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峰
- 作品数:21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桥蛋白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定位表达及其病因学意义
-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表达情况和表达部位,以了解其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选 1999年-2002年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1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者为病例组,17...
- 王自立袁海峰
- 关键词:骨桥蛋白黄韧带骨化胸椎
- 文献传递
- 脊柱结核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并且评价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年12月-2005年11月我院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9-71 岁,平均39岁。病变共累及152个椎体,单...
- 王自立乔永东丁惠强赵浩宁袁海峰陈军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病因分析
- 本文通过对14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了该病的不同病因。研究发现,本病与全身骨化性因素、脊柱的载荷改变、退变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进行临床分类。
- 王自立袁海峰丁惠强赵浩宁乔永东
- 关键词:韧带骨化临床病因
- 文献传递
-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被引量:23
- 2003年
-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后。方法分析2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的分型、治疗时间及治疗方式。27例获得随访(93.1%),随访时间1~15年(平均7年)。以X光平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愈后。结果2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分类法分型,Ⅰ型13例(占44.8%),Ⅱ型9例(占31%),Ⅲ型3例(占10%),Ⅳ型4例(占14.2%),对27例获得随访者按HHS(HarrisHipScore)功能评价标准,Ⅰ型中优为9例(占33.3%),良2例(占7.4%),可1例(占3.7%),差0例(占0%),Ⅱ型中优为0例(占0%),良2例(占7.4%),可4例(占14.9%),差2例(占7.4%),Ⅲ型中优1例(占3.7%),良0例(占0%),可1例(占3.7%),差1例(占3.7%),Ⅳ型中优0例(占0%),良2例(占7.4%),可1例(占3.7%),差1例(占3.7%),其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4例(占总例数13.7%)。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损伤机制、骨折脱位类型确定。其愈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骨折脱位类型、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
- 黄建国杨海波袁海峰李平
-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病因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14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的回顾性研究,从临床的角度探讨该病的不同病因。方法 1989年7月至2005年11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42例,手术治疗121例。从临床病因学的角度分为三大类型:(1)原发性 TOLF(组1,90例),不合并与黄韧带骨化相关的疾病,且 Ca、P、AKP 均正常;(2)全身骨化疾病性 TOLF(组2,30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6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3例,氟骨症10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1例;(3)脊柱局部病变性 TOLF(组3,22例),其中陈旧性脊柱骨折5例,脊柱结核4例,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3例。分析各组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测量胸椎、胸腰段后凸角,椎体楔变角。按 Epstein 标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 (1)组1病变类型以连续型居多(67/90,74%),以局灶型最少(4/90,5%);组2中,以连续型居多(21/30,70%),无局灶型病例,发病节数最多(平均每例6.2节);组3以局灶型多见(18/22,82%)。(2)组1下胸椎及胸腰段最多见(225/486,47%);组2中病变多累及整个胸椎,12例颈椎、腰椎同时发生 OLF;组3骨化部位与原发疾病部位相近。(3)组1 81%(73/90)胸椎曲度无异常,组2 87%(26/30)有异常,组3 82%(18/22)无异常。结论 TOLF 由不同病因引起,本研究发现与全身骨化性因素、脊柱的载荷改变、退变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进行临床分类。
- 王自立袁海峰丁惠强赵浩宁乔永东
- 关键词:黄韧带骨化病因胸椎
- 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发生特点与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特点以及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的疗效。方法1978年5月至2005年5月,手术治疗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0岁,平均47.8岁。X线片可见损伤终板后上或后下缘的骨赘、游离骨块、缺损;CT轴位片可见突向椎管的环形或块状骨化影,其内为低密度区;MRI可见脊髓受压,但无法分辨骨性终板与软骨终板。前20年的6例分别采用传统全椎板减压术、侧前方减压术、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各2例;后6年采用软骨结节切除术治疗21例、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治疗5例。结果32例中31例发生于胸腰段、1例位于Tg。共发生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7处,椎体上终板30处、下终板7处;单一椎体终板发病者27例、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同时发病者4例、跳跃性两处发病者1例。32例中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者16例,7例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发生于同一椎间、9例发生于与软骨结节上下相邻及其以远椎间。黄韧带骨化按CT分型,棘状型与结节型11例、板块型与隆突型5例。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7年,平均3.8年。按Otanni分级方法,优22例(84.6%)、良3例(11.5%)、可1例(3.9%)。结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多发于胸腰段椎体的上终板,且常常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术式。
- 王自立陈军乔永东丁惠强赵浩宁袁海峰
- 关键词:胸椎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外科
- 骨化的胸椎黄韧带中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CT值测定与骨化成熟度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胸椎骨化黄韧带的组织病理学、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与 CT 值及其对应关系,为临床间接通过 CT 值确定黄韧带骨化的病理类型、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例组23例均为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排除由 DISH 病、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等继发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按黄韧带骨化病理分型分为成熟型和非成熟型,平均年龄51岁,病程2个月~9年。对照组5例均无黄韧带骨化,为胸椎外伤行手术治疗的青年患者,平均27岁。采用 CT 测定黄韧带各个部位;SP 免疫组化法测定 BMP。结果根据病理分型,病例组有49节非成熟型和21节成熟型黄韧带骨化。病例组 CT 值(547.2±131.4)显著高于对照组(137.7±10.6)(t=6.922,P=0.000),而且成熟型骨化(702.9±17.7)显著高于非成熟型骨化(480.5±180.2)(t=5.623,P=0.000)。对照组和成熟型骨化中 BMP 均呈阴性表达,而在非成熟骨化中呈现高表达,成熟型骨化与非成熟型骨化表达有显著差异(x^2=70.000,P=0.000)。结论 CT 值与病理结果及 BMP 评价黄韧带骨化成熟度基本一致,可通过 CT 值术前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成熟度,从而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袁海峰王自立乔永东丁惠强赵浩宁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CT值
- 同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86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固定,再行前路胸膜外、腹膜外伤椎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钉杆或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86例胸腰段三柱骨折的病人治疗前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42例、D级36例,治疗后8例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C级的42例,2例恢复至D级,40例恢复至E级,36例D级全部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后,若病情充许,均佩戴胸腰段支具下地活动。结论: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患者,脊髓前方压迫骨折块突入椎管大于或等于50%、不全截瘫或合并脱位患者,均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短节段前后固定、减压、植骨(或用钛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且治疗费用偏高。
- 乔永东王自立丁惠强赵浩宁袁海峰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
- 胸腰段及腰骶部脊柱肿瘤误诊的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临床上胸腰段及腰骶部脊柱肿瘤误诊的原因 ,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7年 1月 - 2 0 0 2年 11月收治的 96例胸腰段及腰骶部脊柱肿瘤患者 ,通过分析其入院诊断 (外院诊断及门诊诊断 )、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诊断 ,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96例患者中 ,误诊 32例 ,误诊率为 33.3%。结论 在临床中如遇到胸腰背部或双下肢疼痛的患者首先要排除骨疾患 ,警惕肿瘤的可能性。临床医师应重视物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提高相关疾病的鉴别能力 ,及时发现病变 ,提高肿瘤的诊断率 。
- 乔永东于乐文王自立袁海峰金卫东
- 关键词:腰骶部脊柱肿瘤误诊
- 骨质疏松骨折与非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比较被引量:2
- 2003年
- 为探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折治疗方案 ,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 77例 ,与同部位非骨质疏松骨折患者 86例骨折原因、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骨质疏松组骨折多为轻微暴力所致 (平地跌伤 4 8 1% ,上台阶跌伤 15 6 % ) ,而非骨质疏松多为强烈暴力引起 (交通事故 4 6 5 % ,砸伤 2 6 7% ) (P <0 0 0 1) ;骨质疏松组比非骨质疏松组相同部位骨折者愈合时间长 (P <0 0 5 ) ,保守治疗的效果好 (P <0 0 5 )。提示骨质疏松骨折与非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应注重保守治疗。
- 胡卫东袁海峰于乐文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