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东
- 作品数:108 被引量:1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战争环境下的秦民众心态变迁
- 2022年
- 长期的战争环境造就了秦人特殊的性格与心态。秦立国前,依靠战争获取生存空间,并赢得中原中央政权的器重,使秦人具有了崇武尚战的性格。商鞅变法,确立斩首计功的军功爵制,造就了秦人的乐战心理。秦兼并六国,新征服地区的民众开始对秦制取观望态度,后因秦严酷与残暴的统治而最终走向反抗之路。秦统一天下后,继续对民众无度地盘剥与压榨,造成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局面,也激发了民众的普遍反抗心理,导致了秦朝骤兴暴亡的局面。
- 王绍东
- 关键词:民众心理
- 再论秦直道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被引量:4
- 2020年
- 对于昭君出塞的路线,由于原始文献缺载,学者们在研究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西线秦直道说和中线通塞中路说。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呼韩邪单于第一次入汉朝拜往返秦直道的可能性最大。遵循中国史书撰写"常事不书"的原则,第二次出入汉庭及第三次偕昭君出塞的路线没有发生变化,故不再详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复株累单于派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到汉朝奉献朝拜,返程所经的"蒲反"之路,是他图谋降汉的反常之举,并不能反推昭君出塞走的是通塞中路。所谓昭君出塞走秦直道更为迂回曲折,环境更加恶劣,安全难以保障,而走通塞中路气候温润适宜等说辞带有相当的主观想象成分。民间传说的产生更多表现的是人们心灵的期冀与情感的表达,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秦直道仍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
- 王绍东
- 关键词:昭君出塞秦直道
- 战国秦汉时期的北方长城对游牧民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对于长城,学者们多站在农耕民族和中原王朝的角度加以认识和评价。实际上,长城的修筑,不仅影响了农耕民族,而且对北方游牧民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城的建造,促进了北方民族专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大,加速了草原游牧帝国的形成,同时也减弱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化解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从总体上看,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与斗争中,长城起到了限制和弱化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作用。
- 王绍东
- 关键词:战国秦汉匈奴
- 从“闻匈奴中乐”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
-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烈碰撞交融时期,在以中原王朝统治者为主形成的秦汉史籍中,充满了对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的歧视、轻视、仇视和偏见,认为游牧民族野蛮、落后,尚未进化到文明阶段,无法与从事农业的中原汉
- 王绍东
- 文献传递
-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文明与野蛮”之辨——从昭君形象的悲剧化色彩说起被引量:1
- 2013年
- 昭君出塞,从自身来说,使她摆脱了冷寂的后宫,追求到了个人的自由与幸福;从民族来说,加强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匈奴民族的友好关系,推进了民族间的融汇与和解;从国家层面来说,消弭了劳民伤财的战争,换来了和平发展的局面;从历史影响来说,使昭君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转变为名垂青史、人人颂扬的和平使者。这样说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昭君出塞都是值得赞扬、值得称颂的。但是,
- 王绍东
- 关键词:悲剧文明游牧农耕民族
- 经济视角下匈奴族社会风俗审视
- 2018年
-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曾对匈奴族的社会风俗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匈奴族社会风俗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经济与环境原因。迁徙移动是游牧生产的重要方式,依靠羊、马、牛等草食动物的移动性安排生产生活,构成了匈奴社会风俗的基本特点。产品的单一性与不易贮存性,使匈奴人对农耕民族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不能保证正常的贸易与交流,他们往往会通过战争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农产品。匈奴人的聚会、祭祀风俗也受到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游牧生态因素的影响。
- 王绍东
- 关键词:匈奴族社会风俗
- 秦亡于二世的历史文化因素考察被引量:8
- 2003年
- 秦亡于二世,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秦帝国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和秦始皇专横暴虐的高压政策,是沙丘政变这一偶然事件的必然因素。法家文化的培植和浇灌养成了秦二世自私暴虐的性格;所受教育,使他局限于法家学说的圈子之中,无法改变秦朝残暴严酷的统治政策;用人的失误,为赵高篡权创造了便利。法家思想与文化的缺陷,是造成秦亡于二世的深层次原因。
- 王绍东孙志敏
- 关键词:秦王朝秦二世灭亡专制主义历史文化
- 论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多元文化类型被引量:1
- 2009年
- 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 王绍东
- 关键词:秦汉多元文化
- 论统一后秦吏治败坏的原因及与秦朝速亡之关系被引量:6
- 2007年
- 良好的吏治曾经成为秦国最终胜出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然而,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君道的败坏、薄俸厚罚的官吏政策与追求享乐之风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吏治的迅速败坏。这给秦朝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使官吏丧失了对秦政权的信心,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了反秦起义的队伍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步伐。
- 王绍东
- 关键词:秦朝吏治灭亡
- 一部匠心独运、别开生面、雅俗共赏的通史新著——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读后
- 2018年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自司马迁以来,撰述中国通史,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进程,就成为众多历史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近代以来,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大量涌现,不仅中国的历史学家把修撰通史作为史学著述的标志性成果,众多海外学者也参与其中。这些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 王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