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海
- 作品数:5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国家主义法哲学——以前苏联法和国家理论为重点的考察
- 国家主义法哲学提供了与自由主义理论不同的对法律与国家的法哲学思考,而前苏联法和国家的理论及其实践则是国家主义法哲学的典型体现,对此进行重点考察不仅有助于揭示近现代民族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提供一种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
- 朱祥海
- 关键词:政治制度国家主义权力制衡法律哲学
- 理论理性与理论思维——论法律教育中的“经典”阅读被引量:1
- 2012年
- 当代大学的学院制教育,其目的首先应当是进行理论思维与学术思考能力、反思和科学批判精神的培育。作为人文学科的法律教育,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对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的系统训练。"经典"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对经典文献细致析理和批判性阐释的基础上,培养法律的理性思维方式,进而弘扬法律的精神和理想才成为可能。
- 朱祥海
- 关键词:理论思维法律教育
- 通往正义之路:法律教育的终极善
- 2012年
- 塑造拥有健全的理智和自由的心灵、敬畏生命的意义、良知和正义感,是所有教育追求的理想。作为善与公正的艺术,法律教育的特质在于,培育法律的正义观念与神圣情感、崇尚平等自由与人的价值尊严、虔敬的法律信仰和伦理美德。公正是法律的至上理念,法律教育追求的终极之善即如何通往正义之路。
- 朱祥海
- 关键词:生命尊严
- 从校训看大学精神的传承
- 2014年
-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与灵魂,表征着大学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宗旨与功能的精神性表达。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训。从校训中可以辨识出大学的独立品格、教育理念和公共服务的精神。大学校训所承载的高贵、距离、批判与担当精神应代代相传以至永恒,由此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 朱祥海
- 关键词:校训大学精神
- 理想的教育应当是什么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里,政府、知识界和社会公众都在言说教育。因为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和每个人的幸福,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基础。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的理想促进社会发展?怎样造就人的好品质和健全的情感?如何通过接受教育解决生存的难题,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 朱祥海
- 关键词:教学大楼民族命运雅斯贝尔斯向善逻辑推演知识创新能力
- 民族精神:法律文化的意义支点
- 2012年
- 作为文化的构成要素,法律是特定民族精神的理论表达。具有厚重的民族特质和地方性生活世界色彩。地方性的民族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法律价值体系,成为法律演进的精神之源。任何民族国家的法律文化发展,都应以民族精神为意义支点,并以开放的世界性眼光对其他法律文明的合理要素兼收并蓄。
- 朱祥海任丽红
- 关键词:法律文化民族特质民族精神法律变革
- 论法律全球化视野的重构
- 2008年
-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潮流,是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国法学在全球化中表现出来的是集体性的"西方"转向。但这种理论转向存在着视野上的盲点,需要对"西方"进行重新定义。中国现代法制和法学的创建源于前苏联,是以其法学理论和法律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重构。
- 朱祥海
- 国家主义法哲学
- 国家主义法哲学提供了与自由主义理论不同的对法律与国家的法哲学思考,而前苏联法和国家的理论及其实践则是国家主义法哲学的典型体现,对此进行重点考察不仅有助于揭示近现代民族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提供一种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
- 朱祥海
- 关键词:国家主义法哲学法律工具主义
- 文献传递
- 何谓消费者?--概念主义法学思维批判
- 2014年
- 新修订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善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强度。但新法律文本并未消费者概念作出更为符合法理和现实需要的明晰界定。概念的模糊和解释空间的并存,共同导致了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法律适用上的困难。概念主义法学思维是造成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惟有走出概念法学的谬误,才能为法律适用和消费者维权提供合理的法理依据,为建设诚信和谐的消费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 朱祥海
- 关键词:消费者概念法学法律解释法律适用
- 秩序对正义的逻辑优先性被引量:1
- 2014年
- 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需以秩序为基本前提。正义和秩序是每个社会都欲求的基本价值,但二者之间始终具有内在的矛盾和紧张。秩序逻辑地优先于正义,是霍布斯国家学说的核心要义。只有在基本秩序得到强有力维护的前提下,社会正义才具有真正稳固的基础。
- 朱祥海
- 关键词:霍布斯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