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凯逊
- 作品数:68 被引量:3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项目的逻辑被引量:1
- 2021年
- 作为一种临时性的组织,项目具有不同于企业的某些特质。项目管理范式成功解决了大量由项目特殊性带来的管理学问题,但是在经济学的范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多元主义的立场出发构建基于权力距离的分析框架,揭示了项目的三种逻辑:针对项目管理的科层逻辑、针对Ⅰ型项目治理的非科层逻辑,以及针对Ⅱ型项目治理的半科层逻辑。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于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没有过时,因为它符合逻辑;二是项目治理主流文献之所以没能充分融入治理经济学,主要是因为路径依赖的作用,致使有些逻辑关系还没有理顺;三是项目研究的理论体系应该涵盖管理和治理两个范畴,项目治理研究应该包括Ⅰ型项目治理和Ⅱ型项目治理两个方面。项目研究在治理时代的主要任务是把治理经济学的一般性原理与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实现从项目管理向项目治理的拓展,进而为治理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沙凯逊石磊
-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治理多元主义权力距离
- 也谈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被引量:2
- 2018年
- 从广义建筑业和广义工业化的角度探究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概念。建筑工业化可以理解为用现代制造业的模式改造包括住宅产品在内的建筑产品的生产交易模式的过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成效取决于产品工业化和过程工业化之间的匹配,以及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在广义的分析框架中,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沙凯逊
- 关键词:建筑业住宅产业
- 新发展观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8
- 2004年
- 由战略发展机遇期的时代特征和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所决定,我国建筑业历史性地处在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焦点,理应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以新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参考,从行业的关注中心、行业定位和评价指标体系等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指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三方面的转变,即关注中心由客体向主体的转变、行业定位由狭义向广义的转变、评价指标与规范标准体系的绿色化转变。
- 沙凯逊
- 关键词:新发展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 建筑业:“闹冬”里转型正当时被引量:2
- 2009年
- 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具有以下特点:积累的矛盾多,释放的强度大,持续的时间长。基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4万亿投资计划是在有效需求不足、进出口贸易萎缩条件下的次优选择。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SWOT态势分析表明,今后几年是我国建筑业转型的好时机。可能的切入点包括:全面推行绿色标准和节能改造;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培养新的增长点;人力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
- 沙凯逊杨杰孙晓冰
- 关键词:经济波动宏观调控建筑业
-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被引量:23
- 2001年
- 沙凯逊邓晓红
-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代经济
- 建设项目治理:从外生到内生被引量:11
- 2010年
- 治理内生化是建设项目理论创新的内在需求,也是建筑业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从范式转换的角度讨论建设项目的治理内生化问题。提出了形式化分析的(1+3)C模型,分析了项目内生化的技术路径。治理内生化,需要改变基本假设和定义,以保证范式转换的彻底性;需要将项目治理分解为垂直治理和水平治理两部分,以保证形式化分析的可操作性。为了保证质量和效率,需要从建设项目特殊性出发,在公司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研究平台。
- 沙凯逊
- 关键词:建设项目范式转换
- 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 2012年
- 新农村社区属于城市和乡村的混合模式,尚未纳入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管理范围。为了保证新农村社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要明确牢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运用市场、政府和第三方等三大调控力量,构建建筑节能工作平台并规范各种角色的行为,加强技术、资金和制度三大支柱建设。
- 孙晓冰沙凯逊
-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节能
-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7年
- 经验是决定预算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型建筑工程预算系统(智能预算员)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 沙凯逊解本政陈起俊邓晓红王晓闽
-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人工智能工程造价
- 参与人不同风险态度组合下的委托代理模型被引量:16
- 2011年
- 大多数委托-代理模型,都假设"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风险规避";而有关风险偏好参与人的激励问题,研究极少。将风险偏好参与人纳入委托-代理问题中,讨论委托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风险规避,与代理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风险规避互相组合的九种不同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契约问题,并对有关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 华冬冬沙凯逊亓霞
-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
- 加快住房补贴工资化 培育住房消费市场
- 1997年
- 韩福元沙凯逊
- 关键词:住宅经济住房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