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永海
- 作品数:41 被引量:3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Jason-1数据监测呼伦湖水位变化被引量:35
- 2005年
- 卫星测高为内陆水域水位变化的实时和连续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工具,但是这种应用受到数据点覆盖稀疏的限制.利用Jason-1 3年(2002~2004)GDRs测高数据作简单的数据编辑,并进行必要的地球物理改正,最后得到内蒙古地区呼伦湖水位变化的时间序列.呼伦湖地区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水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约0.3~0.5 m.在一般的内陆水域,水位变化主要取决于降雨量和蒸发量,所以,根据卫星测高所得的水位变化信息,可以为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与方法.
- 褚永海李建成姜卫平张燕
- 关键词:卫星测高水位变化气候变化
- 卫星测高技术在监测海啸现象中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8
- 2006年
-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通过共线平差和沿轨、垂直轨迹测高大地水准面梯度的计算,得到了海啸发生2个小时后的海面波高和海面梯度异常现象,为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监测海啸、模拟海啸现象提供了依据。
- 邢乐林李建成褚永海刘晓玲
- 关键词:卫星测高海平面海啸JASON-1
- 不同经验公式对海啸数值模拟的影响
- 2020年
- 针对不同经验公式的断层参数对海啸数值模拟影响的问题,该文选择两种断层参数的经验公式,海啸初始阶段采用Okada模型,该模型将海底地形变化直接作为水面变化进行处理,利用COMCOT海啸传播模型分别对2013年2月6日发生在所罗门群岛海域的地震海啸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DART观测站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JMA经验公式计算的断层长度、宽度和滑动量的海啸数值模拟结果更符合此次海啸的实际观测数据。研究结论对所罗门群岛及周边海域地震海啸数值模拟中断层参数的确定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 王宁王宁
- 关键词:海啸断层参数经验公式数值模拟
-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监测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位变化被引量:26
- 2007年
- 利用Envisat 1卫星的GDRs数据,根据适当的数据编辑准则,进行了必要的地球物理改正之后,研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的水位变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为长江流域水位变化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 李建成褚永海姜卫平徐新禹
- 关键词:卫星测高内陆湖泊水位变化长江流域
- 区域与全球高程基准差异的确定被引量:24
- 2017年
- 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是继全球大地测量坐标系及其参考基准统一之后,大地测量学科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本文针对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间基准差异确定的理论、方法及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物理大地测量高程系统的经典理论方法,给出了高程基准差异的定义,并推导了计算基准差异的严密公式,该公式可将高程基准差异确定的现有3种方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及了不同椭球参数对于计算基准差异的影响及量级,同时,高程异常差法还需考虑全球高程基准重力位与模型计算大地水准面位值不一致引起的零阶项改正。利用青岛原点附近152个GPS水准点数据,分别选择GRS80、WGS-84、CGCS2000参考椭球以及EGM2008、EIGEN-6C4、SGG-UGM-1模型,采用位差法和高程异常差法,确定了我国1985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差异。其中,EIGEN-6C4模型计算的我国高程基准与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异约为-23.1cm。也就是说,我国高程基准低于采用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当选取基于平均海面确定的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作为全球高程基准时,我国1985高程基准高于全球基准约21.0cm。从计算结果还可看出,当前重力场模型在青岛周边不同GPS/水准点的精度差别依然较大,这会导致选择不同数据对确定我国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基准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大,因此,若要实现厘米级精度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 李建成褚永海徐新禹
- 关键词:GPS/水准
- 卫星测高学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李建成宁津生姜卫平晁定波王正涛罗佳褚永海
- 卫星测高是随着现代计算技术和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它以卫星作为测量仪器的载体,借助于空间、电子和微波等高新技术来精密测定全球海平面。由于卫星测高能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多次重复、准确地提供海洋表面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卫星测高重力场
- 区域大地水准面确定中Stokes核函数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结合DNSC08-GRA模型中的美国近海测高重力数据,分析比较五种Stokes核函数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在测试区域,改进的核函数较球形Stokes核函数在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约3.4 cm);而各改进核函数之间差异不明显。利用GPS/水准数据进行检核发现,拟合前后的大地水准面约有1.17 m的系统差,拟合后标准差减小约7 cm。
- 傅露褚永海
- 关键词:大地水准面重力数据GPS
- ENVISAT-1卫星测高数据编辑标准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介绍了环境卫星(ENVISAT-1)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在借鉴其他卫星测高数据编辑标准和大量统计基础上,制定了ENVISAT-1卫星的数据编辑标准,包括冰标志和S波段异常的确定,并给出了各改正项合理的限值。
- 赵小阳李建成金涛勇褚永海
- 关键词:卫星测高
- 2013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 2016年
- 高程基准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其现代化的核心是用数字化高程基准模型,取代用高程控制水准网作为国家高程基准的传统模式,以及实现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海拔高,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项目针对我国高程基准现代化的需求,紧紧围绕课题的八个任务进行研究:GRACE和GOCE重力卫星数据产品的预处理、全球近海区域卫星测高数据处理、重力场调和分析理论与超高阶全球重力场模型的构建、多类重力场信息融合处理理论与高分辨率格网垂线偏差的精密确定方法、高分辨率高精度全球海面高模型的构建、我国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构建、全球高程基准与我国高程基准差的确定、陆海高程/深度基准统一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在课题实施的第一年度,完成的研究内容成果包括:确定了更适合我国的2160阶次的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初步开展了重力垂线偏差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重力异常和地形的现代重力边值问题实用解式的改进模型;基于GOCE观测数据确定了一个与国际同类模型精度相当的220阶次的卫星重力模型GOWHU01S;分析了近海测高数据的误差,制定了测高数据编辑准则;确定了2′×2′中国近海及邻海海域平均海平面高模型,精度与国际同类模型相当;采用Stokes-Helmert方法确定了2′×2′中国重力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CNGG2011),模型全国的精度为12.6 cm;在GRS80框架下,计算了与全球平均海面最佳弥合的大地水准面位常数为,为全球高程基准统一奠定了基础;对陆海高程基准统一方法开展了研究,搜集到了陆海高程/深度基准所需的验潮站等观测资料。此外,项目组成员发表了论文11篇,指导毕业研究生9人,完成年课题第一年度的研究任务与目标。
- 褚永海李姗姗徐新禹姚宜斌
- 关键词:高程基准大地水准面
- 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以2005—2006年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提出了在结合高程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ICESat海冰观测数据波形参数确定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的方法,并与目前常用的最低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低点法计算的海冰出水高度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系统性误差,并且容易受到粗差影响,而本文的方法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在最低点法中加入高程标准差限制,并与本文提出的方法结合,计算并分析了2005年至2006年6个ICESat任务期的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夏天的异常气候对于北冰洋海冰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使当年秋季的海冰出水高度大大减小,而且海冰的组成比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陈国栋李建成褚永海李大炜
- 关键词:海冰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