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芳
- 作品数:65 被引量:3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针灸治疗痞满的古代文献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针灸治疗痞满的古代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探索并总结历代医家对痞满的治疗规律,以指导现今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实践。方法:电子检索《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所收录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并建立数据库,从出处、成书年代、穴方、进针深度、行针时间、手法、辅助方法以及禁忌等方面进行数据提取。结果:共获得32篇文献,涉及11个主要穴位(出现频次3次以上),共71频次,分布于7条经络,经脉选用以胃经、膀胱经、脾经、任脉为多,治疗方法以针灸合用为主。结论:古代针灸治疗痞满体现了理气和胃,健脾醒脾,对指导现代临床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一些历代治疗痞满的经穴在现代临床很少使用,这部分穴位的临床优势未得到发挥。
- 姜锐赵雪陈泽林郭义潘兴芳
- 关键词:痞满针灸
- 远近配穴与局部配穴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比较的探索性研究
-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按部配穴方法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差异,优化穴位处方。方法:将30 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以1∶1∶1 的比例随机分入局部配穴组(Local Distribution Poin...
- 赵天易叶建宏潘兴芳郭义赵美丹郭昊然杨曦玥张浩韩玉静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温针灸远近配穴
- 刮痧、刺络放血法治疗痤疮50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年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部分留有瘢痕。从现代医学原理认识,系由于青春期性激素分泌高峰,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排泌不畅,导致排泌导管堵塞,造成皮脂淤积,细菌滋殖,引起周围毛囊发炎,而形成炎症性丘疹或脓疱。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均为男性,其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2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痤疮"的诊断标准。
- 潘兴芳
- 关键词:痤疮皮脂腺炎症性导管堵塞慢性炎症
- 急性腰扭伤针刺十穴
- 2000年
- 韩煜潘兴芳
-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刺疗法天柱穴
- 针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记忆障碍为特征。AD的有效治疗一直存在严重的阻碍。针刺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在A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刺可保护神经元免受退化并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轴突再生。针刺对AD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Aβ代谢、tau磷酸化、胆碱能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突触和神经元功能、自噬、脑葡萄糖代谢、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认知。
- 任晴晴潘兴芳
- 关键词:针刺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保护轴突再生
- 艾灸子宫Ⅰ穴、子宫Ⅱ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被引量:38
- 2004年
- 潘兴芳黎波李志道
- 关键词:艾灸原发性痛经中医针灸疗法子宫穴
- 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郭义石田寅夫吴深涛郭永明王芬郭永红徐放明马东明李桂兰潘兴芳罗汀李庆雯古恩鹏王志红魏连海
- 本课题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电针治疗组雪旺细增生、髓鞘的排列、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及超微结构均优于模型组,治疗后大鼠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恢复良好,表明电针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以变频Ⅰ电针组和5Hz电针组效果较好;变频Ⅱ电针组效果次...
- 关键词: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经皮穴位电刺激
- 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针灸大成>导读》解读被引量:1
- 2018年
- 介绍了《<针灸大成>导读》的编写背景,《<针灸大成>导读》的编写特点与指导思想:精选底本,还原《针灸大成》原貌;以对校形式同时展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尊重教材编写原则,保持原书内容但重构篇章。还介绍了《<针灸大成>导读》的编写框架与篇章概要,并简单介绍了分章理由。《<针灸大成>导读》着重在"读""学""识""思""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突出针灸理、法、方、学、穴、术的完整。在提高针灸理论修养的同时,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 陈波陈泽林温景荣潘兴芳李中正郭义
- 关键词:针灸大成导读
- 腧穴配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腧穴配伍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腧穴配伍机制的相关文献,从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结果:影像学研究表明针刺单穴可以激活或负激活相应脑区,腧穴配伍并不是多个单穴所激活脑区的单纯叠加,而是使特定区域脑功能区得到激活,调节特定脑区功能,以增强某种功效,减弱其他作用,从而实现对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在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中,反映出腧穴配伍后,相比于单穴应用,对其代谢产物以及调控生理功能的相关物质发生了特异性改变,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从形态学角度看,腧穴配伍中与各个单穴相关的神经元在脊髓节段和区域分布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和特异性。结论:目前腧穴配伍机制研究已从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有待更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 李鑫举陈波郭义刘阳阳郭永明潘兴芳
- 关键词:腧穴配伍针灸
- “四天穴方”治疗经期偏头痛例被引量:4
- 2006年
- 潘兴芳
- 关键词:四天穴经期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