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峻峰 作品数:63 被引量:543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南京地区城市下垫面特征对雷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2013年 本文选取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雷暴个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耦合Noah/UCM,并采用NCEP FNL 1°×1°每日4次的全球分析场资料作为初始场及南京自动站观测数据等,对南京地区城市下垫面特征对雷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雷暴发生发展过程与该地区城市下垫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雷暴发生前期,南京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其次,城市上空的感热通量较高,结合城郊下垫面热力差异造成的城市热岛环流,加强了城区的辐合上升,为雷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抬升作用。城市下垫面扩张,使其上空边界层高度相应提升,垂直混合高度增加,有助于对流云的发展。此外,城市下垫面加强了大气低层的扰动位温,为雷暴提供了不稳定的层结条件。最后,城市地表较大的粗糙度使雷暴降水在城区低层的迎风面一侧明显增强。 徐蓉 苗峻峰 谈哲敏关键词:雷暴 数值模拟 海陆风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3年 对近20年国内外海陆风环流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海陆风日识别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根据研究中所采用资料类型的不同将识别方法分为:①应用常规资料识别,②应用大气遥感资料识别,③应用数值模拟结果间接识别。在第1种识别类型中,从影响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入手,将海陆风日识别标准归结为6项,并分别对各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后两类的讨论中主要评述了几种典型的海风日识别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高佳琦 苗峻峰 许启慧关键词:海陆风 识别方法 数值模拟 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概括分析了海风锋的雷达识别和演变特征,以及海风锋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已经在中国、美国、英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区开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海风锋观测由早期的声雷达转为电磁雷达,最后转为如今的激光雷达;识别方法主要有特定波长降水粒子散射探测、局地风廓线探测和激光雷达探测3种;海风锋在低仰角(0.5°或1.5°)基本反射率产品上表现为强度较弱且平行于海岸移动缓慢的窄带回波。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徐绍杰 苗峻峰关键词:海风锋 海陆风 雷达观测 污染天气下成都东部山地—平原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020年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9)对2016年12月7日成都东部(龙泉山)一次污染过程下的山地—平原风环流进行了模拟,旨在探讨冬季污染天气下山地—平原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特征。此外,通过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的敏感性试验探究气溶胶污染对山地—平原风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污染大气条件下成都平原地区存在显著逆温。龙泉山南北长、东西窄且高度较低,由于东、西坡辐射能量的不均匀分布和背景风的强迫,上午、凌晨和夜间均出现越山下坡风环流,上午强度较强,凌晨和夜间强度较弱。午后开始出现平原风环流,最大影响范围为山体宽度的3~4倍,17:00(当地标准时,下同)左右结束。各阶段环流在南北方向上差异较大,越山下坡风环流在南段最强,中段最弱;中、南段山体较低窄,平原风环流易被湍流掩盖,北段平原风环流最为明显。AOD减小后辐射及地表热通量均有所增加,中、南段湍流更加旺盛,边界层显著抬升且降低时间滞后,山体与平原间感热通量差异增加,北段平原风环流增强、持续时间增长。 田越 苗峻峰 赵天良关键词:山谷风 复杂地形 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时空分布特征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2012年海南岛沿海6个常规气象站、2个海岛站的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别对全年以及不同季节内近地面风速大小、风速日变化以及风向频率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全年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速约在1.8~5.7 m/s之间,其中三亚站风速最大,冬季高达6.5 m/s,大部分站点夏季风速最弱,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冬季;海南岛南部沿海风速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各站24 h风速基本呈现白天大、夜晚小的典型特征,由于所处地形、植被独特,三亚部分季节风速呈现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全年各站基本存在两个盛行风向,大部分站点近地面风向与南海季风的风向变化较为一致,夏季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各季沿海近地面风向南北部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随着季节转变,南部沿海盛行风转向最明显,东西部次之,北部则不明显. 王静 苗峻峰 冯文关键词:岛屿 复杂地形 近地面 风速 风向 江苏省50a近地面风速及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江苏省12个气象站1960-2010年逐日风速、气温等资料,对12个站点资料进行分类,采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分析江苏地区50a近地面风速的时空分布以及月循环、季节循环、年内、年际、年代际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a来风速呈下降的趋势;沿海站的风速大于内陆站的风速,但是其下降速率小;乡村站的平均风速比城市站高出0.4m/s左右,下降速率也略大;夏季海陆站、城乡站的风速差较小,冬季较大;强风天数的变化与平均风速的变化类似。 程思 陈鹏 苗峻峰关键词:气温 陆面过程参数化对宁波地区雷暴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耦合复杂程度不同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Noah、RUC)的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06年6月24日发生在宁波地区的一次典型的雷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雷暴发生前期近地面热力、动力场的特征,Noah方案的模拟较为逼真,RUC方案没有反映出下垫面覆盖的多样性以及城市下垫面的影响,城乡之间差异不明显;Noah方案模拟的雷暴启动、发展过程与观测较为一致,RUC方案较好地描述出了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阶段(3次合并过程);由于参数化所考虑的要素和物理过程存在一定差异,Noah方案在对降水的强度、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雷暴的持续时间对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的选择比较敏感,两个方案所模拟的雷暴过程持续时间不同程度地长于实际雷暴持续时间;无论是哪种下垫面覆盖类型,白天Noah方案模拟的感热通量均大于RUC方案,而Noah方案模拟的潜热通量均小于RUC方案。 汪雅 苗峻峰 谈哲敏关键词:雷暴过程 陆面过程参数化 污染天气下成都城市热岛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 V3.9对2016年7月16日成都一次污染天气下的城市热岛环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城市热岛环流的三维结构及演变特征.并通过设计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污染对城市热岛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时间17∶00城市热岛环流开始形成.随着热岛强度增强,环流增强,城乡边界处的城市风锋不断向城市中心推进.19∶00热岛环流结构最显著.21∶00环流结构被破坏,仅低层存在微弱的乡村风.在热岛环流结构最显著时刻,近地面风场由郊区向城市辐合,地面以上2.0 km处风场由城市向乡村辐散,辐散中心与辐合中心位置大致对应.此时城市风锋在城市处合并,环流的水平尺度约为城市尺度的2~2.5倍.当气溶胶光学厚度减小后,城市热岛环流尺度和强度以减小为主.特别是在热岛环流最显著时刻,低层乡村风风速减小,城市风锋最大上升速度降低,环流的水平尺度在西、南、北三个方向均减小,且高空回流高度降低.可能的影响机制是,气溶胶光学厚度减小后,净辐射通量增大,城乡地表能量通量差异增大,城市边界层高度升高.但城市边界层高度升高对城市热岛的抑制作用超过了城乡地表能量通量差异增加对城市热岛的增强作用,最终造成城市热岛减弱,环流减弱. 朱丽 苗峻峰 赵天良关键词:大气污染 气溶胶光学厚度 中国地区下垫面特征对强对流天气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12年 下垫面所具有的非均匀性特征会对强对流天气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改变边界层热力、动力过程及地气之间的热量输送与水分循环,进而改变大气的温湿结构和垂直运动来实现。该文主要介绍利用陆面模式研究下垫面特征的成果,并且讨论不同类型下垫面,包括自然形成的地表特征、植被覆盖及城市化作用等对强对流天气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中国地区,就陆面模式的模拟方法和下垫面变化时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田晨 周伟灿 苗峻峰关键词:下垫面 强对流 陆面模式 植被覆盖变化 城市化 环渤海地区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2008 年环渤海地区常规探空资料对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的低空急流属于中尺度低空急流,东北部(辽东半岛)出现低空急流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西北部,最少的是南部(山东半岛);环渤海地... 赛瀚 苗峻峰关键词:低空急流 时空分布特征 垂直风切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