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文学
  • 6篇小说
  • 4篇代文
  • 3篇长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当代文学史
  • 2篇学史
  • 2篇学术
  • 2篇余华
  • 2篇年代文学
  • 2篇文学史
  • 2篇写作
  • 2篇故事
  • 2篇长篇小说
  • 1篇当代文学史研...
  • 1篇当代小说
  • 1篇电影
  • 1篇读记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辽宁省教育厅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14篇李雪
  • 1篇李云
  • 1篇王德威
  • 1篇程光炜
  • 1篇张伟栋
  • 1篇崔秀霞

传媒

  • 4篇文艺争鸣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小说评论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大学(指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的乡愁——谈双雪涛的沈阳故事兼及一种城市文学被引量:12
2016年
一、当城市成为故乡 很多时候,当我们谈起城市文学,往往有种潜在的乡村视角参与其中,并极易生产二元对立的且带有批判性的话题。可是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年轻作家来说,这种对照不过是观念的灌输,而鲜有经验的支持。
李雪
关键词:城市文学故事乡愁二元对立批判性
作为原点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被引量:6
2012年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最早的一篇先锋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它本身的涵义并没有那么丰富,只有将其放入到余华的写作史中,使其与前后期的创作相联系,它的重要性才能得以彰显;只有将其置于80年代末、置于"先锋小说"中,它才能被更深入地理解。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这篇小说创作前后林林总总的信息,细述它的产生及发表后的地位追认过程,考察《十八岁出门远行》对于余华整个创作的原点意义。
李雪
关键词:《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先锋小说
中国人的千年孤独
2011年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中,有一个老被人踹的光棍青年,因屡遭失恋打击,他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当他再次绝食自杀被邻居送到医院时,冯小刚扮演的钱康为了重燃他对生活的热情而给了他一个美丽的“爱情梦”:光棍青年与刘蓓饰演的“阿伊土拉公主”在花园约会,
李雪
关键词:中国人孤独《甲方乙方》青年光棍电影
变与不变中的苏童——苏童长篇小说跟读记被引量:2
2015年
一九八七年“先锋年”过去之后,先锋作家一直在谋求自己的变化。苏童是先锋作家中最不极端、小说最具有可读性的一位,也是具有危机意识、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创作的作家。不过,苏童的调整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微调。他立足于香椿树街,遥望枫杨树故乡,以南方小巷中的街坊邻里为基础建立人物谱系,从他的近作《河岸》、《黄雀记》可以看出,苏童越来越明了自己的优势、局限和写作方向,回到最初的“南方的诱惑”“城北地带”和“少年血”,在以往的写作惯性下渐渐试探着开拓小说的历史视野和增加小说的时代感是他当下的写作策略。
李雪
关键词:长篇小说变与不变先锋作家写作策略人物谱系
从个人故事到历史难题——谈杨晓帆的文学批评
2016年
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批评家,杨晓帆对批评对象的选择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提起张承志的《心灵史》、路遥的《人生》、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它们是男性的、政治的、社会的,值得被讨论却很难被辨明;提起《棋王》《你别无选择》,
李雪
关键词:文学批评历史难题《你别无选择》故事哥德巴赫猜想《心灵史》
在批判中完成规训——谈五篇被批判的七十年代小说
2015年
1972年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文革"以来独尊样板戏的时代,开始恢复到各种文学形式并存的相对正常的创作时期,小说作为"文革"开始后一度被边缘化的文艺形式也于此时得到官方的鼓励,开始摸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合法的存在形式。是重归十七年文学,还是将十七年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经验适时与七十年代国家主题进行重组、勾兑,
李雪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文艺形式现代文学南行记
余华与“先锋文学史”被引量:2
2014年
论文将余华与"先锋文学"的关系作为共识性的背景,通过对余华在写作上的一次次选择和调整,反思"先锋作家"余华的创作历史,发现他的写作特质,讲述一个关于余华写作的故事,并指出余华在创作中的主要困难在于想要"正面强攻现实",却在自己的创作史中缺乏对"写实"的训练。
李雪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余华文学界现实感长篇虚构
“80年代”文学:历史对话的可能性——“路遥与‘80年代’文学的展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之三被引量:2
2012年
第三场录音时间:2011年6月12日上午8:30-11:30杨庆祥:首先请河南大学的李建立老师发言。李建立(河南大学):近年的当代文学史研究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1990年代以来文学遭遇的困境归结为1980年代形成的文学观念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有其具体可感的根据,
李雪崔秀霞
关键词:文学观念当代文学史研究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在人民大学的演讲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首先援用巴赫金的一个观念,将之定名为"众声喧哗",并结合汉娜·阿伦特的观点从多样性、延展性、互动性与神秘性四个方面对故事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说明了"叙事伦理"在本文中的具体指涉。文章着重探讨了怎样将"众声喧哗"这一叙事伦理应用在对当代小说的考察上。并对新世纪以来重要作家及优秀的但被忽略的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提出港台文学、马华文学与离散文学也是值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领域。
王德威李雪
关键词:巴赫金叙事伦理华语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异域”时空中的轻与重——以三部代表作品为例
2014年
作为20世纪广受关注的文学流派之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了一个个充满独特风情的"异域"时空。这些"异域"时空的显著特点就是对"沉重"和"轻盈"这两者的界分与阐释。本文旨在以布尔加科夫、卡尔维诺和马尔克斯三人的代表作品为例,解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异域"时空和其"轻"与"重"在文学文本中的意义。
李雪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轻盈沉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