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梗塞致失语症的临床、CT与SPECT对比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报导了40例脑梗塞致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类型、CT及SPECT对比研究,失语类型包括外侧裂周先请综合征、分水岭失语综合征、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皮质下失语综合征。结果表明各型失语病灶部位很有关,但临床表现与CT所示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SPECT对失语症的定位诊断较CT更有价值,尤其对CT定位不能解释的失语类型,但SPECT也存在过度敏感的问题。
- 杜宜杨宁
- 关键词:失语症CTSPECT
- 3种不同类型基因导入系统转染类神经元细胞的效率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应用3种不同类型基因导入系统携带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AAV-EGFP质粒转染两类神经元细胞株,并对细胞毒性和转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LipofectAMINE 2000、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及该课题组合成的PEI-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4.6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的转染效果,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荧光观察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转染效果。结果 MTT检测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细胞存活率为83%,比PEI(70%)和LipofectAMINE 2000(73%)的细胞存活率要高(P<0.05);但Lipo-fectAMINE 2000和PEI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检测结果与C6胶质瘤细胞类似。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细胞荧光表达效果比LipofectAMINE2000和PEI要好;而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LipofectAMINE 2000的荧光表达效果比另外两种复合物的效果好,同时PEG-PEI 4.6的荧光表达效果比PEI要好。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转染效率最好,为23.2%;Lipo-fectAMINE2000其次,为16.9%;PEI最差,为12.6%,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则是LipofectAMINE 2000的转染效率最好,PEG-PEI 4.6其次,PEI最差,转染效率分别为22.3%、17.2%、10.6%,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ofectAMINE 2000和PEG-PEI 4.6都可作为目前神经系统基因转染的传输载体。
- 梁兵袁芳杨宁殷建瑞蒲蜀湘解龙昌高庆春高聪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脂质体转染
- 抗癫痫药物及其他危险因素对妊娠癫痫妇女及胎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对抗癫痫药物及其他危险因素对妊娠癫痫妇女及胎儿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1)癫痫妇女孕早期或妊娠前咨询入组。(2)孕期主要观察指标:对高危患者进行检查,包括血浆中AFP的水平、染色体检查、羊水穿刺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遗传分析、B超等。(3)畸形的确认:根据国际疾病控制中心编写的严重先天性缺陷一览表(1998年修订)。(4)危险因素分析:妊娠年龄、畸形的家族史、吸烟、饮酒、单用或联用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剂量、癫痫的分型、妊娠前3月内癫痫发作频率等。结果 共入组57例妊娠癫痫妇女,共有41例
妊娠癫痫妇女顺利生产,其中29例患者生产并随访1年或以上,其他 12例患者生产后随访不足1年,仅有一例新生儿死亡且无明显先天性畸形
(占2.44%),其他的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畸形。这些已生产的妊娠癫痫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较低剂量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用量200~700mg/d,丙戊酸钠250~750 mg/d,托吡酯37.5~150 mg/d,奥卡西平450 mg/d,拉莫三嗪62.5~150 mg/d,氯硝安定2~4 mg/d。新生儿死亡的孕妇服用卡马西平300 mg/d。结论 本组妊娠癫痫妇女按照癫痫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类型服用较低剂量的抗癫痫药物,并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和长期随访情况下用药,没有出现先天性畸型新生儿。这一方面可能是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致畸性小的抗癫痫药物的结果,亦有可能是观察病例数不够多的原因,提示该项目研究应该持续进行。
- 杨宁黎冰梅刘晓蓉邓宇虹于美娟廖卫平
- 关键词:癫痫抗癫痫药物妊娠先天畸形胎儿
- 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 (PB)及脑脊液 (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4 5例MS患者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前后PB及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 (EDSS)评分以及复发次数的统计。 30例神经内科诊治的功能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MS患者PB中CD8+ 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 ,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 ;CSF中CD3+ 、CD4+ 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 ,CD8+ 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及PB ,而CD4+ 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以上P均 <0 0 1)。地黄合剂能升高PB及CSF中CD8+ 细胞 ,降低CSF中CD4+ 细胞以及CSF和PB中CD4+ CD8+ 比值 (以上P均 <0 0 5 )。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后 ,EDSS评分降低 (P <0 0 1) ,复发次数减少 (P <0 0 1)。结论 :地黄合剂对MS患者PB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 蒋丽霞高敏高聪杨宁
- 关键词:地黄合剂多发性硬化外周血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中药
- 硫酸镁静脉滴注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症状波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帕金森氏病(PD)症状波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等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后出现症状波动的患者,加用25%硫酸镁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分别在硫酸镁治疗后2、3、4周对患者进行了UPDRS(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56例PD患者在硫酸镁治疗后2、3、4周UPDRS运动评分分别为(23.6±8.6)、(21.7±6.3)和(22.5±6.4),与治疗前(36.4±8.7)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秩和检验,P<0.01)。明显运动功能显著意义(P>0.05)治疗4周后,有86.7%(48/56)的患者的运动改善程度超过20%。病人对硫酸镁耐受性好,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出现症状波动或疗效减退的PD患者,加用硫酸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但硫酸镁治疗对PD疾病的演变是否有影响以及硫酸镁的远期疗效尚需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
- 杨宁蒲蜀湘高聪
-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左旋多巴硫酸镁
- 神经节苷脂GM1在帕金森氏病症状波动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帕金森氏病(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3例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等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后出现症状波动的患者,加用神经节苷脂GM1100m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分别在GM1治疗后2、3、4周对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运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33例PD患者在GM1治疗后2、3、4周UPDRS运动评分分别为(23.5±8.9)、(22.8±8.3)和(22.5±9.1),与治疗前(36.7±10.2)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DL评分分别为(21.4±10.9)、(20.3±9.5)和(20.6±10.2),与治疗前(30.5±12.1)比较,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2、3、4周的UPDRS运动评分或ADL评分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出现症状波动或疗效减退的PD患者,加用GM1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高聪蒲蜀湘杨宁
-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左旋多巴神经节苷脂GM1
- 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 (PB)及脑脊液 (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45例MS患者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前后PB及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 (EDSS)评分以及复发次数的统计。 30例神经内科诊治的功能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MS患者PB中CD+ 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 ,CD4 + /CD8+ 比值明显升高 ;CSF中CD3+ 、CD4 + 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 ,CD8+ 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及PB ,而CD4 + /CD8+ 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地黄合剂能升高PB及CSF中CD8+ 细胞 ,降低CSF中CD4 + 细胞以及CSF和PB中CD4 + /CD8+ 比值。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后 ,EDSS评分降低。复发次数减少。结论 :地黄合剂对MS患者PB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 高敏高聪杨宁
- 关键词:地黄合剂多发性硬化外周血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
- 地黄合剂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高敏高聪杨宁杨晓文陈丹青
- 关键词:地黄合剂多发性硬化复发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变的初步讨探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改变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 ,将 85例急性脑梗塞患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降纤酶组 )和对照组 (安慰剂组 ) ,于用药前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且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小板计数 (PLT) ,出血时间 (BT) ,凝血时间 (CT)。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 ,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在治疗后第 4、6、8、1 0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用药前后PT、PLT、BT、C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控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 姚声涛陈佳琳田斌杨友松黄雨兰沈岩松杨宁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降纤酶纤维蛋白原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酸性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地黄合剂在多发性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AI,9HPT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及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内经过不同治疗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复发情况,用ELISA法检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酸性钙结合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多发性硬化组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酸性钙结合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评分(AI,9HPT)存在相关性。激素治疗组与未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黄合剂+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地黄合剂+激素治疗组对减少多发性硬化的复发次数与单一激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黄合剂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酸性钙结合蛋白的表达,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及减少多发性硬化患者复发的次数。
- 高聪谢富华区腾飞杨宁高敏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地黄合剂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