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彦军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元
  • 2篇骶髓
  • 2篇骶髓后连合核
  • 2篇连合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纤维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元退变
  • 1篇失神
  • 1篇失神经
  • 1篇图象分析
  • 1篇内脏
  • 1篇内脏感觉
  • 1篇周围神经
  • 1篇周围神经损伤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杜彦军
  • 6篇李继硕
  • 6篇秦秉志
  • 1篇吕岩
  • 1篇王军
  • 1篇胡蕴玉
  • 1篇李稔生
  • 1篇殷琦

传媒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P,CGRP,ENK样阳性纤维终末在猫骶髓后连合核内的分布特征及超微结构被引量:4
1991年
本实验用免疫组化电镜技术对骶髓后连合核中SP祥、CGRP样、L-ENK样阳性终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P样阳性终末主要含圆形清亮小泡,间有少量颗粒囊泡,主要与中、小树突形成不对称型轴-树突触(93%);还可见到不对称型轴-体突触(5%);也可见到少量的轴-轴突触(2%),SP样阳性终末为突触后成分。CGRP样阳性终末以含圆形清亮小泡为主,有的终末内混有颗粒囊泡。大多数终末(89%)与树突构成轴-树突触,但以远侧树突为主;也有少数(6%)的CGRP样阳性终末与胞体形成轴-体突触;还观察到由阴性终末与CGRP样阳性终末构成的轴-轴突触。L-ENK样阳性终末以含圆形清亮小泡为主,有时可见散在的颗粒囊泡,多与中、小树突形成不对型轴-树突触(92%);也观察到轴-体突触(5%)和轴-轴突触(3%)。
杜彦军李继硕秦秉志
关键词: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骶髓后连合核
Ricin引起外周神经跨越神经节溃变的超微结构研究
1992年
为了探索神经毒剂Ricin对神经元溃变过程中的效用及最佳用量的效果,将10%Ricin注射于坐骨神经分支中,按梯次剂量将实验动物分组,分别于术后不同存活时间观察后根节神经元的溃变状态及过程,并在电镜下观察骶髓后连合核内的溃变终末像。结果表明注射6μl的10%Ricin、存活5-7天的材料,初级传入终末溃变的超微结构像最佳。Ricin所致的跨节溃变终末呈现多型性变化。
杜彦军秦秉志李继硕
关键词:RICIN超微结构溃变
盆内脏感觉二级传人通路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向猫盆神经注入10%蓖麻毒素2μl,存活3~5天后,再注射20%HRP溶液于同侧臂旁外侧核,2~3天后多聚甲醛和戊二醛灌注动物及取材。电镜下发现,盆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的终末(溃变)与向臂旁外侧核投射的位于骶髓后连合核、中间带外侧核、后角Ⅰ层内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形成轴-树和轴-体突触,从而在超微水平确证了盆内脏感觉传入的二级传导通路起源于骶髓后连合核、中间带外侧核、后角Ⅰ层,投射到臂旁外侧核。
杜彦军李继硕秦秉志
关键词:超微结构
不同时期失神经后远端神经干及中枢神经元退变量化分析被引量:16
1996年
研究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束退变和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失神经后中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方法:选用新西兰种兔30只,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切断神经后1、3、6和9个月组共5组。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量腓总神经远端各神经束所占面积和神经干所占面积。另外选用种兔6只,待神经损伤6、9和12个月后,将20%辣根过氧化酶注入正常侧和损伤侧神经近端,每组2只。结果:失神经后1、3、6、9个月组,纤维结缔组织平均增长分别为19.8%,42.2%,47.9%和49.1%。伤后6、9、和12个月,损伤侧运动神经元标记为正常侧的49%,45%和51%,结论: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于纤维结缔组织在3个月内增生最明显。腓总神经损伤后晚期,中枢神经元约有50%存活。
殷琦胡蕴玉李稔生王军杜彦军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计算机图象分析运动神经元
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六种肽类和5-羟色胺的来源及其功能探讨被引量:1
1987年
分别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和半横切颈髓上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L_(4-6)后角浅层内SP、CCK、SOM、VIP、L-ENK、NT、5-HT等的量的改变。并半横切L_(5)节段的吻、尾侧,观察了NT在同节段内的含量改变。1.切断坐骨神经后,术侧L_(4-6)后角浅层的坐骨神经占位区内SP、CCK、SOM、VIP有不同程度的脱失,SP、CCK最明显。结合文献,作者认为后根节中SP、CCK、SOM、VIP阳性神经元外周突部分分布于外周躯体神经。2.半横切颈髓后,术侧L_(4-5)后角浅层的5-HT阳性反应物基本消失,而L_(6)后角浅层内有少量存留。CCK、L-ENK阳性反庆物在L_(4-6)节段背外侧索中明显减少,但后角浅层只有轻微减少。SOM在术侧后角浅层中也似有轻微减少。这些提示脑结构到脊髓后角浅层的下行纤维中除含有5-HT外还含有一些神经肽。3.L—ENK阳性反应物在切断坐骨神经后轻度增高;SOM无论在切断坐骨神经或半横切劲髓例均变比不大;NT在此两组实验中均无变化,且在L_(5)节段吻、尾侧半切腰髓后L_(5)后角浅层内仍无变化。以上提示分布于后角浅层的某些肽类有一部分直接来自脊髓内甚至同节段内的固有神经元。
杜彦军李继硕秦秉志
关键词:CCKSOML-ENK5-HT
猫骶髓“内脏面”传出神经元和二级传入神经元的分布被引量:1
1992年
应用HRP和荧光金标记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猫骶體“內脏面”的传出神经元和二级传入神经元的分布?咀偌磷⑷肱枭窬?标记的骶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同侧中间带外侧核,由它组成的骶髓副交感核在以S2为中心的两个骶髓节段内(有时为三个),形成长约6-10mm的细胞柱。在横切面上,核的中段以上分为位于Ⅶ层外侧缘的外侧带和位于Ⅴ层的背侧带,但在核的尾侧段则二者融合为一。中介核和中间带内侧核也存在少量逆标神经元。示踪剂注于臂旁外侧核或Barrington核(一侧或双侧)后,逆标的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主要存在于骶髓中间带外侧核和骶髓后连合核,在中间带外侧核位于两团传出神经元之间的中间带,但在核的尾侧段则位于骶髓副交感核的背外侧部,个别细胞混杂于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之间,中介核和中间带內侧核也有少量二级传入神经元分布?送?相当数量的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位于后角Ⅰ层。本文结果证明猫骶髓中间带外侧核至少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神经元即骶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组成,两者在中间带外侧核区有明确的定位分布,因此,可将骶髓中间带外侧核划分为传出亚核和传入亚核,传统上笼统地将骶髓副交感核等同于中间带外侧核是不恰当的。
吕岩杜彦军秦秉志李继硕
关键词:神经元
猫骶髓后连合核的细胞构筑学被引量:1
1992年
采用Nissl和Golgi染色技术、电镜技术,对描后连合核(DCN)进行了细胞构筑学研究。在T_10~S_1节段Ⅵ层的内侧部紧靠背索处,可以辨认出一个细胞形态有特征的核团。在S_(1~2)节段,随着灰质后连合的扩大,此核团向腹内方移动,形成位于中线背外侧的两个椭圆形核团;S_3~Co_1节段融合,形成一个底向中央管、尖朝向背索的三角形核团。此核团内的细胞以中、小型为主,偶见较大的神经元。Golgi阳性神经元主要有3种类型,即60%为小三角形神经元,30%为梭形神经元,10%为卵圆形或不规则神经元。电镜下大多数神经元内细胞器丰富,核膜均有深浅不等的内陷现象,在核膜内陷所形成的通道内,可见游离核糖体及大量囊泡。DCN中的突触有轴-树、轴-轴和轴-体突触,分别占89%、6%和5%, 还可见到一些连续性突触、轴棘突触和嵴突触。
杜彦军李继硕秦秉志
关键词:骶髓细胞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