
  • 6篇油气藏
  • 6篇气藏
  • 5篇层序
  • 4篇盆地
  • 4篇砾岩
  • 4篇车西洼陷
  • 4篇储集
  • 4篇储集层
  • 3篇岩体
  • 3篇沾化凹陷
  • 3篇砂砾
  • 3篇砂砾岩
  • 3篇主控因素
  • 3篇砾岩体
  • 3篇煤成气
  • 3篇勘探
  • 3篇古生界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9篇彭传圣
  • 11篇林会喜
  • 7篇王永诗
  • 4篇毕彩芹
  • 4篇蒋有录
  • 4篇常国贞
  • 4篇张善文
  • 4篇万涛
  • 3篇林红梅
  • 2篇纪友亮
  • 2篇石砥石
  • 2篇庄文山
  • 1篇姜素华
  • 1篇邢娜娜
  • 1篇罗文生
  • 1篇徐光明
  • 1篇魏艳萍
  • 1篇张小兵
  • 1篇陈丽
  • 1篇方旭庆

传媒

  • 8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学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东华理工学院...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油气勘探...
  • 1篇中深层天然气...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成藏演化论稠油形成机理——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为例被引量:21
2004年
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生烃史及油气运聚史的研究 ,确定烃源岩生、排烃及油气运聚期次 ;结合稠油物理、地球化学性质复杂变化的特点 ,以阶段性成藏各过程为线索 ,分析各阶段稠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理清了稠油的形成机制 ,建立了石油稠化模式 ,总结了石油的分布规律 ;提出了“多种烃源岩、多个成藏期及多种石油稠化作用控制重油成因与分布”的新观点 。
王永诗常国贞彭传圣纪友亮
关键词:稠油主控因素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在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08年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是在济阳坳陷30多年油气勘探的实践中,对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油气运聚方式决定了那些与洼陷内油源断层直接相接的继承性披覆背斜构造带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部位。在盆缘,如果发育较稳定的盖层,仓储层会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在油源大断层发育而次生断层不发育的情况下,油气在仓储层中横向运移后易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盆内,那些与大油源断层直接相接的次生断裂带,或者具备油源断层与仓储层相接、且次生断裂与仓储层和有利储盖组合的储集层相接的区带,可形成岩性油气藏。根据该理论,深入分析了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各要素,使济阳坳陷的新近系盆缘地层超覆油气藏与盆内岩性油气藏勘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善文王永诗彭传圣石砥石
关键词:新近系岩性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初探
对砂岩储集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物性分布在横向上受砂体沉积相带控制,滨浅湖滩坝、三角洲分流河道等砂体孔渗性较好;在纵向上受次生孔隙发育带控制.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有利的沉积相带、碎...
彭传圣郭玉新
关键词:古近系准噶尔盆地砂岩储集层
文献传递
沾化凹陷缓坡带油气运移及成藏模式被引量:11
2003年
沾化凹陷缓坡带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 ,也是继凸起、潜山之后的重点勘探区带。缓坡带是该凹陷沙四、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指向 ;断层、裂缝、不整合面和储层是缓坡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在缓坡带油气运移方式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 ,并讨论了缓坡带油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庄文山石砥石彭传圣
关键词:沾化凹陷缓坡带油气运移成藏模式隐蔽油气藏
也谈压汞资料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被引量:19
2003年
分析了压汞法毛管压力资料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实验室压汞法的毛管压力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应从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关于汞的湿润性问题。在压汞过程中由于汞蒸气的客观存在,汞相对于岩石或许是湿润的,而传统上的认识是非湿润的。这方面的认识偏差可能导至用此法求得的含油饱和度偏大。第二,油藏现今的状态与油气成藏时的状态可能不一致,有时会相差甚远,比如油的密度增大,孔隙度降低等,这又可能使求得的含油饱和度偏小,虽然两种因素的存在有时可能相互抵消,但搞清其本质的含义对进一步利用压汞法毛管压力资料将有积极的意义。运用实际资料推测了汞、汞蒸气及岩石3种介质情况下汞的界面张力及湿润角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这些数据与通常的取值相差甚远。
朱家俊耿生臣林会喜彭传圣杨英珍
关键词:毛管压力压汞含油饱和度湿润性油气成藏
箕状断陷盆地缓坡带层序格架特征与演化——以济阳坳陷为例被引量:13
2005年
依据缓坡带对层序类型、地层结构特征的控制及地貌特征、成因将济阳坳陷缓坡带分为单断沉积坡折型、单断斜坡型和双断构造坡折型三种类型。三种缓坡类型构造沉积演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层序格架特征。济阳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决定了较完整的缓坡带层序演化由双断构造坡折型向单断沉积坡折型再向单断斜坡型演化。
彭传圣
关键词:缓坡带层序格架
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为例被引量:25
2006年
陆相湖盆及其沉积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发展方向及方法。单一厚层的砂砾岩体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应从相邻沉积体及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入手,研究湖盆转型所反映的砂砾岩沉积体系的转型,确定沉积层序类型及期次,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层序界面并划分层序;在层序内部识别最大湖泛面或与之相当的沉积转换面,划分体系域;采用比较有效的手段划分准层序,在层序内部以湖泛面(沉积转换面)为关键面,分别向上、向下对准层序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该方法在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彭传圣王永诗林会喜
关键词: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等时地层格架
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耦合恢复油气成藏过程——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对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主要油田储层孔喉半径与含油气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现今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结合地层沉积速率和压实模型,得到了不同时期储层排替压力下限。基于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的耦合关系恢复了研究区主要油田源下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有少量油气充注,在馆陶组沉积中期生烃范围恢复到东营组剥蚀期前的水平并再次充注,主体油藏大规模聚集形成于明化镇组沉积早期,南部斜坡带的潜山油气藏成藏期最晚,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距今2Ma左右)。根据成藏期油气运聚动力与阻力的耦合关系,预测源下油气藏分布范围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沙三段底部剩余压力大于0.6MPa的地区。
蒋有录万涛林会喜彭传圣
关键词:油气成藏过程车西洼陷
关于地震约束反演数据体深入应用的探讨——以罗家砂砾岩储集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为例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目前地震约束反演的应用情况,以罗家砂砾岩储集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为例,提出了以"岩心刻度测井"、"测井刻度地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有效地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储集层解释模型。肯定了地震约束反演数据体深入应用的可能性,探讨了该类研究的努力方向。
彭传圣
关键词:砂砾岩体储集层岩体特征
罗家地区砾岩体储集层分类综合评价被引量:8
2003年
砾岩体油气藏是众多隐蔽性油气藏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很大勘探潜力。但砾岩体非均质性强,储集层较难评价,这是制约该类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济阳坳陷罗家地区砾岩体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选择既能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好坏有鉴别能力,又能各自相对独立反映储集层某一特性的分类评价参数,以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为分类依据,以储集层物性为主要评价标准,以相对储集层厚度和单储集层平均厚度为评价参考,以沉积相、成岩相带为宏观指导,综合各种参数对砾岩进行了分类及评价。预测了有利储集层发育区,探讨了评价的可靠性、实用性。
彭传圣张善文王永诗常国贞
关键词:砾岩体储集层油气勘探地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