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艳
- 作品数:39 被引量:7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IgA肾病预后的指标——组织学分级系统被引量:27
- 1998年
- IgA肾病预后的指标——组织学分级系统陈惠萍朱茂艳关键词IgA肾病组织学分级预后指标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最初人们认为它病程良性,预后较好,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随访研究证实,在IgA肾病诊断确立后5~25年内,约20...
- 陈惠萍朱茂艳
- 关键词:IGA肾病组织学预后指标
- 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db/db糖尿病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比较被引量:52
- 2004年
- 目的 :比较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db/db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 ,探讨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方法 :实验小鼠分四组 :db/m正常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大黄酸 [1 2 0mg/ (Kg·d) ]治疗组 ;db/db糖尿病小鼠罗格列酮 [4mg/ (Kg·d) ]治疗组。连续灌胃 1 2周 ,于实验末比较各组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PAS染色、免疫荧光分析肾小球病理形态学改变。电镜分析线粒体数目形态改变。Real timePCR分析脂肪和肌肉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胰岛素抵抗因子 (resistin)和脂肪酸转运体 (FAT/CD36 )mRNA表达。 结果 :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均可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水平。大黄酸治疗还可明显减轻体重 ,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改善高脂血症 ;而罗格列酮治疗则增加小鼠体重 ,提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组织学显示 ,db/db小鼠肾小球肥大 ,系膜区扩张 ,系膜基质增加 ,大量纤维连接蛋白 ;同时肾小管线粒体数目减少 ,体积增大 ,嵴结构不清。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后均可明显改善上述肾脏病理改变 ,但对线粒体的作用大黄酸较罗格列酮更为明显。db/db小鼠肌肉和脂肪组织PPARγ和resisti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FAT/CD36表达增加。
- 黄燕飞刘志红陈惠萍周虹王建平朱茂艳黎磊石
- 关键词:大黄酸罗格列酮小鼠代谢紊乱肾脏损伤胰岛素抵抗
- 新近认识的三种肾小球疾病被引量:2
- 1997年
- 新近认识的三种肾小球疾病陈惠萍朱茂艳关键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中图法分类号R692.6近年来,文献中报道了三种非免疫因素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它们是胶原纤维变性的肾小球病或称Ⅲ型胶原肾小球病(col-lagenofibrotic(typeⅢcola...
- 陈惠萍朱茂艳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肾疾病
- 分流性肾炎
- 2005年
- 陈惠萍唐政朱茂艳
- 关键词:肾炎抗生素尿常规尿痛
- 浮肿、少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被引量:11
- 1999年
- 陈惠萍俞雨生朱茂艳曾彩虹黎磊石
- 关键词:肾小管坏死木通肾功能减退
- 肥胖相关性肾病被引量:12
- 2002年
- 陈惠萍朱茂艳张波
- 关键词:肾小球病变肥胖病理
- 一种新的、敏感的尿液微量白蛋白快速测定法被引量:3
- 2002年
- 王生余朱茂艳刘志红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速率散射比浊法尿液检测
- 妊娠相关的急性肾皮质坏死被引量:5
- 2004年
- 陈惠萍朱茂艳陈欣
- 关键词:妊娠急性肾功能衰竭剖宫产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fibronectin glomerulopathy,GFN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经肾活检明确GFN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一般情况: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9~46岁,其中<30岁者6例;仅1例追溯到明确肾脏疾病家族史;(2)临床特点: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最常见(80%),无肉眼血尿发作者,镜下血尿的发生率仅40%,4例病初即存在高血压,全部患者均有脂代谢异常,肾功能受损者5例(50%);本组患者常见肾小管间质受损的实验室检查证据;(3)病理特征:全部患者肾小球体积增大,6例组织学改变类似膜增生性肾炎I型(分叶状),5例见肾小球系膜溶解,全部患者Masson三色染色均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外周袢内皮下嗜复红物沉积,7例系膜区嗜复红物沉积;10例患者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阳性,Fibrin阳性者6例,纤维连接蛋白染色肾小球阳性者100%;电镜观察均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及系膜区见不均质、含脂质的电子致密物,经免疫电镜证实这些电子致密物为纤维连接蛋白。结论:GFND的诊断需依靠肾活检病理。
- 陈惠萍曾彩虹朱小东朱茂艳张明超梁少珊黄倩徐峰郑春霞刘志红
- 关键词:肾活检蛋白尿高血压
- 胶原Ⅲ肾病——形态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一种非免疫因素介导的肾小球疾病——胶原Ⅲ肾病的肾活检形态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免疫荧光、电镜检查确诊胶原Ⅲ肾病的12例患者的组织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12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病程3~300月(平均62.08±60.96月);年龄21~67岁。蛋白尿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肾脏损害首发症状(10例,83.33%),10例(83.33%)患者病初即诊断高血压,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万/ml者仅1例(8.33%)。肾小管受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尿NAG酶升高9例(75%);禁水13h尿渗量减低者9例。确诊时血清肌酐(SCr)升高者4例,7例贫血。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C3阳性者5例(41.67%),3例(25%)患者合并IgA阳性,胶原Ⅲ染色证实非废弃或非硬化部位的肾小球外周袢和(或)系膜区弥漫阳性荧光;组织学观察证实,12例患者肾小球体积均增大,且肾小球内皮下疏松、区域增宽等,肾小球病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肾小球非增生性的"结节样"改变,PAS或PASM-Masson染色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呈均质、淡染的嗜复红或嗜亮绿色;另种"结节样"改变不明显,肾小球细胞总数不多或增加,内皮细胞成对,PASM-Masson染色外周袢弥漫双轨。超微结构观察证实12例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疏松、区域增宽,内皮下和(或)系膜区见束状或单枝的、有明暗带、直径约43~60nm的胶原纤维,3例(25%)免疫荧光染色IgA阳性者在肾小球系膜区见团块状的电子致密物沉积。随访过程中病初4例(33.3%)SCr升高者未降至正常,病初SCr正常者中仅1例在随访中轻度增高。结论:高血压和蛋白尿是胶原Ⅲ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具特征性,诊断需借助免疫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预后相对良好。
- 陈惠萍徐峰黄倩黄高渊谢红浪朱茂艳张明超贺倩梁少姗曾彩虹刘志红
- 关键词:肾活检高血压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