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立

作品数:62 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血管
  • 15篇血压
  • 15篇衰竭
  • 14篇心力衰竭
  • 12篇动脉
  • 11篇高血压
  • 10篇心肌
  • 9篇慢性
  • 9篇节律
  • 8篇昼夜节律
  • 7篇心房
  • 7篇源性
  • 7篇慢性心力衰竭
  • 6篇心房颤动
  • 6篇心血管
  • 6篇血管紧张
  • 6篇血管紧张素
  • 6篇紧张素
  • 6篇房颤
  • 5篇蛋白

机构

  • 59篇河北省人民医...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1篇王立立
  • 16篇陈淑霞
  • 12篇郭艺芳
  • 12篇杜荣品
  • 11篇谷剑
  • 10篇张倩辉
  • 8篇耿彦平
  • 6篇杨倩
  • 5篇张志梅
  • 5篇党懿
  • 4篇华琦
  • 4篇袁静
  • 4篇张静怡
  • 3篇刘美霞
  • 3篇李树仁
  • 3篇陈华
  • 3篇张至
  • 3篇倪艳辉
  • 3篇李燕
  • 3篇苑可心

传媒

  • 11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临床荟萃
  • 4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中国循证心血...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博的中药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杜荣品谷剑陈淑霞王立立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中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参松养心胶囊
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背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被用来对心力衰竭(HF)进行分型,但部分HF患者经治疗后射血分数会发生改善,因此产生了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这一概念。然而目前HFimpEF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关于此类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HFimpEF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于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和基线临床信息,根据基线及复查时的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HFrEF)组、射血分数改善(HFimpEF)组。自最后一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开始,通过电子病历、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及全因再住院,随访时间截至2021-06-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和全因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患者530例,HFpEF组245例(占46.2%),HFmrEF组55例(占10.4%),HFrEF组133例(占25.1%),HFimpEF组97例(占18.3%)。HFimpEF组死亡率低于HFpEF组(P=0.014)和HFrEF组(P<0.001)。HFimpEF组再住院率低于HFpEF组(P=0.011)和HFmrEF组(P=0.001)。基线时收缩压较高〔OR=1.036,95%CI(1.019,1.053),P<0.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37 mm〔OR=0.245,95%CI(0.118,0.507),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OR=2.868,95%CI(1.304,6.305),P=0.009〕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OR=2.691,95%CI(1.316,5.503),P=0.007〕是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HFrEF、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瓣膜病、慢性肾脏病、贫血、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口服抗凝药是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HFpEF、HFmrEF、慢性肾脏病是CHF患者全因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合并心脏瓣膜病〔HR=6.499,95%CI(1.504,2
苏康康王岩王立立陈淑霞陈淑霞
关键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重构疾病特征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及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无心血管疾病的门诊患者755例,根据基因分型分为Trp/Trp(TT)组282例,Trp/Arg(TA)组361例,Arg/Arg(AA)组112例。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3组MACCE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6)。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AA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TA组和TT组(P_(log rank)=0.006)。β_(3)-AR基因AA基因型对MACCE、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95%CI:1.322~3.175,P=0.001;95%CI:1.050~2.930,P=0.032;95%CI:1.238~5.408,P=0.011)。结论高血压患者β_(3)-AR基因AA变异对MACCE、冠状动脉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与其他已知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无关。
王立立王忠丽袁静诸国华韩爽陈淑霞
关键词:基因分型技术等位基因
继发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一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间断胸闷、气短半个月,加重5 d”于2022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进食后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悸、头晕,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可逐渐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遂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诊治。
田师鹏吕宇璇王立立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继发性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门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4例,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并完成各项相关检查: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查、CYP11B2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基因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C-344T位点CC基因型患者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质量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11.46±0.97)mmvs (10.01±0.95)mm、(10.18±0.89)mm,P=0.000,(95.39±20.76)g/m2 vs (84.73±12.68)g/m2、(79.81±14.53)g/m2,P=0.000,(174.69±31.27)g vs (151.85±16.24)g、(146.08±19.08)g,P=0.00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服用降压药物种类、BMI、吸烟史、饮酒史、TG、TC、LDL-C、HDL-C、心率、血压及空腹血糖后,C-344T基因型与LVMI密切相关(P<0.001)。结论 CYP11B2(C-344T)存在基因多态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立立诸国华孙希鹏华琦
关键词:醛固酮合酶基因型等位基因
缬沙坦氢氯噻嗪时间治疗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血压的异常昼夜节律特征是独立于血压水平之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血压节律异常时发生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病并发症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1]。研究显示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比,LVH更能预测心血管病的并发症[2]。有研究提示药物治疗LVH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独立于降压治疗与降压药物种类之外[3]。因此在关注降压达标同时,根据患者血压节律予以个体化治疗,从而纠正异常血压节律,最大程度减少靶器官损害逐渐成为高血压治疗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对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计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疗效,旨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张倩辉张志梅王立立党懿李树仁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间治疗学超声心动图N末端脑钠肽前体非杓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心力衰竭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通过介导不同的炎症因子,对心肌造成损害。因此近期发现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用于预测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同时也可作为许多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的靶点,改善症状,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现就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上述两方面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陈坤王聪颖孙鑫李少杰谷剑谷剑王立立
关键词:TOLL样受体4心力衰竭疾病预后药物靶点
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编码表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缬沙坦80 mg及氢氯噻嗪12.5 mg)晨起给药组(Ⅰ组)、睡前服药组(Ⅱ组)各40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动态血压、血浆NO、ET-1水平、CIMT的监测。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白昼SBPV、白昼DBPV、夜间SBPV、夜间DBPV较用药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Ⅰ组)=8.61、9.84、14.270、12.840、13.820、12.890、12.350、13.020,P<0.01;tⅡ组=8.040、10.350、15.110、11.790、14.860、13.050、14.810、14.230,P<0.01);治疗2周后,2组血浆ET-1较用药前下降,NO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Ⅰ组)=13.402,13.573,P<0.01;t_(Ⅱ组)=14.291,14.941,P<0.01);2组患者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夜间SBPV、夜间DBPV的改善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3、3.843,P<0.05)。结论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BPV,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睡前服用可更为有效改善夜间SBPV、DBPV。
张倩辉王立立张志梅党懿
关键词:氢氯噻嗪血压变异性内皮素一氧化氮
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易感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性47例(28%),采用SSP-PCR和SBT-PCR对样本W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M患者中有11种WT1等位基因被检测出,WT1*010、WT1*012两等位基因在MM组中占有较高频率(WT1*010:OR=6.13,95%CI:3.5~10.75,PC<0.000;WT1*012:OR=2.06,95%CI:1.23~1.44,PC<0.051)。WT1*A5的STR基因频率检测量到明显增多(OR=1.62,95%CI:1.18~2.23,PC<0.05)。基因型频率检测到WT1*010/010的频率明显增多(OR=6.28,95%CI:1.81~21.76,PC<0.05)。结论:WT1等位基因在MM患者中具有高度多态性,WT1*010/010纯合子是MM的易感基因型,这表明MM的发生发展与WT1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李静王立立杨涛温丽肖华李晓红张倩倩李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易感
缬沙坦氢氯噻嗪时间治疗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时间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的影响。方法纳入74例1-2级新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起给药组、睡前服药组,分别于晨起或睡前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缬沙坦80mg及氢氯噻嗪12.5mg)。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及NT-pro BNP的检测。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全天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fe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早期心室充盈峰值速度与晚期心室充盈峰值速度比值(E/A)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NTpro BN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血压、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前服用组其余超声心动图参数优和NT-pro BNP于晨起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较晨起服药可更为有效改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
张倩辉王立立张志梅党懿
关键词:氢氯噻嗪高血压非杓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