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厚华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4篇细胞
  • 2篇神经细胞
  • 2篇视网膜神经
  • 2篇视网膜神经细...
  • 2篇水平细胞
  • 2篇发育
  • 2篇暗适应
  • 1篇第二信使
  • 1篇动物研究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能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信使
  • 1篇学分
  • 1篇幼年
  • 1篇神经活性物质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贵阳学院
  • 1篇重庆市药物种...

作者

  • 8篇王厚华
  • 4篇吕建利
  • 3篇朱慧
  • 2篇张杰
  • 1篇林茂祥
  • 1篇谭杨梅
  • 1篇魏刚
  • 1篇徐宁
  • 1篇刘翔
  • 1篇张含藻
  • 1篇宋秀娥
  • 1篇杨雄里
  • 1篇刘正宇
  • 1篇黄江发

传媒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运用包埋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多递质共存
1992年
运用树脂包埋后半薄切片进行光镜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是一种研究视网膜胞体较小的无长突细胞内递质共存的好方法。我们改进了该方法的关键—浸蚀,并结合标记细胞重叠法,成功地检测了幼年猫视网膜无长突细胞内甘氨酸,γ-氨基丁酸和神经紧张素的共存。
吕建利王厚华
关键词:免疫细胞化学视网膜神经细胞
猫视网膜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和发育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道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猫生后发育期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和发育。TH阳性反应的DA能神经元在生后第一天(P_1)的视网膜中已经出现。按形态学特征——胞体大小、形状、突起分层,以及免疫反应强度可分为THⅠ型和THⅡ型两类。THⅠ型是大的强阳性反应的DA能细胞,包括通常DA能无长突细胞、移位DA能无长突细胞和DA能类网间细胞。它们随发育年龄增长逐渐成熟。THⅡ型是小的弱阳性反应的DA能细胞,不随年龄而生长发育,相反在开眼(P_(7-10))后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至P_(30)时完全消失。开眼后,THⅠ细胞除胞体增大外树突发育特别迅速。它们的胞体直径从11.8μm(P_1时)增大至14.2μm(P_(30)时),相应的树突野和分枝交叉也明显增加。P_1时,树突分枝少而直,末端有许多生长锥。在中央网膜的树突有棘状附属物。至P_(13)时生长锥减少,许多分枝交叉形成简单的网状,同时树突“棘”完全消失,可能发展为环的一部份。至P_(30)时,树突分枝在内网从层的外层形成复杂的网络,其间有无数与杆型AⅡ无长突细胞构成突触联系的环形结构,相似于成年者。在生后发育过程中,开眼后适宜光照对THⅠ细胞成熟的影响以及神经递质变化的可能性,我们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王厚华朱慧吕建利
关键词:视网膜DA能神经元生后发育
多种神经活性物质在幼年猫和鸡视网膜神经细胞中的共存(简报)
1991年
视网膜起源于前脑泡,结构简单层次分明,因此常被视为脑的简化模型。但近期工作证明,视网膜包含的神经活性物质(神经递质、调质和神经肽)种类之多、分布之复杂并不亚于脑。尤其是无长突细胞不仅包含多种递质和肽类,而且还有递质与肽类或肽类与肽类在一个细胞中的共存。对视网膜神经递质、调质和神经肽的研究将是探索脑奥秘的有效途径。
王厚华吕建利
关键词:视网膜活性物质细胞
猫视网膜多巴胺能无长突细胞发育的中央—周边梯度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报道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标记猫视网膜多巴胺(DA)能无长突细胞发育的中央—周边梯度。TH阳性反应的I型DA能无长突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呈现时空顺序的中央—周边梯度:(1)P_1时期分化较高的细胞,即染色深,胞体大,具有2—4支树突,分枝分布于内网状层(IPL),最外缘的星状Ⅰ_1类细胞大都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部位;而分化较低的细胞,即染色淡,胞体小,具有1—2支树突,分枝分布于IPL外层和中层的不规则形Ⅰ_3类细胞大都集中于视网膜的周边部位;介于两者之间的Ⅰ_2类细胞散在分布于整个视网膜。它们形成了空间分布上的中央—周边分化成熟梯度。(2)随着发育进程,Ⅰ_1类细胞数增多,分布区逐渐从中央向四周扩展,由占视网膜总面积的30%(P_1时)增至65%(P_6时),P_(13)时达97%。开眼后P_(13)时,由于Ⅰ_1类细胞分布已扩展至周边,中央区和周边区间细胞平均直径和树突发育成熟程度的差别逐渐缩小,Ⅰ型DA能无长突细胞发育成熟的中央—周边梯度明显减弱。至P_(23)时,周边区细胞对TH抗体免疫反应强度以及形态学上成熟程度均相似中央区者,上述中央—周边梯度特征则完全消失。I型DA能无长突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呈现时空顺序的中央—周边梯度特征是视网膜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它与视网膜中一些神经发生过程存在平行关系。它在视网膜神经发生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讨论。
王厚华吕建利朱慧
鸡视网膜状层的神经化学分层
内网状层(IPL)是视网膜内半部神经细胞树、轴突间进行复杂突触联系的区域,视信息从感光细胞经双极细胞向节细胞传递中,无长突细胞(AC)通过其分布在IPL的分枝与其它
王厚华朱慧张杰
文献传递
明、暗适应时视网膜的结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1990年
鱼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在适应明、暗变化的外环境时,视网膜产生适应性的结构变化:视细胞伸缩运动和黑色素颗粒的聚散运动;视细胞和水平细胞间带状突触“刺”的形成和消失;水平细胞缝隙连接结构及膜通透性的改变。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调质,通过第二信使环化腺苷酸调节视细胞和水平细胞活动。
王厚华
关键词:水平细胞视细胞视杆细胞黑色素颗粒第二信使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调查研究大沙河保护区的两栖动物。方法本项目3次考察共采集标本375号,进行鉴定、区系分析和资源评价。结果经鉴定为2目8科15属27种(亚种),占贵州省两栖动物总数62种(亚种)的43.5%。从物种组成和区系分析,本保护区的两栖动物以无尾目的蛙科为主。共12种,占保护区内总种数27种的44.4%;主要区系成分为东洋界的华中区种,共11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0.74%;其物种的组成与中国及贵州的两栖动物区系特点一致。本文中还阐述了大沙河保护区的两栖动物栖息生境、数量状况及分布,并对该保护区内的两栖动物的变异种类、珍稀种类、有益种类作出了初步评估,以及如何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大沙河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丰富,具有保护价值。
徐宁黄江发魏刚谭杨梅刘正宇张含藻林茂祥刘翔王厚华
关键词:两栖动物区系
长时间暗适应和弱背景光对鲤鱼视网膜视锥水平细胞的影响——形态和生理的相关研究
1992年
本工作利用电子显微镜及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在暗适应和弱背景光下鲤鱼视锥与水平细胞间突触部位超微结构及视锥水平细胞光反应的变化。在长时间暗适应(>2h)后,视锥水平细胞对光反应受到强烈压抑,其突起末端则外形光滑、圆钝。在施加弱背景光(15min)后,这些细胞的反应显著增大,其末端出现大量深陷于视锥小足内部的刺形结构,这种刺形结构增加了视锥与水平细胞间的突触传递效率,可能是视锥水平细胞光反应性增高的形态学基础。
张杰宋秀娥王厚华杨雄里
关键词:视网膜暗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