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沙

作品数:4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麻醉
  • 21篇心脏
  • 16篇动脉
  • 16篇麻醉处理
  • 15篇手术
  • 9篇外循环
  • 8篇体外循环
  • 7篇心肌
  • 6篇先天性
  • 6篇先天性心脏
  • 6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麻醉管理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瓣膜
  • 5篇心脏瓣膜
  • 5篇心脏病
  • 5篇心脏手术
  • 5篇主动脉
  • 5篇先天

机构

  • 3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心血管...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43篇罗沙
  • 11篇王晟
  • 10篇王文贤
  • 8篇郑少忆
  • 7篇郭晓纲
  • 6篇吴若彬
  • 6篇曾庆诗
  • 5篇肖学钧
  • 5篇梁杰贤
  • 5篇熊卫萍
  • 5篇雷迁
  • 5篇宋兴荣
  • 5篇章晓华
  • 5篇谢斌
  • 5篇郭惠明
  • 4篇张晓慎
  • 4篇黄卫
  • 4篇张镜芳
  • 4篇陈满云
  • 4篇范瑞新

传媒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广东医学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华西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
2001年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 18例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1例 ,合并二尖瓣替换 8例、主动脉瓣替换 6例、MVR +AVR 4例。结果 :除 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外 ,其余均恢复良好 ,说明只要处理得当 ,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麻醉可以达到平稳、安全的效果。
罗沙陈满云陈志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麻醉心脏瓣膜替换术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
Fontan手术的麻醉处理
2004年
【目的】分析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姑息性手术--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围麻醉期的处理。【方法】2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1~15岁,体质量8.5~38kg。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麻醉诱导按小儿常规,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及吸入低浓度异氟醚。体外循环后吸入高浓度氧气,过度通气,控制低气道压力,低肺血管阻力及低左房压、较高水平的右房压;同时用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等综合处理维持心输出量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过程平稳,4例病人由于严重低心排、心肺功能衰竭于术后5h~7d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68d。【结论】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心病的一种功能矫正性手术,麻醉处理中于体外循环后使肺血流达到最大、维持低状态的肺血管阻力、低水平的左房压和较高水平的右房压是成功的关键。
王文贤黄卫罗沙张永勤
关键词:FONTAN手术麻醉处理肺血管阻力左房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正性
磷酸肌酸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exogenous creatine phosphate,ECP)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患者心肌保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体外循环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ECP组各45例,观察两组自动复跳情况,术后1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血清肌酸激酸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ECP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vs.68%,P<0.05)。手术结束后1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ECP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38%,P<0.05)。在开放升主动脉10 min、手术结束、术后6 h、术后12 h,ECP组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浓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前的ECP组心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L.min-1.m-2 vs.(1.6±0.5)L.min-1.m-2,P<0.05],切皮前ECP组的体循环阻力指数和肺循环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21.0±841.9)dyne.s-1.cm-5.m-2 vs.(3 315.0±978.0)dyne.s-1.cm-5.m-2,P<0.05;(188.5±57.0)dyne.s-1.cm-5.m-2 vs.(238.3±90.2)dyne.s-1.cm-5.m-2,P<0.05]。结论 EPC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有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和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郭晓纲彭东王晟罗沙庄建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体外循环心肌磷酸肌酸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0)。采集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6、24 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术后6、24 h PaO2/FiO2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但是组间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24 h PaO2/FiO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肺保护方法。
雷迁曾庆诗罗沙张晓慎谢斌朱平罗智超郭惠明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肺保护心脏手术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道)
2004年
目的 总结 5例心脏移植经验 ,探讨心脏移植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998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2月施行5例原位心脏移植 ,5例均为心肌病 ,其中 3例为扩张型 ,2例为限制型 ,手术方法采用标准法 4例、双腔静脉法 1例 ,供心平均冷缺血时间为 (16 5 .6± 2 6 3)min ,术后定期行心内膜活检 ,使用 4联免疫抑制剂。结果 第 1例存活 5d ,死于低心排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的并发症 ,第 4例存活 18月 ,死于中———重度的急、慢性并存的排斥反应 ,余 3例至今存活 ,至今存活时间分别为 5年 8个月、4年 5个月、6月。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充分的术前准备 ,良好的心肌保护 ,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 ,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长期生存病例需注意慢性排斥反应。
吴若彬张镜芳林曙光肖学钧杨小慧陈纪言郑少忆范瑞新卢聪陈伟达罗沙黄克力
关键词: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心肌病排斥反应手术方法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前用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前给药的效果。方法心肺转流(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于麻醉前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3mg/kg(A组)、0.04mg/kg(B组)、0.05mg/kg(C组)和阿托品0.02mg/kg(D组),观察记录用药前、后不同时点的唾液分泌量、心率、血压及气道峰压等的变化。结果用药后5、30min及术毕时的唾液分泌量四组均较用药前5min明显减少(P〈0.05);B、C、D组明显少于A组(P〈0.05);C组又明显少于B和D组(P〈0.05)。D组诱导前、诱导后3min心率明显增快,也明显快于同时点A、B、C组(P〈0.05)。A、D组停机后气道峰压较CPB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B、C组CPB前后气道峰压无变化。结论0.04~0.05mg/kg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地减少唾液分泌、降低气道阻力,而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李泉梁杰贤赵国栋王晟罗沙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全身麻醉
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吴若彬郑少忆郭惠明罗征祥张镜芳黄劲松黄克力麦明杰谢斌熊卫萍罗沙章晓华王文贤肖学钧庄建杨小慧朱卫中
该项目从1996年至2004年通过对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新技术进行临床应用系列研究,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降低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手术风险,使高龄患者获益,减少神经系...
关键词: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伤高危冠心病
乌司他丁在冠脉搭桥术中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li)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择期冠状动脉搭桥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与乌司他丁组(U 组),每组20例,U 组分两次接受 Uli90万 U,C 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_1)、开放主动脉即刻(T_2)、开放主动脉后30min(T_3)、CPB 停机4h(T_4)、术后第1天(T_5)、术后第3天(T_6)、术后第7天(T_7)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 cTN-I 浓度及 CK-MB、LDH 活性,记录心脏复跳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在 T_3-T_7时点 U 组 cTN-I 浓度明显低于 C 组(P<0.05~-0.01);在 T_5-T_6时点 CK-MB活性及 T_5、T_7时点 LDH 活性 U 组明显低于 C 组(P<0.05-0.01);U 组自动复跳率高于 C 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围 CPB 期间分两次使用乌司他丁90万 U 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罗沙王文贤陈满云李锡初
关键词:乌司他丁冠状动脉分流术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胸腔镜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雷迁曾庆诗王晟罗沙张晓慎谢斌黄焕雷郭惠明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3例行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患儿,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是123、91、75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168、230、173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SPO_2维持80% ̄85%,无术中死亡、麻醉并发症。结论平稳的复合麻醉,术中维持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动态平衡,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脑保护及各项监测,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梁杰贤宋兴荣罗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全身麻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