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坦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文宣公孔仁玉中兴本事考被引量:8
- 2015年
- 文宣公孔仁玉是孔子四十三代孙,在孔氏家族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中兴祖"之称。五代后唐时,孔仁玉袭封文宣公,任职龚邱、曲阜令;孔仁玉之后,其子孙繁衍昌盛,文宣公(后称衍圣公)爵位世袭罔替,曲阜令亦由其后裔世职不移,皆班班可考,是为孔仁玉中兴之本事。孔末灭孔、弑孔光嗣、冒爵等情节,与宋代史籍和《孔仁玉墓志》中的孔仁玉本事抵牾,当非历史真实。宋金人文集和宋金时期孔氏家乘亦无片言只语记载孔末之乱。元天历年间衍圣公孔思晦镌刻孔氏宗支图、明宣德年间衍圣公孔彦缙等树立报本酬恩碑的目的,除辨明孔氏族裔或俾其子子孙孙世加存抚其外祖张氏外,更在于严内孔外孔之别,不使外孔享有豁免赋税徭役的权利。
- 赵文坦
- 蒙元时期曲阜孔氏仕宦考被引量:1
- 2020年
- 蒙元统治者以边疆异族入主中原,在尊孔崇儒方面并不逊于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代曲阜孔氏在仕版者众多,是仕宦人数最多的汉人家族,位列显宦者不乏其人,显示元统治者对待圣裔颇为优厚,这也是元统治者尊孔崇儒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入仕途径,前期主要是降附,中后期则凭借元廷的"孔氏恩例",由教官而吏员,由吏员而出职,进而晋升行政官员或其他系统职官。孔思晦和孔思立进入中朝,历官省、台,得益于朝中华化的蒙古、色目人和汉人权臣的提拔。其仕宦分布,在教官和礼仪、文化系统任职者居多,跟其家族传统有关;在监察系统任职者亦颇多,则得益于孔淑、孔元敬的庇荫。
- 赵文坦
- 关键词:元朝
- 蒙古国时汉人世侯与蒙廷、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被引量:2
- 2002年
- 绝大多数汉人世侯都忠实履行了蒙廷规定的纳质、助军、输粮、设驿、编户籍等义务 ;燕京行台统辖、监临中原诸郡 ,汉人世侯听命于燕京行台 ,出征纳赋 ;汉人世侯与达鲁花赤的关系普遍不协调 ,经常发生矛盾。
- 朱帮全赵文坦
- 关键词:汉人世侯达鲁花赤
- 忽必烈早期与汉族士人关系考察被引量:3
- 1997年
- 忽必烈早期与汉族士人关系考察赵文坦《元史·世祖本纪一》:“岁甲辰,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经世大典·序录·礼典》“进讲”条:“世祖之在潜藩也,尽收亡金诸儒学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而顾问焉”;《元朝名臣事略》卷十...
- 赵文坦
- 关键词:《元史》汉族士人元好问图书馆古籍神道碑儒士
- 阙里伪孔案考辨被引量:2
- 2020年
- 元明时期阙里至圣庙碑刻记载有五代伪孔孔末戕害孔子正嫡孔光嗣案。明后期曲阜圣裔孔弘颢作《伪孔辨》,又加入金朝伪孔孔之仙灭门孔氏正派孔玭案,及若干伪孔和真孔争斗故事。从明末天启年间起,衍圣公府修撰的家谱类著作多收录此文,作为内外孔之辨的主要依据。征诸五代宋初典籍和《孔仁玉墓志铭》,所谓孔末冒袭封爵并冒为曲阜令情节,亦如其弑杀孔光嗣,并非历史真实。孔之仙灭门孔玭案不见于金朝典籍,元朝和明代前中期典籍亦未见记载,清朝圣裔孔继汾也未认同,当系子虚乌有。元中书省礼部对孔礼案的判决、明通政司对孔谊案的判决并不能证明孔礼、孔谊不是圣裔。伪孔案隐含圣裔不同支派间正嫡、爵位之争。
- 赵文坦
- 朱元璋对曲阜孔氏的态度及其历史背景被引量:3
- 2020年
- 明朝初年朱元璋召见衍圣公孔克坚、孔希学父子,是孔氏家族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朱氏对孔氏严加训诫,并反元朝之道而行之,"不烦以政",曲阜县尹世袭制度也改为世职知县制度,孔氏仕宦为之一变。表面原因是,元惠宗(顺帝)北迁后,孔克坚首鼠两端,持观望态度,称病不奉召觐见,引起朱元璋不满。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元朝后期朝廷加大尊孔崇儒的力度,对圣裔也更加优遇,孔克坚和族人孔思立进入中朝,历官省、台,位列显宦。普通孔氏族人也凭藉朝廷的"孔氏恩例"大量进入仕途,其仕宦人数为元朝汉人家族之最。因而,曲阜孔氏认同元朝蒙古、色目、汉人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忠诚于元朝,敌视红巾军。
- 赵文坦
- 元明时期孔氏北宗复爵南宗授官辨正被引量:3
- 2018年
- 南宋金元对峙时期,孔氏宗子分裂为南北二宗。孔元措壬辰北渡,归附蒙古,其金国衍圣公身份自然中止。元军入江南,宋主奉降表,衢州孔洙自然失爵。蒙元时期及明朝初年,曲阜孔氏经历了失爵、复爵,再失爵、再复爵,反反复复几个过程。曲阜孔治袭爵,与孔洙无涉。按蒙元体例,不会舍北宗而取南宗。孔思晦袭爵,端赖儒臣与族人孔思友的助力。曲阜衍圣公皆出自"袭封位";衢州孔洙无后嗣,明孝宗以后衢州孔氏家庙世袭五经博士孔彦绳是孔传之后人,属"中散位"后裔,因而曲阜孔氏袭爵具有正当性。翰林院五经博士是官职而非爵位,孔彦绳授官五经博士,只是主奉衢州孔氏家庙祭祀,而非孔氏南宗复爵。
- 赵文坦
- 东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宗子世系辨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宗子世系是孔子家族史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晋以前孔氏宗子在鲁郡。晋室南渡,孔氏宗子随之避地江左,世袭封爵以奉祀孔子。宋齐梁陈亦皆有封授孔子后裔爵位的举措。北朝自北魏历北齐至北周,也封授留在鲁郡的孔子苗裔爵位,赐给封邑。于是中国南北分裂造成了孔氏的南、北二宗。现存典籍中却有三个孔子宗子世系,分别是东晋南北朝正史记载的南宗世系、北宗世系和孔氏家谱记载的北宗世系。正史中世系残缺不全,宗子名字、血脉多不明。家谱中世系则一脉相传,不绝若线,完整无缺。两者有差异,有抵牾。前者源出宫廷档案,亦符合南北朝历史背景;而后者源出北宋中期孔氏族谱,对晋南北朝正史中宗子多视而不见,且有作伪嫌疑,当是“层层累积的宗子世系”。
- 赵文坦
- 关键词: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