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
- 作品数:25 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江苏雷电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被引量:4
- 2009年
- 随着雷电灾害研究的深入,业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急需一个集科研、业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雷电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江苏雷电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主要采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并且采用TatukGIS作为辅助平台实现了GIS的功能,将高精度的地理信息与雷电业务相结合,使雷电信息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成为了可能。
- 焦雪冯民学胡旻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江苏省雷电分布特征分析
- <正>本文所用的雷暴日资料只选用1960-2006年江苏13个24小时值班的国家发报站资料,虽然站点密度小,但资料可信度大且积累的时间长。闪电定位资料则使用江苏省电力部门(2003-2006年)。通过分析上述资料,可从总...
- 冯民学韦海容焦雪殷娴吴震
- 东北冷涡下两次雷电过程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利用卫星、闪电和电场等资料对2009年6月江苏的两次受东北冷涡影响所致的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发生雷电过程的天气形势和卫星产品等对强对流天气的指示作用,初步得出了同一环流背景下的两次雷电过程的特征:两次雷电过程都具备了较好的不稳定条件,但由于能量分布的差异,过程影响范围有所不同;5日雷电过程伴随冰雹,其正闪比明显高于只有闪电发生的21日;相当黑体亮度温度高低预示着对流活动活跃程度,大部分闪电分布在云顶温度低值区,或者温度梯度较大的对流旺盛区域;两次过程电场快变抖动都提前于地闪发生。
- 冯民学钟颖颖王业成焦雪徐彬彬
- 关键词:卫星资料冷涡电场
- 风机发电机机组SPD参数选择的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风机发电机机组遭受雷电过电压损坏和雷击损坏导致终端设备损坏的问题,基于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SPD)多级保护设计理论,设计了风机发电机机组SPD。本研究使用8/20μs雷电流发生器对SPD进行冲击试验,同时分析不同SPD的压敏电压和不同长度的线缆SPD的冲击特性。得出结论:两级SPD的残压与冲击电压、SPD的压敏电压、线缆的长度呈现正相关;第一级SPD的残压比第二级的残压大,当入侵雷电过电压时,多级SPD的对过电压进行多级钳位,从而可以将电压限制在风机发电机组能够承受的电压范围;第一级的SPD泄放的通流和能量远大于第二级SPD泄放的通流和能量;多级SPD配合时,第一级SPD会泄放掉入侵的大量能量,剩余前进的能量将由第二级SPD进行再次泄放,从而可以更好保护后端的设备;增大线缆的长度虽然可以让更多能量在第一级SPD泄放,对后端的设备进行很好的保护,但是第一级SPD泄放过多的能量,会缩短第一级SPD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设计时线缆长度的选择需要折中考虑。笔者对风机发电机机组SPD通过试验进行充分性的研究,对风机发电机机组SPDs在防雷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意义。
- 李祥超蔡露进徐晓培焦雪
- 关键词:残压通流
- 雷击风险评估系统开发与应用
- @@雷电灾害风险是指雷击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雷电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科学防雷、全面防雷的工作基础,也是属于灾害评估的一种,但由于雷电灾害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瞬时性,很难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危险性和易损性...
- 焦雪钟颖颖张艳华植耀铃张许
- 关键词:雷击风险评估系统开发
- 文献传递
- 高速公路计重系统雷电灾害分析与防护技术
-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和治理超载工作的不断深入,从2003年起,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省等先后实施公路计重收费,计重系统在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重系统要求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的电子系统,...
- 焦雪冯民学王洪生钟颖颖
- 关键词:高速公路雷电灾害防护技术
- 两次雷暴过程的地闪及回波特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降雨量资料,对南通地区2009年两次雷暴过程的地闪、降雨量和雷达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主要集中在较强回波区域,40dBz及以上回波区域地闪尤为密集,但也有部分地闪尤其是正闪,发生在强回波边缘或回波弱的地方;40dBz回波高度突破-10℃温度层结高度的时间提前于第1次地闪,与地闪频数的变化一致性高;雷暴云发展过程中40dBz及以上雷达回波面积和地闪频数跳变较为一致,但出现连续降水时回波面积虽大,地闪频数反而减少;逐时降雨量和观测站周围20km范围内的地闪频数与时均40dBz及以上回波面积的相关性非常好。
- 钟颖颖冯民学焦雪苗甫生
- 一次飑线过程的全闪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结合VLF/LF全闪定位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资料,对2013年7月5日江苏地区一次典型飑线过程的全闪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云地闪比的下降、上升预示着飑线过程中雷暴的加强、减弱;云闪主要分布在4~8 km高度,云闪频数最大值出现在5 km处;结合云闪变化情况和探空资料推测雷暴云内电荷为三极性电荷结构;对流区的闪电密度远大于层状云区。相比于正地闪,负地闪集中在雷达回波的强对流区。云闪发生位置更具随机性,易发生在弱回波区和层状云区;闪电的发生与云顶高度有很高的相关性,云闪发生位置与剖面反射率因子中强回波区的发展有很好的一致性。
- 冯民学虞敏周宇焦雪
- 关键词:飑线雷达回波云闪
- 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特征的个例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强度产品,分析了2006年6月22日发生在南京西南140km处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闪电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回波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闪多发生于雷暴云中回波强度大于40dBz且回波强度梯度较大的区域;正、负地闪频次在强对流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负地闪占总闪数的90%以上,正地闪出现在系统进入成熟阶段之后,且占总闪的比例在系统消散阶段明显增大;地闪强度越大,相应的地闪频次越小,除少数弱闪(|I|<10kA)外,二者基本上呈反相位关系。
- 杨超肖稳安冯民学焦圣明焦雪
- 关键词:回波强度
- 江苏洋口港区雷电特性及风险区划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洋口港区所在的江苏如东县地面观测站1959—2009年的雷暴日资料和洋口港区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闪电定位数据,对港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洋口港区雷电发生的规律:闪电集中在6—8月份,港区陆地的闪电密度高于水域,而海上的闪电强度高于陆地。并通过计算气象指标、地物环境指标、承灾体的风险指标和建筑物的防护指标,对洋口港区人工岛进行雷击风险计算和雷击风险区等级划分,得出人工岛干散货及杂货作业区为高风险区,液体散货罐区和LNG接收站区域为中等风险区,公共设施区为低风险区,整个人工岛的雷击风险综合等级为中等。
- 冯民学焦雪钟颖颖于波苗甫生
- 关键词:雷电特性风险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