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银
- 作品数:11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地震反射法在玉溪盆地普渡河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 2012年
- 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地震局组织、启动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首先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南北地震带南段开展以大型地震台阵观测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并将分区逐步在整个中国大陆开展流动地震台阵探测,以全面认识中国大陆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背景环境和大陆岩石圈的动力学结构,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和地球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资料。
- 何正勤沈坤鲁来玉胡刚叶太兰李桂银
- 关键词:地震反射法综合地球物理盆地
- 应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华北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16
- 1999年
- 利用华北地区169 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84~1995 年的1 696 个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重建了华北地区地壳三维速度图像。不同深度的速度图像表明: 地壳中地震波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显著, 上地壳的速度分布与地表已知构造特征相联系;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是切割到地壳底部的深断裂带; 25 km 深度普遍存在速度间断面; 地壳底部起伏明显; 强震孕育发生与其周围介质的不均匀性和上地幔的隆起或凹陷密切相关。
- 李强王椿镛刘瑞丰王溪莉陈光英陈光李桂银
- 关键词:层析成像速度图像强震地壳结构
- 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区横波分裂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6
- 2008年
- 对2008年汶川地震序列的横波分裂的时空变化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横波窗内S波质点运动图的分析,从地震余震区附近台站的近场地震记录中提取了S波分裂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龙门山断裂附近7个台站的S波分裂的结果显示了快波偏振方向的空间分布特征,断裂带东南侧(四川盆地一侧)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为北东方向,而在断裂西北侧高原内部的PWU(平武台)则为近东西方向.观测到了快慢波之间到时差的趋势性变化,靠近余震带南端的L5501台的到时差在主震后持续减小,北端PWU台的到时差比主震前明显增大.横波分裂现象主要由台站下方岩层中随应力场方向排列的微裂隙控制,结果显示了主震和余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汶川地震余震活动带南部的应力在主震和余震中得到了释放,地壳应力场在余震带北部集中,导致了PWU台在主震后介质各向异性强度的增强.
- 丁志峰武岩王辉周晓峰李桂银
- 关键词:横波分裂地壳应力汶川地震
- 用小波变换方法反演接收函数被引量:22
- 2003年
- 提出了一种用小波变换方法反演接收函数的新方法 .通过对接收函数作离散小波变换 ,将接收函数展开到不同分辨尺度 ,从一给定的初始模型出发 ,分别在不同分辨尺度上用广义线性反演方法 ,对展开后的接收函数进行反演 .并将低阶接收函数的反演结果作为高阶接收函数的初始模型 ,在大尺度空间找到包含全局极小值的一个邻域 ,并逐步缩小该邻域 .渐进地获取介质结构的跳变信息 ,从而保证反演结果稳定地收敛到全局极小点 ,降低接收函数波形反演对初始模型的依赖 ,尽可能克服波形反演的非唯一性 。
- 吴庆举田小波张乃铃李桂银曾融生
- 关键词:小波变换反演接收函数波形反演
-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分裂和介质各向异性被引量:11
- 1997年
- 我国中部的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在三叠纪碰撞而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 王椿镛丁志峰陈学波陈光英李桂银
- 关键词:造山带S波分裂各向异性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研究
- <正>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作用下新生代时期形成的,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印度-亚洲碰撞以来,高原内部及边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形成挤压转换造山带和侧向挤出地体群。青藏高原东北...
- 姚志祥王椿镛楼海沈萍杨春生李桂银
- 文献传递
- 甘肃天水盆地的浅层速度结构
- 2015年
- 以天水盆地为例,利用综合探测方法构建典型地区浅部“标准”速度结构模型,给出盆地区域设定地震动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展示盆地聚焦效应和盆地边缘效应,为重大工程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勘探揭示天水盆地数百米深度的P波速度结构。
- 何正勤胡刚龚艳李娜叶太兰李桂银
- 关键词:浅层速度结构P波速度结构强地面运动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作用下新生代时期形成的,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印度一亚洲碰撞以来,高原内部及边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形成挤压转换造山带和侧向挤出地体群。青藏高原东北缘有松潘一甘孜、柴达木、祁连山、鄂尔多斯等地块,处于块体构造结合部位,构造复杂,地壳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场。因此,研究该区域的地壳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域深部构造及其孕震环境的认识,对探寻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隆升形变及动力学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 姚志祥王椿镛楼海沈萍杨春生李桂银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波速比大陆动力学动力学过程欧亚板块
-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分裂和介质各向异性
- <正>对大别造山带S波分裂特性的分析,有利于对大别造山带演化过程的认识,而大别山深地震测深剖面含有较丰富的S波资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横穿大别造山带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北起安徽庄墓(φ32°23.6′N,λ°117...
- 王椿镛丁志峰陈光英李桂银陈学波
- 文献传递
- 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成像
- <正>喜马拉雅地区位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前沿地带,这里的地表抬升很快,是全球大陆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重点地区,投入了相当多的力量进行各种观测研究,取得了众多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大陆动力学的...
- 丁志峰赵大鹏薛光琦李桂银王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