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 2篇首发症状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梗死
  • 2篇供血
  • 2篇复习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区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型心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王钦
  • 3篇董继宏
  • 3篇汪昕
  • 3篇林豪杰
  • 2篇奚剑英
  • 2篇卢家红
  • 2篇李威
  • 2篇陈伟
  • 1篇陈婕
  • 1篇张宇浩
  • 1篇方晶
  • 1篇张雪皎
  • 1篇陈晨
  • 1篇马昱
  • 1篇王伟光
  • 1篇程志祥
  • 1篇董幼镕
  • 1篇毛悦时
  • 1篇黄莹
  • 1篇刘骏桢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及MRI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22例确诊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量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本组22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以胼胝体(16例)、额叶内侧面(16例)受累最多。肢体乏力(20例)为最常见症状,其中以下肢为重的偏瘫(7例)和单肢瘫(4例)最常见,其他临床表现包括意志减退/淡漠(12例)、排尿障碍(10例)、感觉减退(7例)、失语(3例)等。12例完善MMSE或MoCA量表患者中有8例存在认知功能缺损。结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应加强鉴别诊断。
王钦陈伟林豪杰李威汪昕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影像学
Danon病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最早在1981年报道,在2000年确定其致病基因为溶酶体膜蛋白2 (LAMP-2)基因.Danon病以男性多见,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能障碍为其典型三联征.Danon病在国内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无明显智能障碍的Danon病患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遗传学特征.
杨钊奚剑英王钦韩荣董继宏卢家红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X连锁显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遗传学特征溶酶体膜蛋白2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诊断POEMS综合征中的作用(附2例报告)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诊断POEMS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结合2例疑诊POEM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VEGF检测对POEMS综合征诊断的作用。结果 POEMS综合征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并不少见,在不合并其他系统损害的相关症状体征时,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难以鉴别。POEMS患者VEGF水平明显升高,能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用于鉴别诊断。但是寻找克隆性浆细胞疾病或Castleman病更是诊断的核心依据。结论血清VEGF水平升高在POEMS综合征患者中常见,是主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评估疾病活动性的有效指标。
季丽莉王钦张雪皎陈晨程志祥王伟光董继宏刘澎
关键词:POEMS综合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以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为表现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个案报告及文献复习,企盼提高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以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为主要表现的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的增长、增粗及扭曲为主要特点的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除了脑干缺血或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压迫所引起的症状以及脑积水以外,还包括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VBD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抗凝治疗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但有出血风险。结论:以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为主要表现的VBD易被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注意提高对VBD的认识。
黄纯臣王钦马昱毛悦时刘骏桢张宇浩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吞咽困难
临床诊断眼咽远端型肌病1例及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眼咽远端型肌病(OPDM)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报道1例临床疑似OPD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对患者及其亲属共3名行多聚腺嘌呤结合蛋白核1(pabpn1)基因突变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病例予以比较。结果:患者24岁起病,表现双侧眼外肌麻痹、声音嘶哑。肌肉病理显示个别肌纤维萎缩为主的肌源性损害,pabpn1基因检测无异常GCG重复序列扩增。结论:OPDM起病早,早期仅表现眼外肌及咽喉肌群麻痹,pabpn1基因GCG重复序列无异常扩增。
王钦金莉蓉董继宏奚剑英卢家红
关键词:镶边空泡
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他汀类药物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尽管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尚未证实血胆固醇水平与卒中的联系,但在针对高危(主要是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压)和高龄人群的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已被肯定。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良好,不会增加脑出血风险。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待于强化降低胆固醇水平卒中预防研究(SPARCL)的证实。
王钦林豪杰汪昕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高胆固醇血症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供血区分布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病灶供血区分布特征。方法:对26例经MRI确诊、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分为2种临床类型:①稳定型: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19/26例,73.1%);②进展型:以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为首发症状,起病2d后伴有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7/26例,26.9%)。梗死病灶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16/26例,61.5%)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区(6/26例,23.1%)及小脑上动脉区(2/26例,7.7%)。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受累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呈良性病程,但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和体征。
陈伟王钦黄莹方晶翟宇董幼镕汪昕李威
关键词:眩晕小脑梗死影像学
Wilson病表现为肝脏占位1例分析
2007年
王钦林豪杰刘剑英陈婕
关键词:WILSON病肝脏占位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延误诊治手术探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