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芳

作品数:71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2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1篇文学
  • 45篇儿童文学
  • 35篇儿童
  • 11篇中国儿童
  • 10篇童话
  • 7篇文学创作
  • 6篇中国儿童文学
  • 6篇作家
  • 6篇文学理论
  • 6篇儿童文学创作
  • 5篇学科
  • 5篇童年
  • 5篇文化
  • 5篇文学作家
  • 5篇儿童文学理论
  • 4篇儿童诗
  • 3篇艺术
  • 3篇文学批评
  • 3篇想象力
  • 3篇小说

机构

  • 61篇兰州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5篇李利芳
  • 1篇田广
  • 1篇武文刚
  • 1篇张进
  • 1篇刘俐俐

传媒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出版
  • 3篇当代文坛
  • 2篇学术界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儿童文学选刊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珠海城市职业...
  • 2篇文学与文化
  • 1篇辽河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南方文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文艺评论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现象及其精神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西部儿童文学是指发生发展于中国西部大地上的儿童文学活动。“中国西部”指云南、广西、贵州、西藏、重庆、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十二省区市。作为文学现象关注的中国西部儿童文学主要强调作家的“西部”身份及其对该身份所持有的文化自觉。从整体视野研究中国西部儿童文学,凸显其作为中国地域儿童文学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维度,概括凝练其本土审美理想形态及艺术内涵,透视厘清其所内蕴的“西部精神”的思想核心,对于反思及营养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儿童文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学理及现实价值。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文学现象文学活动文化自觉艺术内涵
当前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的文化多样性被引量:1
2010年
从文化多样性视角观察西部儿童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研究角度,它有助于廓清西部儿童文学自身的文学构成与精神特质,认识西部人文传统与现状之于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力,透视西部儿童的生存与生活问题等。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文化多样性
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合理定位儿童文学的功能,依赖于对儿童发展全面有机的认识。本文以"全人"发展目标看待儿童,既尊重其童年期专有的生命表现特征及精神需求,又重视其"发展性"的人类生命特质,最终落实在经由成长汇入成人社会的必然走向这一自然规律,由此提出以新的功能进入思路确立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的价值学研究视点;提出"游戏性、想象性、成长性"作为该功能系统的三个基础组成,必须实现共存与深度融合,彼此创造性转换,才能使得内在的功能机制被真正激活,生产出为儿童真正喜爱的、传播久远的经典作品。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游戏性想象性成长性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被引量:1
2023年
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质素,儿童文学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二十余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强劲的伦理批评趋势,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关怀伦理、幻想文学的伦理问题、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研究、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六个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立足个体性与社会性、儿童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伦理关怀,在儿童文学审美价值实现与文化育人本质之间确立了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基本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二十余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生态伦理、西方成长小说的伦理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儿童文学伦理探究五个方面,其中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正在对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李利芳李洁欣
关键词:儿童文学中西伦理批评述论
价值学视阈中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论文以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家方卫平为个案研究对象,立足我国当前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目标,从方卫平对儿童文学属性、规律、学科史、文学现象及思潮的研究成果中,试图去挖掘、梳理、分析、阐发其中有关儿童文学的价值观念、价值关系、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一系列有关价值学视阈的理论思想,力图将既有的儿童文学研究的"事实认知"理路及其资源,转换建构为"价值认知"目标,为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学理与思想支撑。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接受儿童文化
作为评价尺度的儿童文学人物形象塑造被引量:4
2019年
人物形象塑造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形象塑造不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儿童文学特殊的文类属性及其基本功能决定其人物形象是召唤并引领儿童读者展开审美体验的关键精神力量,大量经典儿童文学呈现出这样的文学规律。总结我国百年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的变迁及发展发现,形象塑造的美学症结依然在于解决成人社会观念中的“儿童本位”问题。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本位认知诗学
乡土童诗的艺术可能——论高凯的儿童诗被引量:1
2011年
甘肃诗人高凯的乡土童诗创作已自成一体。围绕中国西北农村特有的自然、人文、童年生态状况,诗人以素朴的审美理想开掘出了自在唯美的乡土童年风貌。在感悟理解并创造诗语的游戏性这一层面,诗人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诗人对童年精神特征的勘探有两大路向:一是在其乡土童诗的脉络内,从多个角度对童年精神特征作出透视;二是在现代语境中,就一般童年属性问题作出探知,这一向度的创作仍在开拓中。
李利芳
论王泉根儿童文学学术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王泉根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格局中占有着核心的位置。这建基于他30多年来勤奋的学术活动与丰硕的成果。其学术成就集中表现在从儿童文学思潮史论、基础理论问题、学科建设、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个层面,以及在此之上所建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整体观。这一观念及其理论成果,为我国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新闻出版等相关学科领域搭建起了具有自身学术个性与本体精神的话语空间。王泉根直接创建、主持、参与、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自新时期以来的全部历程。他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与学术谱系建构,为这一学科在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其学术研究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有我’写作",这使得他对中国儿童文学全局发展的任一学术问题的关注,都深深地打上了开拓者的印迹。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学科建设
地域风情、民族文化与时代新人——敖德斯尔儿童文学创作论
2024年
当代蒙古族著名作家敖德斯尔出生于1924年,于1956年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小冈苏赫》《草原童话》《云青马》《狗坟》等。敖德斯尔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立足自我成长经历与内蒙古草原文化,将童年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深度融为一体,具有气质鲜明的民族儿童文学美学风格。敖德斯尔对儿童小说的文体特质有非常自觉的认知,对民族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与艺术创新路径更有独到的理解与深耕实践。将其儿童文学艺术建树与云南、青海、贵州等不同地域民族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对比分析,更有助于彰显敖德斯尔儿童文学价值观念与美学思想,推进民族儿童文学价值阐释与理论研究。
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少数民族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品时代新人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生被引量:1
2007年
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生做了具体的时间界定,以周作人1912年的《童话略论》与《童话研究》文本的出现为标志,至30年代中叶,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生期。分三个时段考察了这一时期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武文刚李利芳
关键词: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发生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