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之涵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维甲酸
  • 3篇维甲酸类
  • 3篇化合物
  • 2篇有机氟化合物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维甲酸类化合...
  • 2篇活性
  • 2篇氟化
  • 2篇氟化合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能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肿瘤
  • 1篇紫外
  • 1篇维甲酸类药物
  • 1篇抗肿瘤
  • 1篇类化

机构

  • 4篇东华大学

作者

  • 4篇徐之涵
  • 2篇黄焰根
  • 1篇赵圣印
  • 1篇范梅
  • 1篇谢志雄
  • 1篇平冰
  • 1篇齐欢

传媒

  • 2篇有机化学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维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
维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已被广泛地用作治疗皮肤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尝试对维甲酸类化合物进行各种结构修饰,以获得高效低毒,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维甲酸类药物。众所周知,在有机分子中引...
徐之涵
关键词:维甲酸类化合物有机氟化合物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N-苯甲酰胺基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琥珀酰亚胺为原料,经溴代、吲哚加成、与水合肼反应、酰基化和烷基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6a~6c和7a~7b共5个新型N-苯甲酰胺基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HRMS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紫外、荧光性能和热性质.研究表明,N-苯甲酰胺基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360~400和450~500 nm显示两个主要吸收峰,将N原子甲基化和苄基化后,紫外吸收峰波长发生红移.以化合物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激发波长,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在560~620 nm有最大发射峰,7a有最大的荧光量子产率,7a在不同溶剂中随溶剂极性的增大,量子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化合物的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热学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7a和7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116和80℃,目标化合物的分解温度接近400℃.
范梅谢志雄徐之涵平冰赵圣印
关键词:紫外荧光性能热稳定性
四种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基团的方法应用及比较
2014年
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基团一直是有机氟化学的研究热点,同时维甲酸类药物的研究在近几年中发展迅猛。鉴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我们通过合成维甲酸类药物的中间体1,对目前较为主流的四种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的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对四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为相关的药物合成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之涵齐欢潘燊黄焰根
关键词:维甲酸类药物
新型维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溴化和亲核取代转化为硼酸中间体2.以羟基丙酮12为起始原料,经过Wittig反应、溴化、Arbuzov反应、Horner-Wadsworth-Emmons(HWE)反应后得到共轭烯烃溴代物3;化合物2分别与化合物3、4-溴-2-氟苯甲酸甲酯(4)和6-溴烟酸甲酯(5)经Suzuki偶联反应和水解反应,得到三个未见报道的维甲酸类似物1a^1c.同时,以溴苯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硝化反应、三氟甲基化反应、硝基还原和亲核取代合成了含有三氟甲基的维甲酸类似物1d.化合物1a^1d的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IR及HRMS的表征,并对四个化合物进行了HL-60细胞株分化活性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a^1d都具有潜在的药物活性,其中含氟维甲酸类似物1b和1d拥有较商品化药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更低的IC50值.
徐之涵潘燊黄焰根
关键词:有机氟化合物抗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