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线路绝缘子覆冰中盐分分布规律研究 2017年 绝缘子覆冰后电气性能大幅下降,在融冰期,由冰内盐分分布不均造成的冰面高电导率水膜显著提高闪络概率。以玻璃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覆冰试验,测量了不同覆冰条件下,融冰水电导率随融冰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理的拟合方程,研究了绝缘子覆冰内的盐分迁移特性,定义了冰面含盐系数α和冰内盐分分布系数β对冰层盐分分布进行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沿覆冰融化方向,雨凇覆冰内的含盐量按指数规律下降。冰面含盐系数α和冰内盐分分布系数β受温度、降水强度、风速、电压等覆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有所不同。本文研究成果可作为计算绝缘子覆冰闪络概率的参考。 李亚伟 张星海 贾志东 孙磊 周朋关键词:电导率 覆冰 绝缘子 四川西部电网覆冰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四川西部多山,地形、气候复杂,电网覆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选取了大箐梁子、牦牛山、二郎山等典型覆冰地区,对电网的覆冰状况、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地形对覆冰类型具有较大的影响,牦牛山覆冰以雾凇为主,大箐梁子覆冰为硬雾凇和雨凇为主的混合凇,二郎山为软雾凇为主的混合凇。混合凇可完全覆盖绝缘子下表面棱缘,且混合凇覆冰绝缘子串往往存在冰棱。混合凇覆冰情况下,也发现类似雨凇带电覆冰时绝缘子串两侧存在空气间隙的情况。受电场影响,以软雾凇为主的混合凇覆冰绝缘子串两端覆冰明显多于中间,严重时可桥接绝缘子串全部伞棱,但其它覆冰形态未出现此类情况。研究还发现,覆冰期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线路覆冰量有直接影响。 李亚伟 张星海 杨晓磊 孙磊 贾志东 张宗喜关键词:输电线路 绝缘子 雾凇 氩气中铝丝电爆炸沉积能量对制备铝纳米粉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研制了基于脉冲电容器放电回路的亚微秒金属丝电爆炸纳米粉体制备实验平台,包括电爆炸过程电流和电压测量系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粉体的形态与结构,并通过电镜统计观察法分析TEM图像得到纳米粉体的粒度大小及其分布。在氩气中电爆炸铝丝制备铝纳米粉体,通过改变电容器充电电压,即初始储能,实验研究沉积能量对铝纳米粉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纳米粉体颗粒形态与结构主要由氩气气压的高低决定,与沉积能量基本无关。增大丝爆过程的沉积能量可显著缩小铝纳米粉体粒度分布范围,减小颗粒平均粒径,并有效地抑制纳米粉体中亚微米颗粒的形成。随着沉积能量E与氩气气压p比值(Ep^(-1))增大,铝纳米粉体颗粒平均粒径、最大粒径和粒径大于100nm颗粒所占比例均呈指数函数单调减小。 刘隆晨 赵军平 张禹 张乔根 李亚伟关键词:粒度分布 四川部分变电站涂覆RTV绝缘子的自然积污成分及其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6年 RTV(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等有机绝缘材料表面积污往往较瓷和玻璃绝缘表面更为严重,在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潮湿地区,其表面甚至会有生物生长,增大了绝缘子的闪络风险。为此通过调研和取样,研究了四川地区各变电站内涂覆RTV绝缘子表面的自然污秽及其分布状况,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阴离子色谱法得到了污秽中可溶性盐的主要成分;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培养和表面性能测试,得到了污层中藻类的种属和生长特性,及其对RTV表面憎水性和电导率的影响;最后通过人工污秽和自然污秽试验,获得了不同污秽成分对RTV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电网RTV绝缘子表面自然污层可溶性盐以Ca SO4为主,藻类在RTV表面的分布与污秽分布正相关,并使被覆盖区域的憎水性大大降低,电导率升高;藻类的存在、Na Cl作为可溶性盐都可使闪络电压降低,而污秽的不均匀分布、Ca SO4作为可溶性盐分的RTV绝缘子闪络电压较高。 张星海 李亚伟 白欢 杨晓磊 杨世芳 贾志东关键词:自然污秽 憎水性 污闪特性 湿污表面直流局部电弧的演变过程 被引量:1 2017年 飘弧和弧道在湿污表面沿泄漏距离的延伸是局部电弧演变的主要环节。利用高速摄像机观测了不同极性直流局部电弧在湿污表面的演变过程,并从气体放电理论分析和解释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观测结果表明,负极性电弧比正极性电弧飘弧更严重,且负极性电弧延伸速率高于正极性电弧;电弧延伸过程中,正极性电弧更容易出现分叉和并列弧道的现象,负极性电弧更易出现尖状的头部。负极性电弧更易飘弧是由于电弧与污层之间的流注更易发展,使负极性电弧和污层之间更易保持良好的导电通道,所以飘弧更易维持,也更严重;正极性电弧端部紧贴污层表面,使流注难以发展,电弧延伸困难,而负极性电弧端部和污层之间的距离则保证了起始于电弧端部的负流注迅速向前发展并形成新的电弧,使负极性电弧向前跃进式延伸。 金巧芳 李亚伟关键词:流注 基于上下表面电弧特性的交流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计算 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上下湿污表面交流局部电弧特性的差异,建立了交流污闪电压双电弧计算模型。为获得模型参数,测量了三角形玻璃板上下表面的局部电弧,分别获得了上下表面局部电弧的静态伏安特性和重燃条件;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局部电弧进行观察,得到了上下表面弧道半径与泄漏电流峰值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型玻璃板装置闪络过程中局部电弧延伸过程,发现上下表面局部电弧弧长均随泄漏电流峰值线性增加,弧长增量之比与表面盐密有关,由此获得了上下表面弧长之比与表面盐密的关系式。结果表明:该双电弧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交流绝缘子的污闪电压。 李亚伟 杨昊 张乔根 周军 于昕哲关键词:电弧特性 RTV涂层表面绿球藻的生长对绝缘支柱电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5年 在四川等潮湿地区,涂覆RTV涂料的绝缘子表面往往会大量生长绿球藻,给绝缘子带来了潜在的运行风险。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四川地区各变电站内绝缘子表面绿球藻的种类、生长状况和覆盖特性,然后取样分析了绿球藻对支柱绝缘子表面积污和憎水性分布的影响,最后进行了长有绿球藻绝缘支柱的操作冲击闪络特性试验和自然污秽试验,以及模拟自然污秽状况下的人工污秽试验。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绿球藻对支柱绝缘子表面憎水性、操作冲击以及污秽闪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球藻多生长于支柱绝缘子伞裙上表面,并使被覆盖区域的憎水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污秽闪络电压降低,但其操作冲击特性并未因为绿球藻的存在而明显降低。 李亚伟 张星海 陈洪波 白欢 杨晓磊 杨昊关键词:绿球藻 支柱绝缘子 憎水性 电气性能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9 2016年 晶闸管换流阀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该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了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在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前及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设备运维单位有必要对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进行例行测试。由于直流输电系统中晶闸管级单元数量庞大且晶闸管试验项目繁多,采用分离试验的方式,工作量巨大,因此设计并实现针对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的综合测试系统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对晶闸管级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IEC60700-1标准,提出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的试验内容、原理及方法,并将开发的测试系统应用于±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晶闸管换流阀试验,测试结果证明该测试系统设计合理,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刘隆晨 岳珂 庞磊 张星海 李亚伟 张乔根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阀 例行试验 四川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上藻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四川省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表面藻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选取4个藻类生长比较典型的地点,对4地RTV涂料绝缘子上生长的藻类进行实地取样,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并进一步使用18S r DN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通过显微观察发现,4地优势藻类均为单细胞球状绿藻;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雅安藻种属于渡边球藻分支,与Heterochlorella luteoviridis亲缘关系较近,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86%、79%、1.0,将其初步鉴定为Heterochlorella sp.SCYA1;广安藻种属于Elliptochloris,与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的18S r DNA序列碱基没有差异,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97%、99%和1.0,故确认其为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 SCGA8藻种;巴中和南充藻种都属于栅藻属,两者亲缘关系很近且序列只有2个碱基差异,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比较高,分别为93%、98%和1.0,将其初步鉴定为Scenedesmus sp.SCBZ5和Scenedesmus sp.SCNC7。[结论]4地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上的优势藻种不全是同一种藻,生长于四川省境内RTV涂料绝缘子上的藻类具有多样性。 周兵兵 白欢 李亚伟 张志霞 陈洪波 张星海 兰利琼 卿人韦关键词:RTV涂料 RDNA 系统进化分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晶闸管反向恢复特性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掌握直流输电换流阀现场检测关键技术,搭建了晶闸管反向恢复特性实验电路,实验研究了正向电流幅值、换向电流变化率等参数对特高压换流阀用晶闸管反向恢复特性的影响。基于工频条件下晶闸管单元反向恢复特性研究结果,并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际,从晶闸管器件物理特性的角度对上述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向恢复电荷随着正向电流、换向电流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多,导致反向恢复时间增长、恢复电流峰值增大,从而引起反向恢复特性的改变;当换向电流变化率较小时,正向电流对反向恢复电荷量影响不大,反之亦然;反向恢复时间在某一正向电流幅值下发生跃变,而后随着正向电流的增大而缓慢增长。该研究可为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现场检测试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刘隆晨 张星海 李亚伟 张禹 岳珂 庞磊关键词:换流阀 大功率晶闸管 反向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