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晓

作品数:37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媒体
  • 11篇媒介
  • 6篇新闻
  • 4篇大众
  • 4篇大众媒介
  • 4篇电视
  • 4篇电视媒体
  • 4篇政治传播
  • 4篇节目
  • 3篇新媒体
  • 3篇新闻生产
  • 3篇信息无障碍
  • 2篇舆论
  • 2篇舆论监督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组织
  • 2篇手语
  • 2篇字幕
  • 2篇媒介使用
  • 2篇可及性

机构

  • 33篇浙江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国立政治大学

作者

  • 33篇李东晓
  • 4篇潘祥辉
  • 1篇李岩
  • 1篇王彦

传媒

  • 7篇浙江传媒学院...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浙江学刊
  • 2篇新闻记者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新闻大学
  • 1篇南方电视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话语的“博客”及其对新闻事件的呈现及建构——一种话语分析的路径被引量:1
2009年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李东晓
关键词:话语分析新闻事件《纽约时报》
分权体制与地方政府的媒介治理——以“守土有责”的地方性理解与实践为视角被引量:15
2016年
"分权体制"是理解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框架,这一体制促使地方政府不仅在经济市场也在信息和声誉市场上展开竞争,"守土有责"因此成为地方政府政治治理和媒体治理中最为常见的工具选项。在压力型体制主导的政府竞争中,地方政府对媒体的管制并非完全依照中央政策,其对"守土有责"的理解与执行,也未必符合"大局利益",但在分权体制所提供的激励中,地方政府却有最大的动力这样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竞争逻辑所决定的。
李东晓潘祥辉
关键词:守土有责政治传播
无障碍传播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电视媒体之于视听障碍者的传播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无障碍传播的效果,可以构建一个包含目标受众、实现方法、参与者、预算开支、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模式等六要素的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确定用户群体及其特点是基础,技术方法是无障碍传播实现的支撑,参与者分析是关键,合理的预算及持续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实用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保障无障碍传播持续性发展的制度性框架。此外,一个有效的激励及监管机制和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是无障碍传播得以开展的外部条件。
李东晓
关键词:电视媒体
“地位授予”:我国媒体对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媒体身份”建构的描述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地位授予"是大众传播媒介重要的社会功能,获得媒介授予的"地位"对社会组织意味着可获得公共关注及在社会场域中行动的合法性。通过报道中"媒介身份"的建构,大众传媒能够完成对社会组织的地位授予。本文以一个进入中国多年的国际环保组织为个案,分析其留痕于国内媒体报道中的"媒体身份",以从经验考察中透视我国媒体对社会组织的"地位授予"功能。本文显示:"国际"身份既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获得媒体身份的有利因素,也构成了一种障碍。"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媒体对其媒体身份的建构。在不同的媒体类型、报道议题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媒体身份会被选择性地呈现。我国媒体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媒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不稳定性和策略性,这也显示出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我国媒体之间关系的不稳定。这种状态呈现了中西方媒体对社会组织"地位授予"功能的差异性和本土性。
李东晓
关键词:社会组织媒介社会学
绘声绘色:中国无障碍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5
2013年
无障碍电影是专门为方便聋人与盲人观看的经过加工的电影。它是一个"绘声""绘色"的过程,通过重新剪辑或增补配音解说、增配字幕及手语解说等方式,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感知光影世界。它分为为盲人服务的口述影像及为聋人观看的手语电影两种类型。无障碍电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残疾人权益,推进信息平等和文化平权的重要体现。在中国,无障碍电影已经受到一定的社会关注并有所发展,但无障碍电影的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障碍":聋盲者的需求和无障碍电影的供给之间还存着很大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全覆盖"不足等都需要加以改进。本文旨在分析无障碍电影在国内的发展现状,阐述无障碍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潘祥辉李东晓
关键词:公共服务
我国贪腐新闻的媒介框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贪腐新闻是指揭露和发布有关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渎职等行为的新闻信息,同时作为一种社会议题的贪腐新闻具有其特殊的媒介框架方式。将贪腐新闻的媒介框架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需要考察两个问题:贪腐新闻的媒介框架是什么以及影响贪腐新闻媒介框架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六家都市报贪腐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总结出我国贪腐新闻报道的媒介框架方式;且借助媒介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贪腐新闻媒介框架的因素,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媒介制度以及政治文化环境决定了贪腐新闻的媒介框架方式。
李东晓
关键词:媒介框架新闻生产舆论监督
视听障碍人群信息汲取的传播环境: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7
2011年
传播无障碍指信息流能够到达每一位公民,每个公民都可以平等地接近、使用媒介,平等地获取信息。传播无障碍尤其要关注视听障碍人群这一特殊受众群体,通过改善大众传播的内容、技术,加强立法及扩大社会参与等途径保障其信息权益。在我国,聋盲者受众的媒介接近权与信息福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推进传播无障碍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国内学者对于视听障碍人群的信息获取与媒介使用的研究也相对匮乏,亟待加强。
潘祥辉李东晓
关键词:可及性媒介使用
美国政治丑闻生产中的媒介角色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政治丑闻日益成为美国当代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媒介现象和社会现象。美国政治丑闻不是单一的媒介生产,而是一个系统的共同作用。这个系统中有三个主要要素:"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竞争型的政党制度和自由独立的媒介制度。三个要素为政治丑闻的生产提供了制度性保证。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丑闻生产系统的制度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媒介角色受市场逻辑对新闻生产渗透、政治权力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媒介由独立的"看门狗"角色转化为社会权力网中的"角力者"角色。媒介角色转变使美国政治丑闻的样态发生了转折。
李东晓
关键词:美国政治大众媒介
互联网对中国贪腐新闻生产的影响及介入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贪腐新闻是指公开传播的有关政治人物(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社会公德或公众期望等不当行为的信息。对贪腐新闻生产的考察可以了解社会权力是如何通过控制媒体而影响贪腐新闻生产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我国的贪腐新闻生产受到媒介制度、审查制度以及各种潜规则的影响,遭遇到了生存困境。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科层结构中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治信息传播的等级制度,使得贪腐官员的信息封锁以及政府的审查难以完全实现,从而为贪腐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更多元的消息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论监督的空间。网络媒体介入贪腐新闻生产的方式日益多元,作用也日益突出。但无论如何,网络揭腐仍然无法逃脱"被权力"关注的困境,媒体反腐败的深入开展仍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李东晓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生产介入模式政治传播
界外之地:线上新闻“作坊”的职业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新媒体技术既可以被看做是导致危机的因素,也可以看作是刺激变革的因素。本文试图离开主流的"危机–救赎"的话语路径,从变革的视角探讨新媒体技术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为此,本文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职业系统的相关理论,以生长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新闻"作坊"为切入口,通过对此类新闻实践的职业状况、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践行、产业模式的空间和限制等方面的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线上新闻"作坊"可被视为是新媒体带来的我国体制外机构新闻实践的尝试和面对传统新闻业产业"危机"时从业者职业流动的选择,但并没有改变当下体制内新闻业的职业管辖权;囿于身份限制,线上新闻"作坊"更加倚重"新闻专业主义"话语来获得正当性,但这一正当性支持十分脆弱;产业模式不清晰使得线上新闻"作坊"并不能改变当下我国新闻职业的系统结构,但被"包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携带了"公共新闻"的基因,可被视为新技术带来的体制外新闻实践的多元尝试。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技术–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为新闻业"危机"话语提供来自中国经验的阐释。
李东晓
关键词:新闻业职业社会学新闻专业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