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珊珊

作品数:30 被引量:188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降雨
  • 12篇坡面
  • 9篇产沙
  • 8篇模拟降雨
  • 7篇径流
  • 7篇产流
  • 5篇土壤
  • 5篇产流产沙
  • 4篇泥沙
  • 4篇坡面产流
  • 3篇底座
  • 3篇冻融
  • 3篇展式
  • 3篇水泵
  • 3篇侵蚀产沙
  • 3篇降雨条件
  • 3篇脚轮
  • 3篇产沙过程
  • 2篇地形
  • 2篇冻融作用

机构

  • 30篇西安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作者

  • 30篇汤珊珊
  • 19篇李占斌
  • 12篇任宗萍
  • 12篇王添
  • 10篇李鹏
  • 9篇李鹏
  • 7篇鲁克新
  • 6篇王飞超
  • 5篇马勇勇
  • 4篇肖列
  • 4篇杨媛媛
  • 4篇张辉
  • 3篇孙倩
  • 3篇张翔
  • 3篇唐辉
  • 3篇杨倩楠
  • 2篇高海东
  • 2篇赵宾华
  • 2篇张祎
  • 2篇李聪

传媒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泥沙研究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泥沙采集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泥沙采集过滤装置,包括泥沙采集过滤系统和装置主体PLC逻辑控制旋转台系统。装置主体PLC逻辑控制旋转台系统包括用导线连接的异步电机,异步电机、PLC逻辑控制器和无线操作装置。泥沙采集过滤系统包括首尾相...
王飞超李鹏汤珊珊王添李林王栋王杰
文献传递
东柳沟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及可风蚀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区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可反映该区环境特征,研究风水复合侵蚀区小流域内部表土粒度分布特征,可为探究风水两相侵蚀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表土空间采样和室内测定,对地处风水复合侵蚀区的东柳沟流域的表土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可风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柳沟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土粒径主要为细砂粒(50~250μm),体积分数为56.59%~86.65%,属于风沙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土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草地、农地、灌木地的平均粒径(Mz)分别为77.60,81.66,87.85μm,颗粒级配较细,而沙地、河道的Mz分别为126.36,151.80μm,颗粒级配较粗;流域表土粒径大部分表现出正偏和窄峰,颗粒分布较集中。从流域上游到中游,表土粒度表现出明显的粗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除河道外,上游各土地利用类型表土的Mz均显著小于中下游(P〈0.05)。而在流域中游,除草地、河道之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Mz与沙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流域表土的可风蚀性颗粒分析结果表明,自上游到中游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易风蚀颗粒含量显著增加,草地、农地、灌木、河道分别增加了44.4%,54.23%,48.84%,33.76%。结论表明,流域中游是表土粒度分布最复杂、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区域,同时也是风蚀与水蚀叠加作用最为频繁的区域。
张辉李鹏鲁克新张翔任宗萍汤珊珊王添
关键词:粒度特征风沙土
移动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对降雨移动方向上不同雨强和降雨历时的研究,揭示移动降雨坡面产流产沙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采用2个降雨移动方向(沿径流向上和向下移动)、2个雨强(1.35,2.75mm/min)和2个降雨历时(60,120min)在室内进行模拟移动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降雨移动方向、不同雨强和降雨历时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向上移动降雨,相同历时(相同雨强)条件下,大雨强(长降雨历时)初始产流时间为140s(240s),比小雨强(短降雨历时)提前165s(65s)。(2)向下移动降雨,雨强越大,降雨历时越短,产流产沙曲线越陡峭;产流量和产沙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一致。(3)与向上移动降雨相比,向下移动降雨初始产流平均时间、产流和产沙达到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滞后了2 210,2 468,2 948s;产流总量和产沙总量分别减少了13.08%~74.90%和42.95%~84.24%,但产流和产沙峰值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规律。(4)不同降雨移动方向,坡面累计产沙量和累计产流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同。
张军张军李占斌李鹏王飞超汤珊珊
关键词:径流侵蚀产沙
覆沙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模拟
本文以风蚀水蚀交错区覆沙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覆沙坡面降雨侵蚀输沙特征,分析了降雨条件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及覆沙格局对坡面侵蚀产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WEEP模型对覆沙坡面的径流产...
汤珊珊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雨侵蚀
文献传递
覆沙坡面水蚀产沙动力过程与微地貌变化的响应研究
坡面风蚀沉积泥沙所形成的覆沙坡面是风蚀水蚀交错区重要的下垫面类型,风蚀沉积泥沙对坡面水蚀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以风蚀水蚀交错区覆沙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覆沙条件下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分析了...
汤珊珊
关键词:微地貌
文献传递
坡面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能量调控及水沙响应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在坡沟系统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坡面植被格局对能量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沙响应关系的影响,并建立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基于能量参数的侵蚀产沙方程,深入了解能量与侵蚀产沙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相比于裸坡,在坡面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径流功率大幅度降低,植被能够有效地削减径流功率,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在不同时刻下,不同坡面植被格局的单位水流功率在坡面较小,进入沟道后单位水流功率急剧上升,呈"N"形曲线分布,经过SPSS软件分析,坡面植被格局对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坡面植被格局对径流能耗的变化基本没有影响,不同时刻,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面上每个断面的径流能耗在1 500~2 000J保持不变,在进入沟道后径流能耗急剧上升,达到4 800J左右;(2)在坡沟系统的坡面上种植植被可以有效地起到蓄水减沙的作用,当草带位置距坡顶2m时(格局F)的蓄水效益最好,达到19.07%,当草带位置距坡顶6m时(格局B)的减沙效益高达69.02%;(3)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的累积产流量与累积产沙量之间满足M=aQb的幂函数形式,而且相关系数a和b可以作为蓄水减沙效益的指示指标;(4)在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面平均输沙率与径流功率满足D=cω+d线性函数关系。
苏远逸李鹏李占斌任宗萍肖列李聪汤珊珊王添张祎
关键词:放水冲刷坡沟系统水沙关系
覆沙坡面水动力学参数与径流产沙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坡面流水动学特征对阐明土壤侵蚀和坡面产沙机理均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1.5 mm/min雨强下,不同覆沙厚度(0.5、1.0、1.5 cm)下坡面水动力学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的关系,以期揭示坡面水动力学参数的内在规律性。结果表明,坡面流的水动力学参数的时空分布呈波动趋势,与黄土坡面相比,雷诺数增加了0.39~1.03倍,佛罗德数增加了0.05~0.29倍,阻力系数增加了0.05~1.55倍;覆沙坡面在整个降雨过程中主要以层流—急流为主,细沟形成主要发生在产流后第10 min后,主要集中在1~10断面处(从坡底依次向上每1 m划分为一个断面);坡面产流和产沙速率与各水动力学参数均可用y=ax+b来描述,雷诺数Re和相对水深曼宁糙率n/h可以较好地表征覆沙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此研究可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汤珊珊李占斌鲁克新刘莹苏远逸马勇勇
关键词:径流产沙水动力学参数
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8年
为研究坡面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选取地形收敛指数和地形湿度指数作为结构连通性指标、简化水文曲线和相对地表连接函数作为功能连通性指标分析了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坡面中上、中、中下、下部)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结果表明: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的连通过程影响不同。植被布设越靠近沟坡部分产流时间越长;植被布设在中下坡位、下坡位比中坡位和中上坡位的总径流量小,对径流汇集影响大。中上坡位布置植被比其他位置有较好的结构连通性,其降雨后的地形更利于水系连通。不同格局地形收敛指数分布类似正态分布,地形湿度指数分布符合正偏态分布。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地形比其他格局更利于汇流;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的地形湿度指数均值比降雨前减少10.59%,整体变化最大,也更利于产流。植被布设越靠近坡顶部分其功能连通性越好,但对于降水的储蓄能力较差。中上坡位布置植被相比其他格局需要较少的水量达到产流,功能连通性最好。降雨停止时,中下部和下部坡位布设植被约有70%的总降雨量用于储蓄,而中上部和上部仅为50%。
马勇勇李占斌任宗萍李鹏鲁克新李聪汤珊珊王添
关键词:水文径流
REE示踪坡面径流侵蚀演变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土槽放水冲刷试验并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采用沿坡面分层分段布设方式,基于坡面不同部位产沙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细沟侵蚀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放水冲刷条件下,细沟侵蚀发生的部位集中在坡上段2m,先在距离缓流段末端0~50cm处的表层和中层发育,次之是距缓流段末端50~100cm的表层,之后是距缓流段末端0~100cm的底层,最后在距缓流段末端100~200cm的表层发育。细沟侵蚀在水平方向的发展速度大于在垂向的速度,水平方向的速度是垂向的6倍。
李聪李鹏李占斌汤珊珊
关键词:坡面径流细沟侵蚀
多场次降雨条件下覆沙坡面的径流产沙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可控坡面进行多场次降雨试验,对覆沙坡面的产流产沙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揭示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风水复合侵蚀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覆沙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远大于裸坡,相对延迟了5.3—11.2倍,多场次降雨条件下,产流时间显著提前。首场降雨下,覆沙厚度为1cm,当雨强由1mm/min增加到1.5mm/min,覆沙坡面径流量、产沙量分别增加了0.87倍、0.85倍;雨强为1.5mm/min时,当覆沙厚度由0.5em增加到1cm,首场降雨的径流量、产沙量分别减小了9.6%、12%。相对于裸坡,覆沙坡面产沙量较大,产沙过程较剧烈,首场降雨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0%以上,是裸坡的8.9—10.8倍,但在多场次降雨条件下,产沙量显著减小,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坡面覆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侵蚀,可为揭示风蚀沉积物对水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张辉李鹏汤珊珊鲁克新
关键词:水力侵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