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昱
- 作品数:55 被引量:2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术中CT在脑血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术中CT在脑血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8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8例。在手术前后行CT灌注成像(PCT)及CT血管造影(CTA)扫描,根据PCT及CTA情况,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术中扫描总时间19~21min。共行PCT77次、CTA36次,图像质量良好109次(96.46%),差4次。11例颈动脉狭窄,PCT提示rCBF、rCBV增加,rTTP缩短;CTA提示狭窄消失。25例动脉瘤共处理28个动脉瘤,1例脑灌注异常,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恢复。CT平扫均未见颅内出血。术后随访3—8个月,恢复良好37例(97.4%)、中残1例。结论术中CT是一种安全、操作简单、成像时间短、能提供高质量图像的技术。术中CT有助于及时发现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残留、载瘤动脉及穿支动脉闭塞,是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中一种新型辅助技术。
- 孙正辉彭定伟武琛许百男薛哲王芙昱步啸董天翔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外科手术术中CT
- 无明显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分析
- 目的探讨影像学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术在神经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无明显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的特点。方法安装CRW立体定向框架,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或MRI薄层扫描技术,对近3...
- 潘隆盛尚爱加张远征凌至培王芙昱张月高苏辉许百男
- 文献传递
- 基底动脉干巨大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背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状态可以治疗不可夹闭的基底动脉干巨大动脉瘤。本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基底动脉干巨大动脉瘤计算机模型并研究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用MIMICS;ANSYS和CFX软件建立基底动脉干动脉瘤三维数...
- 武琛许百男孙正辉姜金利王芙昱刘磊周定标
- 关键词:巨大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
- 文献传递
- 手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手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手术直接夹闭或动脉瘤孤立+旁路移植手术。术中分别在动脉瘤夹闭前及夹闭后应用术中微血管多普勒对动脉瘤及邻近血管进行血流速度的检测,以及在动脉瘤孤立后进行移植血管和吻合血管血流的检测。结果巨大动脉瘤内血流的多普勒波谱主要表现为4种:无波形;间断不连续波形;双向波形;单向波形,但速度均小于载瘤动脉的速度。5例直接塑形夹闭动脉瘤中,其中2例在夹闭后证实有载瘤动脉或邻近血管的狭窄。7例旁路移植手术中,多普勒检测移植血管均通畅。1例单纯孤立术夹闭后检测瘤内无血流。结论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中,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监测技术。
- 王芙昱许百男姜燕孙正辉姜金利刘磊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多普勒血流速度手术中
- 复杂大脑中动脉瘤个性化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总结个性化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0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 - 58岁,平均43岁.6例为巨大动脉瘤(最大径>2.5 em),7例为宽颈,3例为梭形,2例有穿支起自瘤颈,6例有重要的分支起自瘤体,2例为介入栓塞后复发的动脉瘤.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制定个性化手术策略.常规采用额颞入路,术中常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多普勒血流探测、荧光素血管造影等辅助设备进行监测.术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判断动脉瘤夹闭和架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20例动脉瘤中,7例行多动脉瘤夹组合夹闭,同时载瘤动脉夹闭重建;3例大脑中动脉第一段动脉瘤行动脉瘤近端阻断-颅内外血管高流量架桥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低流量架桥;1例行动脉瘤切除-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低流量架桥-分支血管侧侧吻合术;2例行动脉瘤切除-远近端吻合术;1例行动脉瘤切除-远近端吻合-豆纹动脉再植术;3例行单侧入路夹闭双侧大脑中动脉瘤;1例行单纯动脉瘤孤立术.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5分19例(良好),1分1例(术后1周死于心肌梗死).19例存活患者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期间无再次出血,均复查DSA或CTA,其中14例动脉瘤完全消失,2例有残颈.结论 有经验医师采用个性化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血管重建技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 孙正辉武琛王芙昱薛哲许百男周定标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重建术
- 前床突切除处理床突旁动脉瘤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前床突切除处理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25例采用前床突切除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中,男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4岁.6例为多发动脉瘤.8例动脉瘤破裂,17例动脉瘤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大小:6个小于5 mm,13个位于5~15 mm,6个大于15 mm.所有患者均行翼点入路硬膜下磨除前床突,9例动脉瘤直接夹闭,16例行动脉瘤夹闭塑形.随访中复查脑血管造影(DSA)并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DSA提示2例留有残颈,2例载瘤动脉狭窄.所有患者随访1 ~51个月(平均22.5个月),10例预后好(GOS 5分),13例轻度残疾(GOS 4分),2例重度残疾(GOS 3分).结论 磨除前床突,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分离出床突段颈内动脉,能为显露和夹闭动脉瘤提供更好的术野,提高手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 束旭俊孙正辉武琛王芙昱薛哲许百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眼动脉
- 脑磁图与功能核磁融合显微镜下导航的功能区致病灶切除
- 潘隆盛凌至培陈晓雷王芙昱王鹏张远征许百男
- 基于CT的脑动脉瘤三维重建的有限元模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建立脑动脉瘤三维重建的有限元模型,为临床脑动脉瘤破裂力学机制分析提供基础。方法依据临床脑动脉瘤患者CT数据,结合MIMICS 8.1数字化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构造脑动脉瘤的实体结构,最后导入ANSYS有限元通用软件完成脑动脉瘤的有限元建模与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临床上适用于脑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结论模型具有数字化、个性化特征,可用于脑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性能计算,分析临床脑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的破裂机制。
- 王伟华张小军王芙昱刘磊李晓阳
- 关键词:脑动脉瘤CT有限元模型三维重建
- 术中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颅内复杂动脉瘤主要是指因生长部位、生长方式、瘤颈宽度以及瘤体大小等特殊原因而导致外科手术治疗带来困难的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动脉瘤的复杂性,其仍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
- 彭定伟武琛王芙昱薛哲许百男孙正辉
- 关键词:颅内复杂动脉瘤CT灌注成像手术中显微外科
- 个体化颅内动脉瘤三维刚性数值模型的壁剪切力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个体化颅内动脉瘤的三维刚性模型的壁剪切力分布。方法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CT血管成像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应用ANSYS和CFX软件进行三维刚性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与动脉瘤生长和破裂相关的壁剪切力。结果个体化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刚性模型,可以直观地模拟动脉瘤壁剪切力的变化过程。血流直接冲击瘤颈区域为高剪切力区(>3 Pa),最高处达7.92 Pa;在冲击瘤颈后,血流开始减速区域为中剪切力区(1.5~3 Pa),低剪切力区(0.5~1.4 Pa)主要为血流减速后流经区域,极低剪切力区(<0.5 Pa)主要为瘤顶区,最低处为0.07 Pa。在1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壁剪切力与血流速度的变化较一致。结论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模型可形象地分析动脉瘤壁的剪切力情况,可能为进一步分析动脉瘤的发生、生长及破裂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 王芙昱许百男刘磊张小军姜燕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剪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