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泽

作品数:17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莱阳农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大麦
  • 10篇花药
  • 7篇花粉
  • 6篇花药培养
  • 4篇花粉培养
  • 3篇预处理
  • 3篇植株
  • 3篇花粉植株
  • 2篇育种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 2篇培养基
  • 2篇花生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禾谷
  • 2篇禾谷类
  • 2篇甘露醇
  • 1篇单倍体
  • 1篇蛋白

机构

  • 12篇莱阳农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李文泽
  • 11篇胡含
  • 6篇宋子红
  • 3篇景健康
  • 2篇丁立孝
  • 1篇徐丽娟
  • 1篇马伯军
  • 1篇宋再华
  • 1篇王东昌
  • 1篇倪新江
  • 1篇梅汝鸿
  • 1篇郭宝太
  • 1篇于常春

传媒

  • 7篇莱阳农学院学...
  • 3篇遗传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Acta B...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7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养基成份对大麦花粉植株高频率再生的影响被引量:3
1991年
在一种基本培养基 FHG 上研究了培养基的多种成份对大麦花粉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诱导培养基中不同的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数影响很大,在145诱导培养基上,得到一个花药产生16.70块愈伤组织和5.5棵绿苗,分别是对照的2.4倍和3.8倍。在不同的分化培养基上,绿苗分化率以R63培养基为好;培养基中补加 MET 后,能明显的提高绿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最适宜的浓度为0.6mg/L,分别是对照的4.1倍和4.4倍。MET 对大麦花粉植株诱导生根及壮苗也有明显的作用。不同的氨基酸种类对绿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作用不同,这种作用具有基因型效应。对 Igri 以730mg/L 的谷氨酰胺绿苗产量最高;谷氨酸次之。
李文泽胡含
关键词:大麦花粉植株培养基成分
大麦小孢子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1998年
以冬性大麦品种Igri为材料,研究了小孢子游离、破壁及DNA提取方法。结果发现:①提取时间和旋切刀具的转速,对小孢子的得率均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得率越高。旋切刀具的转速越高,其游离小孢子效果越好,最高为22000rpm,达到94.0。但是当转速在12000rpm以上时,各处理差异不明显;②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对小孢子破壁率影响明显,以10s/10s/10s/10s/10s/10s(间隔10s)处理的小孢子破壁率最高达到68.85%;最低的处理为20s/20s/20s(间隔20s),仅为12.77%。前者是后者的5.4倍。此外,超声波的输出功率对小孢子破壁率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功率越高,效果越好。超声波法的破壁率明显地优于液氮研磨法。前者是后者的11.6倍;③CTAB法和微量快速提取法2种DNA提取方法的DNA得率和质量无明显差异,均适合于大麦小孢子DNA的提取。
李文泽宋子红徐丽娟郭宝太于常春
关键词:大麦小孢子破壁DNA提取超声波
栽培大麦×球茎大麦杂种后代的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栽培大麦早熟3号与球茎大麦PB1(2n=2X=14)、PB4(2n=4X=28)杂交,对影响杂种幼胚培养的环境因素和再生植株的形态学及细胞学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杂种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均以大田材料为高,分别是温室材料的1.9倍和2.7倍。第2,来源于杂种幼胚的再生植株在叶片形态上表现一定程度的变异,不同来源的材料之间存在差异。早熟3号×PB1的再生植株的结实率较高,达到37.2%~56.3%。相反,早熟3号×PB4再生植株没有结实。第3,早熟3号×PB1Ⅰ再生植株78.8%的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4条,早熟3号×PB1Ⅱ再生植株89.1%的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7条。但是来源于早熟3号×PB4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较广(在7~24条之间),且分布均匀。
李文泽胡含
关键词:栽培大麦球茎大麦杂种遗传学
花生内生菌的种群及动态分析被引量:69
1999年
1994~1997年,先后从山东省主要花生产区临沂、烟台等地采集约1000株不同类型的花生无病株,进行了植株内主要微生物类群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的内生菌都有细菌和真菌,未分离到放线菌和酵母菌。细菌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黄单孢菌(Xanthomonas spp.)和欧文氏菌(Erwinia spp.)为优势种群。其中芽孢杆菌属以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3种为主,表现在品种间分布广、带菌量高、持续时间长。真菌以丛梗孢菌(Monilia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为主。其它种类的内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
宋子红丁立孝马伯军李文泽梅汝鸿
关键词:花生内生菌种群细菌真菌
花生内生抗虫工程菌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研究了带有Bt基因的花生内生菌对花生生物学特性、酶活性及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不同处理方法 (浸种、喷施、浸种 +喷施 )均能增加花生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提高花生的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和地上部、地下部鲜重等生物学指标 ,并对棉铃虫表现出了一定抗性。在3种处理方法中均以浸种 +喷施效果最佳 ,而浸种或喷施
丁立孝倪新江王东昌宋子红李文泽
关键词:花生SOD活性POD活性抗虫性工程菌
在大麦花药——花粉培养中甘露醇预处理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利用冬性二棱大麦品种Igri为材料研究了甘露醇预处理的作用机理.1.MET(多效唑)对甘露醇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附加0,02,0.4,0.6,O.8mp/L MET到0.3mol/L甘露醇溶液中预处理花药3d,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不显著.绿苗分化率随着MET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最高处理为0.8mg/L,达到61.2%对照仅为25.6%.绿苗产量以0.6mg/L处理最高,达到19.6株/花药;次之为0.8mg/L处理,达到19.1株/花药,两者都显著高于对照.这表明MET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
李文泽宋子红景健康胡含
关键词:大麦花药花粉甘露醇预处理
基因型和培养方式对大麦花粉植株高频率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在基本培养基FHG上研究了基因型、培养方式、Ficoll 400及分化培养温度对大麦花粉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基因型其花粉植株诱导频率不同。15个供试材料平均绿苗产量为每个花药产生1.46株,最低的是温Ⅰ,最高的是Igri的一个花培后代B631,分别为0.16和3.96株。平均愈伤组织诱导数为6.308块,绿苗分化率为23.24%,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比较,绿苗产量分别为每个花药2.31和4.15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补加Ficoll 400(100g/l),虽使愈伤组织诱导数和绿苗产量有所减少,但绿苗分化率及G/A值却有明显提高。分化培养时不同的培养温度其绿苗分化率也不同,20℃、15℃、10℃及25℃分别为38.27%、33.33%、26.67%和0%。
李文泽胡含
关键词:大麦基因型花粉植株花药培养
不同预处理对大麦花药3种内源激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1995年
研究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花药-花粉培养中不同预处理对花药内源激素(ABA,IAA,IP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经甘露醇预处理不同天数,同一种基因型的3种内源激素的变化和不同基因型的同一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十分相似,均是在预处理初期含量急剧增加,最高值在0.5或1 d 处。以后开始逐渐下降;最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2. 在甘露醇预处理过程中,两种基因型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也十分相似。在预处理前期(从开始到第3天)活性呈直线上升,第3天达到最大值。从第3天到第5天活性减弱。最后,活性又开始增强。3. 在低温预处理过程的初期(2~5 d) 两种基因型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都出现第一个小峰。在第14天(“Harrington”)或第21天(“Igri”)又出现第二个峰值,但后者较高。在预处理的后期(从第28天到第35天)两种基因型花药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又呈现上升的趋势。
李文泽宋子红景健康胡含
关键词:大麦花药内源激素过氧化物酶
禾谷类花药-花粉培养研究进展──Ⅰ.培养基成份被引量:3
1994年
禾谷类花药-花粉培养研究进展──Ⅰ.培养基成份李文泽,宋子红,宋再华,于代玲(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山东莱阳265200)(莱阳市科委)自1964年由Guha和Maheshwari首次在毛叶蔓陀罗上通过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以来,先后在许多重要作物上相继...
李文泽宋子红宋再华于代玲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培养基
预处理在禾谷类花药-花粉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8
1995年
李文泽胡含
关键词:花药培养花粉培养诱导率小麦花药禾谷类胚状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