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银娣

作品数:92 被引量:1,148H指数:19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经济管理
  • 21篇建筑科学
  • 18篇历史地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3篇传统村落
  • 43篇村落
  • 32篇旅游
  • 30篇人居
  • 29篇人居环境
  • 14篇乡村
  • 9篇文化
  • 7篇农户
  • 6篇生态
  • 6篇乡村旅游
  • 6篇景区
  • 5篇意愿
  • 5篇驱动型
  • 5篇乡村人居环境
  • 5篇景观
  • 5篇城市
  • 5篇城镇化
  • 4篇新型城镇化
  • 4篇欠发达
  • 4篇欠发达地区

机构

  • 87篇衡阳师范学院
  • 14篇长沙学院
  • 6篇安徽大学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安徽城市管理...
  • 1篇湖南省建筑设...

作者

  • 91篇窦银娣
  • 84篇李伯华
  • 26篇刘沛林
  • 3篇彭姗姗
  • 3篇刘一曼
  • 2篇刘云鹏
  • 2篇章尚正
  • 2篇陈容
  • 2篇刘艳
  • 2篇杨森
  • 1篇宾玉洁
  • 1篇廖柳文
  • 1篇杨振
  • 1篇王鹏
  • 1篇田亚平
  • 1篇张安录
  • 1篇张灿强
  • 1篇邢彩英
  • 1篇刘灿
  • 1篇胡凯玲

传媒

  • 11篇衡阳师范学院...
  • 9篇资源开发与市...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经济地理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华中建筑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市场论坛
  • 2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3篇2024
  • 12篇2023
  • 1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城市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
运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3-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从整体态势来看,2000-2013年各市城市人居环境与新型...
窦银娣刘一曼李伯华刘沛林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协调度
转型期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微观机制——以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为例被引量:29
2012年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欠发达地区为地理单元,以红安县二程镇8个村100户问卷和访谈调查为基础资料,探讨了转型期特定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和微观机制。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主要体现在:乡村聚落的空心化和边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的更新等方面。从微观的视野来看,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实质上是农户空间行为作用的外在表现。不同类型的农户空间行为对乡村人居环境的作用方式不同,影响效果也不同,但其综合效应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功能影响较大。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
聚落“双修”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旅游空间再生产研究——以坪坦村为例
2024年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逐渐面临文化生态系统失衡等困境。为了探究传统村落旅游空间再生产的机制问题,基于聚落“双修”视角,结合旅游空间生产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以湖南省坪坦村为例进行再生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对旅游空间生产和聚落“双修”进行了理论结合,两者虽具有现实导向的局部冲突性,但因二者具有多元耦合性,聚落双修可为实现旅游空间再生产提供更为动态和整体性的理论指导。(2)对坪坦村进行了聚落“双修”视角下旅游三元空间建构,从物质景观、文化符号和生活体验三方面给予空间分析并归纳现状发展问题。(3)结合聚落“双修”和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对坪坦村提出了文化导向、肌理重塑等修复与修补路径。以期对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生产模式提供借鉴和指导,实现传统村落旅游物质、非物质空间的重塑发展。
李伯华闫鲁仪窦银娣
关键词:传统村落
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被引量:29
2012年
气候变化越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战略逐步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现实选择,碳足迹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本文以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是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从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南岳旅游景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分别累计产生了45.5%和145.8%的碳增量,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碳排放的有效因子,分别累计实现了73.8%和17.6%的碳减排。因此,应重视旅游景区交通工具的低碳宣传和合理选择,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营机制。
李伯华刘云鹏窦银娣
关键词:生命周期碳足迹旅游风景区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被引量:70
2022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着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对其进行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有机更新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特征,辨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认知,进而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问题困境归类为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提出以三生空间为空间载体、景观基因为文化核心、社会场域为基础脉络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②以更新优化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为着力点,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物质-文化-社会”三维路径机制,包括物质空间更新:主导功能优化与三生空间重塑;文化空间更新:隐性基因修复与显性基因修补;社会空间更新:关系网络织补与社会秩序重构。以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多维度优化-多目标统筹”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与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提供科学参考与实践借鉴。
李伯华杨馥端窦银娣
关键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秩序修复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空间逐渐丧失了应有的“秩序”与“活力”,研究基于有机更新视角,探索了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空间秩序修复路径。结果发现:张谷英村空间秩序失序体现在宏观空间格局秩序受损、中观建筑肌理秩序异化、微观建筑功能秩序滞后3个方面。进一步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整体互联、分级保护、微创更新的原则,从村域格局修复、建筑肌理调适、现代功能植入3个方面探索了张谷英村空间秩序修复。其中,村域格局修复强调了恢复外部生态格局和规范内部主体行为的有机结合;建筑肌理调适强调了继承性保护和更新性改造的有机统一;现代功能植入明确了置换落后功能和拓展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
李伯华龙翔宇窦银娣
关键词: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基本逻辑:一个分析框架被引量:13
2022年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论文基于有机更新理论,从更新目标、对象、主体、空间、时序和方式等角度,系统梳理了传统村落有机更新的基本逻辑。研究认为:①有机更新目标是致力于解决功能需求与秩序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局部和整体、当前和未来、功能需求和文化传承的辩证统一;②有机更新对象即有机秩序和传统功能,其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是有机秩序修复的关键落脚点,点域功能和面域功能是传统功能转型的重要发力点;③有机更新主体是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更新共同体,主要包括村民、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④有机更新空间是基于更新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圈层式空间结构;⑤有机更新时序遵循着远期的更新干预强度循环规律,近期的串并联渐进式更新流程;⑥有机更新方式强调了从精准判定、精准修复和精准施策等3个步骤出发,构建具体实施路径。论文进一步从“战略目标层—实体认知层—有机策略层”视角,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分析框架,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李伯华李伯华杨馥端窦银娣
关键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基本逻辑
社会关系网络变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湖北省长岗村为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本文从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变迁角度重新审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问题,提出治理农村贫困不应仅仅以某一固定的贫困线作为依据,而应以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为目标,消除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断裂和重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冲击。
李伯华窦银娣杨振田亚平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农户贫困脆弱性
社区增权视角下文化遗产地治理路径优化--以惹巴拉村寨为例被引量:11
2022年
以湖南省龙山县惹巴拉村寨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基于社区增权视角,优化文化遗产地治理路径。结果发现:1)文化遗产地社区失权体现在经济失权、心理失权、社会失权及政治失权4个方面。2)文化遗产地通过权力合作、权力共有及权力激励等社区赋权方式再分配资源、权益及资本。3)权力共有路径下,强化政策透明度和社区话语权,有助于社区主体参与治理;权力合作路径下,扩充资源分配渠道、强化主体合作关系,有助于社区治理渠道扩展;权力激励路径下,规范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及监管方式,有助于社区治理政策细化。文章借助“社区增权”理论,将旅游引发的“社区失权”改进为“社区增权”,补充完善文化遗产地治理研究,可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地的治理提供参考。
陈新新李伯华窦银娣窦银娣刘沛林
关键词:文化遗产地乡村治理社区参与
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以南岳衡山为例被引量:31
2012年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风景区内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结果表明:①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②从阶段构成来看,公路和索道旅游交通系统运营使用阶段碳足迹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所占比率分别为79%和96%.而人行道旅游交通系统中建造施工和运营后期阶段能源消耗比较大;③从来源构成来看,在使用期内公路旅游交通的碳足迹比重最大,约占碳足迹总量的71%,其次是索道旅游交通占27%,人行道旅游交通仅占2%。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旅游风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目标,为旅游风景区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窦银娣刘云鹏李伯华刘沛林
关键词:生命周期碳足迹旅游风景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