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兵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分泌
  • 5篇胰岛素分泌细...
  • 4篇胚胎
  • 4篇干细胞
  • 3篇胚胎干细胞
  • 2篇银杏内酯
  • 2篇银杏内酯B
  • 2篇神经细胞
  • 2篇内酯
  • 2篇活性
  • 1篇低血清
  • 1篇新生大鼠
  • 1篇血清
  • 1篇疫苗
  • 1篇再灌损伤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缪兵
  • 7篇刘星霞
  • 6篇李府
  • 6篇沈柏均
  • 5篇马秀峰
  • 5篇时庆
  • 2篇刘克敬
  • 2篇侯怀水
  • 1篇谢冬萍
  • 1篇高建新
  • 1篇陈连璧
  • 1篇周玉琴
  • 1篇李伯勤
  • 1篇刘亚君
  • 1篇许复郁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缺血预处理经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该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该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IPC+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细胞色素C的释放明显少于IR组(P均<0.001)。结论:IPC可经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刘亚君刘克敬谢冬萍许复郁缪兵陈连璧
关键词:细胞色素C缺血预处理海马神经元脑缺血再灌损伤
银杏内酯B对神经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银杏内酯 B对低血清培养体系中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生 Wiste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别培养在含 10 %小牛血清 (对照组 )、5 %小牛血清 (低血清组 )、5 %小牛血清 +0 .1mg/ L银杏内酯 B(0 .1mg/ L 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mg/ L 银杏内酯 B(1mg/ L 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0 m g/ L银杏内酯 B(10 m g/ L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40 m g/ L银杏内酯 B(4 0 mg/ L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0 0 m g/ L 银杏内酯 B(10 0 m g/ L 银杏内酯组 )的 DMEM培养液中 ,通过 MTT比色法 ,分别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活性。结果 培养第 2、5、8天与对照组比较 ,低血清组、0 .1m g/ L 和 1mg/ L 银杏内酯组神经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 ;与低血清组比较 ,0 .1m g/ L和 1m g/ L银杏内酯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改变 ;而 10 m g/ L、4 0 m g/ L和10 0 mg/ L 银杏内酯组细胞的活性均明显升高。结论 银杏内酯 B在 10~ 10 0 m g/ L 浓度范围内 ,能增强 5 %小牛血清体系中的神经细胞活性。
缪兵高建新刘星霞李府刘克敬周玉琴
关键词:银杏内酯B神经细胞活性低血清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条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ES-D3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ES-D3细胞培养于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液中,隔天换液,2周后,用DTZ染色、ELIS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鉴定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所分泌的胰岛素。结果:ES-D3细胞在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滋养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呈悬浮生长,并于第4天形成拟胚体,加入促分化因子bFGF可使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在培养基中自我组装形成三维立体细胞簇。诱导第17天,DTZ染色发现大量被染成暗红色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亦证实了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存在;同时,用ELISA法检测到胰岛素分泌。随着诱导天数增加,DTZ染色阳性细胞数及胰岛素含量均增加。结论:胚胎干细胞ES-D3在无血清含bFGF培养基中能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刘星霞沈柏均李府缪兵时庆侯怀水
关键词:干细胞胚胎分泌细胞胰岛素
ES细胞-D_3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胰岛素降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ES细胞-D3来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泌的胰岛素的降糖活性及IPCs移植对糖尿病(DM)鼠的降糖作用。方法:ES细胞-D3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诱导液进行诱导分化,使其分化为IPCs。于诱导的第21天,用ELISA法检测IPCs受高糖刺激2h后所分泌的胰岛素,同时将分泌的胰岛素静脉注射给小鼠,观察受鼠血糖的变化;将诱生的IPCs移植给链脲菌素(STZ)诱导的DM小鼠,观察受鼠血糖水平的改变。结果:ES细胞-D3体外诱导生成的IPCs所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且IPCs经两次移植给DM小鼠后第5天,血糖水平较移植前显著降低(P<0.05),第2次移植后第15天,受鼠血糖水平反弹到与移植前没有差别。结论:小鼠ES细胞-D3诱导生成的IPCs能够分泌有活性的胰岛素,且在一段时间内可显著降低DM受鼠的血糖。
刘星霞缪兵李府马秀峰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干细胞胚胎
胚胎干细胞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2005年
刘星霞李伯勤缪兵马秀峰李府沈柏均
关键词: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对糖尿病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皮下移植对糖尿病(DM)模型小鼠的血糖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方法:首先,将ES-D3细胞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诱导培养液使其进行分化;其次,采用STZ(剂量:2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备DM模型;最后,将诱导21 d的IPCs行肩胛部皮下移植给DM小鼠,观察小鼠血糖及一般状况的变化. 结果:ES-D3诱导生成的IPCs在培养基中自我组装形成三维立体细胞簇,可被DTZ染成洋红色.诱导生成的IPCs经两次移植给DM小鼠后5 d,受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一般状况有所改善,但小鼠的血糖未能降至正常水平;第2 次移植后15 d,血糖水平反弹到与移植前没有差别。结论:ES-D3诱导生成的IPCs皮下移植给DM小鼠,能在一段时间内显著降低受鼠的血糖水平,改善一般状况,对DM小鼠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刘星霞缪兵李府马秀峰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DM皮下移植胰岛素分泌细胞
胚胎干细胞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及其所分泌的胰岛素的活性. 方法:将ES-D3细胞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 的DMEM液进行诱导,隔天换液,21 d后,采用DTZ 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等方法检测胰岛素的生成与分泌情况;用RT-PCR法检测PDX-1、Insulin1、Insulin2和Glut2等胰岛素分泌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生成的IPCs所分泌的胰岛素的降糖活性. 结果:在诱导21 d,DTZ染色法观察到被DTZ染成洋红色的IP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诱导体系中有胰岛素特异性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群;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IPCs受高糖刺激后分泌胰岛素,动物实验证明所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RT-PCR法检测到有Insulin2和PDX-1 mRNA 的表达,Insulin 1呈弱表达,Glut2不表达. 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IPCs能够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而且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
刘星霞缪兵李府马秀峰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细胞RT-PCR法胚胎干细胞小鼠胚胎PDX-1
银杏内酯B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和促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工作利用正常血清和低血清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体外培养两种实验模型,以细胞活性和形态学生长状况为指标,进一步观察了银杏内酯B对正常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促生长作用和对低血清造成的营养不良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1...
缪兵
关键词:神经细胞银杏内酯B促生长作用神经损伤
文献传递
非特异性T细胞疫苗对空肠弯曲菌诱导的SLE样综合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T细胞疫苗(TCV)对空肠弯曲菌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综合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醛化空肠弯曲菌CF-1株辅以佐剂诱导近交系BALB/c小鼠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病理模型,然后用非特异性TCV对该病理模型进行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抗空肠弯曲菌CF-1外膜蛋白(CF-OMP)抗体水平,并检测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损。结果①非特异性TCV一方面使模型鼠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另一方面却使血清抗CF-OMP抗体水平一定程度的降低;②非特异性TCV明显抑制CF-1模型鼠对空肠弯曲菌特异性的DTH反应;③非特异性TCV能部分减轻模型鼠的肾脏病损。结论非特异性TCV对模型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刘星霞缪兵马秀峰时庆侯怀水沈柏均
关键词:非特异性空肠弯曲菌T细胞疫苗SLE小鼠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