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炮火硝烟如何笑?——中国战争电影中的“癫狂喜剧”
- 2015年
- 中国战争电影很早就有笑声,但很晚才产生了蕴含喜剧角度和情感状态的真正的喜剧。以喜剧性思维来表现战争的电影,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冯小宁和张建亚手上完成的。在冯小宁的《举起手来》系列和张建亚的《绝境逢生》等作品中,一种表现抗战历史的电影新形态开始明确,它的基本特征是:民族主义的态度,发现差异、找到乖讹的审美视角,夸张漫画式的讽刺手法,癫狂的肢体动作。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癫狂喜剧"。"癫狂喜剧"为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创立了一个喜剧类型。
- 谭晓明
- 关键词:情景设置喜剧效果
- 突破与坚守——近年来几部军事题材电影的文化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社会成员在趣味、理想、信仰和参与社会进程的方式等方面可明显地分为不同的阶层。这些明显可分的社会阶层在文化上被表述为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三足鼎立,它们对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的表达都会有一个强大的制约作用。近几年军事题材电影的变化正是决定于这些电影之外的文化的因素。《冲出亚马逊》作为一部当代军事题材的英雄类型片,在类型元素的确立上具有一种开创性,它表现在对“敌人”的寻找上,由于当代军事题材的特殊性,这个寻找的过程必须是主流意识与大众文化的对话和共谋;具史诗规模的《惊涛骇浪》在艺术上的矛盾犹豫则是大众文化中追求“感性欢乐”的倾向在电影界的强势地位的表现;正面表现普通军人的爱情生活的《我的格桑梅朵》在突破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对军人世界既有的文化想像的同时,由于人物形象塑造上突而未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终于成为经典宏大叙事的俘虏。
- 谭晓明
- 关键词:军事题材文化分析影片评论《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文化政治
- 电影《低俗小说》的后现代文体效果分析
- 2011年
- 研究者们对后现代风格电影作品所进行的文化、哲学分析已经很多,本文拟从文体学及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对经典的后现代电影《低俗小说》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以期对后现代电影有更感性、直观的印象。通过文本分析,我们认为《低俗小说》以隐喻为基础修辞手段,通过视点控制、间离与认同相融合、拼贴等后现代手段的运用,创造出了一个色彩斑斓、杂揉混合的美感对象,把人们在电影中感受过的崇高与低俗、浪漫与恶搞、精英与大众等种种感受联结在一起。
- 谭晓明
- 关键词:后现代风格修辞
- 期待与前瞻——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建设规划座谈会发言录被引量:1
- 2013年
- 2012年12月13日下午,由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办的"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建设规划座谈会",在学院部队文艺创作研究中心召开。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有: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袁厚春、解放军艺术学院训练部原部长黄献国、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柳建伟、武警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丁临一。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副局长姜秀生、干事李亚平,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方、训练部副部长徐惠冬、政治部宣保处处长矫涛法,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刘建华、政委陈存松、副主任廖建斌及文学系教员徐贵祥、陈曦、许福芦、苏达仁、谭晓明、张志强、谷海慧、黄茂文等出席和参加了座谈。本文依据现场发言顺序摘要整理。
- 梁鸿鹰黄献国汪守德柳建伟丁临一姜秀生刘建华徐贵祥陈曦许福芦谭晓明谷海慧
-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化建设
- 科学的“原罪”:《骇客帝国》被引量:1
- 2002年
- 谭晓明
- 关键词:《骇客帝国》影片欣赏视觉美感
- 电影《古田会议》创作笔会
- 2016年
- 电影《古田会议》力图展现我军建军初期确立"政治建军"和"党指挥枪"原则的艰难历程。影片结构清晰,节奏紧凑,再现了历史原貌,并通过戏剧冲突和历史细节塑造了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真诚的创作态度、深远的历史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 谭晓明殷实
- 关键词:编导摄影表演
- 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民族主义被引量:6
- 2007年
- 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以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为目标,不但在处理与侵略国的关系上追求着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也在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遵循着把群体利益当作最后目的的原则。这样的一种情感心理使一些新的电视剧作品得以诞生,它们的题材选择和人物、情节都与经典革命神话有了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新的类型的出现;语言结构的变化和功利人生的表现。
- 谭晓明
- 关键词:普世价值观民族主义
- 田汉三十年代电影剧作的特征被引量:1
- 2000年
- 田汉的电影创作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而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剧本写作的数量和质量而言,三十年代是他的高峰期。由于艺术观念的转变,这一时期他的电影剧作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反抗”主题由个人性演变为社会性;“拯救与被拯救”的人物关系模式被改写和重新演绎;而在情节的设计、歌曲的运用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对大众化策略的谋求。本文认为,上述创作上的变化,仍然是田汉独特性的一部分。
- 谭晓明
- 关键词:电影创作艺术观念中国电影史歌曲电影剧作
- 全文增补中
- “DOGMA”与真实美学——影片《罗塞塔》评析被引量:1
- 2002年
- 谭晓明
- 关键词:影片美学真实美穷人
- 情境确立与符号创造:对军事题材影视批评的反思被引量:1
- 2009年
- 当下的军事题材影视批评急需建立起一个既具情景意识又有自觉的当代学术话语高度的批评平台来面对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接受上的新现象。就其情境确立而言,当下军事题材影视剧,作为一种公共领域,要面对的是特殊情境之中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文化身份等问题。就其符号创造而言,影视批评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创造是在人类文化学、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当代人文学科的一员,是"价值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人们的生存利益与意志形成表达/塑造的关系。对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阐释、理解,主要不是一个美学判断,而是要在更宽广的文化、政治、社会层面上进行的价值立场的选择和定位。
- 谭晓明
- 关键词:情境意识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