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症
  • 3篇休克
  • 3篇介入
  • 3篇急诊
  • 3篇急诊介入
  • 3篇出血
  • 3篇出血休克
  • 3篇大出血
  • 3篇大出血休克
  • 2篇道路交通
  • 2篇道路交通事故
  • 2篇多发伤
  • 2篇血功能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特重度
  • 2篇特重度烧伤
  • 2篇通事
  • 2篇凝血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9篇王小刚
  • 5篇张东
  • 4篇张勇
  • 3篇刘励军
  • 3篇靳勇
  • 3篇褚安红
  • 2篇赵旭明
  • 2篇周保纯
  • 1篇徐志平
  • 1篇刘韬滔
  • 1篇毛自若
  • 1篇王小刚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急诊介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的患者,经抗休克无效的16例患者做为治疗组,急诊行动脉内数字
张东靳勇王小刚褚安红
文献传递
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动态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回顾性观察研究的方法,对在同一时间段收入ICU的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90 d存活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观察28 d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和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入ICU后第1、2天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明显延长,并且死亡组较存活组更加明显(P<0.05)。在入院时两组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下限,存活组患者1周内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死亡组患者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此后急剧下降呈低下状态,1周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早期出现明显异常,表现低凝状态伴有血小板减少。 AT-Ⅲ持续低下是严重烧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之一。
王小刚周保纯赵旭明毛自若刘励军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凝血功能障碍预后
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急诊介入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张东张勇靳勇王小刚褚安红
关键词:急诊介入出血休克抢救成功率脏器损伤后腹膜血肿
道路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552例救治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张东张勇王小刚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重症多发伤救治
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的急诊介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东靳勇张勇王小刚褚安红
文献传递
道路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552例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病人的急救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01月~2008年01月552例道路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病人的救治经过方法及结果。
张东张勇王小刚
文献传递
碳酸氢钠预防重症患者水化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效果
2014年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碳酸氢钠预防重症患者水化后造影剂肾病(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3例行增强CT检查的重症患者分为水化组(A组,86例)和水化情况下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组(B组,137例),检测检查前及增强CT后第1、2、3、5天的血清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两组的CIN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增强CT检查后第2、5天SCr增加值较小,而第2、3、5天GFR增加值较大(P<0.05)。B组CIN的发生率低于A组(9.5%vs.30.2%)(P<0.05)。结论使用造影剂前,在水化的情况下使用碳酸氢钠能有效保护受检重症患者的肾功能。
徐志平刘励军朱凌霞王小刚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水化碳酸氢钠
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中血栓弹力图变化的意义
2021年
通过观察烧伤和创伤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异同,探讨不同致伤原因的创伤患者其TEG指标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入选和删除标准的烧伤和创伤患者同一时间段检测的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血栓弹力图指标在判定凝血功能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无论在特重度烧伤组或是严重创伤组,凝血病样本组的R值均明显长于非凝血病组。若以R值大于正常上限作为诊断创伤性凝血病的指标,发现其在烧伤患者中的特异性高(100%)而敏感性低(31%);而对于创伤患者而言,则无重要的诊断意义。反映凝血块强度指标的MA值,其与血小板计数相关性分析发现,无论是烧伤患者或是创伤患者,两者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若以MA值小于正常下限作为诊断凝血病的标准,则在烧伤患者中仍表现特异性高(83.3%)和敏感性低(25%)的特点;而在创伤患者中则略优于R值(特异性75%,敏感性67%)。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其二聚体均超出正常范围,而反映纤溶亢进的TEG指标EPL,各组均只有1个标本超出正常上限。结论:对于特重度烧伤患者,反映凝血快慢的指标R值在凝血异常的评估中,具有敏感性低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对于机械性创伤患者,MA值在评估凝血异常中,较R值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栓弹力图在纤溶程度的评价中可能具有独到价值。
王小刚周保纯赵旭明刘励军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血栓弹力图
重症监护病房中合并恶性肿瘤的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病死率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是否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探索该类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与短期病死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市场(MIMIC-Ⅳ)数据库中80岁及以上高龄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恶性肿瘤分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及预后。根据患者入ICU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拟合SOFA评分与短期病死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筛选53150份医疗记录,纳入5126例80岁及以上高龄脓毒症患者,其中754例合并恶性肿瘤,264例为转移性肿瘤。肿瘤组患者28 d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26.79%(202/754)比18.85%(824/4372),χ^(2)=24.85,P<0.001]。短期病死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1.040~1.108,P<0.001)、除肿瘤外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OR=1.134、95%CI:1.067~1.205,P<0.001)、入ICU血乳酸(OR=1.111、95%CI:1.048~1.179,P<0.001)、机械通气(OR=1.603、95%CI:1.176~2.187,P=0.003)、SOFA评分(OR=1.227、95%CI:1.182~1.273,P<0.001)是短期病死率的危险因素,CCI(OR=0.957、95%CI:0.867~1.057,P=0.380)、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1.370、95%CI:0.902~2.081,P=0.140)、合并恶性肿瘤(OR=1.131、95%CI:0.449~2.848、P=0.794)及恶性肿瘤转移(OR=1.799、95%CI:0.930~3.477,P=0.081)则与短期病死率无相关性。剂量反应曲线结果显示,随着SOFA评分的增加,患者的28 d病死率增加,且SOFA评分达到11分时预期病死率达到50%,SOFA评分达到20分时预期病死率超过80%。结论: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均不是ICU中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短期病死率与SOFA评分呈剂量反应关系。
王小刚王小刚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肿瘤脓毒症死亡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