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5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管得宁徐运朱琳李敬伟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对症治疗依达拉奉临床疗效观察脑出血患者清除血肿
-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发症状不典型的产生机制和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2010年诊治的21例首发症状不典型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为头痛但无脑膜刺激征者5例;意识障碍者4例;眩晕者3例;偏瘫者2例;颈痛者2例;腰腿痛2例;精神异常者1例;抽搐者1例;头昏、黑朦1例。结论熟知SAH的不典型首发症状,对不能排除SAH的患者应尽早、合理完善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
- 朱琳王翀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分布的DSA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分布特征。方法对2007-2009年诊治的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92例ICVD患者的临床和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主要供血动脉颅外段病变发生率(82.6%)高于颅内段动脉(66.3%);多支动脉及前后循环同时病变的发生率较高(79.3%、57.6%);颈动脉系统常见狭窄部位是颈内动脉颅外段(57.6%)、大脑中动脉(34.8%),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狭窄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7.6%)、椎动脉颅内段(20.7%)。可干预危险因素越多,颅外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越高,但无显著性差别(χ2=7.1;P=0.069)。结论 ICVD患者以颅外段动脉狭窄多见;颈动脉系统狭窄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好发于椎动脉颅外段。伴不同可干预危险因素组颅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朱琳赵辉李敬伟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治疗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OM)患者,并阐明其部分机制.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入组的MS、NOM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分为治疗组(同意hU...
- 朱琳徐运
- 多模式CT指导下扩大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徐运王中原朱琳
-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被引量:2
- 2009年
- 朱琳
- 关键词:CVD血管病变AD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血管性危险因素
-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是否通过PAF受体而起作用,PAF受体拮抗剂对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科研究室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r.Tao实验室完成。使用原代野生型小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系统;不同剂量PAF处理神经元细胞24h,并经PAF拮抗剂5μmol/LBN52021预处理;碘化物/钙黄绿素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测定神经元生存能力。结果:0.3和0.6μmol/LPAF明显增加神经元细胞死亡率,0.01和0.10μmol/L增加死亡率不明显;PAF受体拮抗剂5μmol/LBN52021明显地抑制0.3μmol/LPAF所致的神经毒性。结论:PAF介导的神经元损伤是通过其受体而作用的,PAF受体拮抗剂对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王岚徐运黄嵘王翀朱琳管得宁王晓云朱文斌
-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凋亡
- 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情景模拟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级生命支持(ACLS)团队情景模拟培训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培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7月我院ICU的医护人员5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实验组采用ACLS团队情景模拟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对2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和CPR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软技能考核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团队情景模拟培训模式后,能够有效提高医护团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尤唱沈艳贺玲朱琳周玉皆
- 关键词:高级生命支持团队培训情景模拟
- 细胞黏附分子L1对肿瘤诊断的意义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细胞黏附分子L1(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1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可引起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近年发现,L1CAM也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等过程。文中就L1CAM在肿瘤中的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途径及抗L1CAM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效应作一综述。
- 张英为朱琳张德平
- 关键词:肿瘤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测定54例脑梗死患者、15例脑出血患者、20例正常对照血清Ps含量。结果脑梗死组发病3d内血清Ps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后两组无显著差异;脑梗死组发病3d内血清Ps水平与发病后1周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发病后2周,发病后2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脑梗死组发病3d内血清Ps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结论Ps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干预其产生和作用途径可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 朱琳徐运管得宁王岚黄嵘朱文斌
- 关键词:P-选择素血清P-选择素脑血管病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测定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