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林 作品数:53 被引量:597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新疆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潜在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西伯利亚蝗虫(Gomphocerus sibiric)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197个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地理分布点,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风险等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训练数据集(Training data)和验证数据集(Testing data)的AUC值分别为0.992、0.990,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很高。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分布在塔城、阿勒泰、博州、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结论】根据AUC值的评价指标,研究对西伯利亚蝗虫的预测结果是比较准确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主要集中于北疆及天山北坡一带,且适生区及高危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11%。最冷季平均温(bio11)、最冷季的平均降水量(bio19)、最干季平均温(bio9)、温度变化的方差(bio4)、年均降雨量(bio12)、最湿季平均温(bio8)和降雨量变化的方差(bio15)是影响西伯利亚蝗虫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杨会枫 郑江华 吴秀兰 穆晨 林俊 许仲林关键词:MAX 新疆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时空脱钩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新疆2007—2017年间经济生产总值、总能源消费(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及其能源消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产值和能源消费以及各地州能源消费和经济生产总值,采用脱钩模型(Tapio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总体相对较好,经济发展和能源排放与二氧化碳的脱钩状态较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好;三大产业总体上脱钩较好,第三产业脱钩最好;各工业部门在两阶段(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变化较大,但总体上脱钩较好的工业部门占大多数;各地州中在4个阶段内总体上脱钩状态逐渐变的更好。 连帅明 李宗英 许仲林关键词: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 脱钩 近20年中国阿尔泰山区冰川湖泊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5 2015年 以1992年、2002年、2013年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人工解译阿尔泰山区三期冰湖边界与类型,叠置获取由SRTM DEM派生的流域、海拔、坡向属性,分析冰湖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探讨影响该区冰湖演化的因素。研究表明:1目前该区共有冰湖1147片,总面积101.63 km2。近20年冰湖总体数量增多、面积增大。2冰川侵蚀湖与冰碛阻塞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3随着气温升高,冰川侵蚀湖水量盈亏峰值上升至更高海拔,冰碛阻塞湖变化愈不稳定。4西风环流对该区冰湖影响深远,偏西向坡面降水量充足,故偏西向冰川侵蚀湖总体变化量小,而偏西向冰碛阻塞湖则在收入持续大于支出的情况下不断扩张。5相对于中国西部其他高山高原区,该区海拔低,冰湖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各空间单元中冰湖收入与支出水量多少受气温升高与降水减少幅度的影响大。 陈晨 郑江华 刘永强 许仲林关键词:气候变化 遥感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冠对降雨截留空间模拟——以排露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2010年 林冠截留在干旱、半干旱区水量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样方尺度上的降水截留特征研究为主,基于遥感与GIS方法进行流域或区域景观尺度上的林冠降水截留模拟研究还比较少。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的青海云杉-苔藓林内按照不同林冠结构布设林冠截留样方,通过2008年42次降雨事件的观测,将林冠截留模型与降雨及林冠结构特征联系起来。把表征冠层结构的叶面积指数引入到模型中对模型进行改进,经检验改进的截留模型对林冠截留模拟结果较好。为此,将模型中的降雨和叶面积指数进行空间化,通过改进模型实现小流域尺度上的林冠截留模拟。利用GIS工具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林冠截留量的空间分布分析,该流域2008年青海云杉林冠截留量在97.9~236.6 mm之间,平均为161.8 mm,林冠降雨截留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林冠截留率在27.92%~58.00%之间,平均为41.70%,截留率随海拔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小;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冠年截留量约为1.6×105m3,占整个流域总降雨量的13.25%左右。 彭焕华 赵传燕 沈卫华 许仲林关键词:林冠截留 叶面积指数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艾比湖鹅喉羚生境评价 被引量:6 2016年 明确物种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对了解该物种的生境需求和适宜生境空间分布至关重要。生境评价和预测是对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以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为研究对象,以其重要栖息地新疆博州艾比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15个鹅喉羚分布点数据和23个环境变量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分析其生境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子,划分了鹅喉羚在研究区域的适宜生境,并对它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鹅猴羚生境选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是影响鹅喉羚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植被类型,坡度和最干月降水量对艾比湖鹅喉羚的生境选择影响不大。除了温度和降水在内的19项生物气候变量是鹅猴羚选择生境的重要因素之外,海拔和坡向等地形特征也影响鹅猴羚的生境选择性。鹅喉羚的高度适宜生境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北部和东部,中度及低度适宜生境区则分布于高度适宜生境区的边缘,而非适宜生境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研究不仅提供了鹅喉羚在艾比湖的实际分布状况及其栖息地特征,也为鹅喉羚在栖息地方面的研究,即鹅猴羚的栖息地选择和环境因子的关系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热木图拉·阿卜杜克热木 古再努尔·孜比比拉 许仲林 艾孜孜江·乃比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迪力夏提·阿卜杜萨拉木 马合木提·哈力克关键词:鹅喉羚 生境评价 喀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结合生态模型与植被指数,从区域尺度上研究喀什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干旱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生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生境质量模块对喀什地区生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合植被指数验证In⁃VEST模型在西北干旱区的适用性。【结果】2000—2020年喀什地区生境质量均值为0.47~0.49,总体处于较差等级,且生境质量逐年下降;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度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生境质量等级与土地利用分布基本一致,人类活动较剧烈的土地利用方式生境质量相应较差。模型运行的生境质量结果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一致性较差。【结论】将生态模型与植被指数(NDVI、LAI、NPP)相结合,对比得出InVEST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喀什地区的生境质量状况。 师君银 马勇刚 许仲林关键词:植被指数 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及时、有效的数据,但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挖掘潜藏的信息,是一个需要同时跟进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影像的分类作为信息提取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传统贝叶斯分类器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精度... 许仲林关键词:影像分类 LM算法 主成分变换 遥感影像 贝叶斯分类器 BP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极端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格局分析——以皮山县绿洲为例 2020年 基于2016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提取居民点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以“极化效应”与“亲水效应”为契机,分析极端干旱区皮山县绿洲农村居民点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居民点集中分布于乡镇中心腹地,随着辐射半径的增大,居民点规模逐渐降低,空间集聚较为明显。团状型乡镇中心腹地呈现高值(HH)集聚现象,随着辐射半径的增大,逐渐呈现高值主要由低值围绕的异常值(HL)和低值主要由高值围绕的异常值(LH)聚类情况,线型居民点分布大多为随机分布。越靠近行政中心的居民点布局形态越规则化、集中化、巨大化、空间连接程度越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极化效应”。随河流水源地辐射半径的增大,研究区居民点逐渐呈现集中化、复杂化,居民点空间连接度逐渐增高;线型居民点面积离散程度逐渐降低,面积悬殊逐渐增大;团状型居民点面积离散程度逐渐升高,面积悬殊逐渐增大。 徐彩芳 曹月娥 许仲林关键词:极端干旱区 极化效应 西天山雪岭云杉林分密度对森林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异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雪岭云杉林是新疆天山北坡山地森林中广泛分布的优势种,探讨林分密度对天山雪岭云杉林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树高-胸径异速生长的影响,对于阐明雪岭云杉林生物量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在不同林分密度(≤300株·hm^(-2)、300~450株·hm^(-2)、450~600株·hm^(-2)、>600株·hm^(-2))下雪岭云杉林(Picea schren⁃kiana)的生长特性,研究林分密度对雪岭云杉林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树高-胸径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雪岭云杉林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均降低;树干和树根生物量占比增加,树枝生物量占比减少,树叶和树皮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显著;雪岭云杉林树高和胸径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雪岭云杉林树高(H)和胸径(D)间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其中树高-胸径(H-D)的最优异速生长方程为:y=2.312×x^(0.900)(R^(2)=0.761,P<0.01);随着林分密度增加,雪岭云杉林lgH-lgD呈现出复杂非线性异速生长关系,该关系的显著性受林分密度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表明林分密度通过雪岭云杉林对生长资源的竞争影响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雪岭云杉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李宗英 罗庆辉 许仲林关键词:林分密度 生物量 异速生长 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模拟 2021年 土壤碳(C)、氮(N)和磷(P)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养分限制、群落动态、养分利用效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讨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用多元线性回归(MLR)、逐步回归(STR)、岭回归(RDR)、套索回归(LSR)方法估算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C、N、P含量以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林土壤C、N、P含量和C∶N、C∶P、N∶P的均值分别为(55.76±25.24)、(4.63±2.11)、(0.71±0.21)g/kg和(12.24±3.73)、(79.95±31.89)、(28.16±3.18);(2)随经度的增加,雪岭云杉林内土壤C、P含量,C∶P、C∶N递减,N含量、N∶P递增;(3)对雪岭云杉林土壤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空间格局的模拟中MLR、STR的表现优于RDR、LSR;(4)相对于原始变量,使用主成分作为预测因子的估算并未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地考虑自变量(如生物、非生物、人为因素等)以提高空间模拟的精度。 热依法提·艾尼瓦尔 许仲林 常亚鹏 李路关键词:N P 化学计量比 雪岭云杉 天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