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霞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绿盲蝽危害对棉花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诱导被引量:43
- 2010年
- 以2种转基因棉品种国抗22、sGK321及其亲本泗棉3号、石远321为材料,研究受绿盲蝽危害胁迫后,其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结果表明:接种绿盲蝽前后,2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其亲本棉花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棉花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无影响。同一棉花品种在绿盲蝽不同刺吸诱导的时间中,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品种和接虫时间互作效应中,SOD、MDA、PAL活性或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与接虫时间在这几个指标水平上存在真实的交互作用,而其余生理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 谭永安柏立新肖留斌魏书艳赵洪霞
-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丙二醛
- 转CrylAC及CrylAC+CpTI基因对棉花上绿盲蝽2种消化酶活性及海藻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以转基因棉国抗22,sGK321及其亲本棉泗棉3号、石远321为材料,研究了上述4种寄主上绿盲蝽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及海藻糖含量。结果表明:与亲本棉相比,2种转基因棉绿盲蝽若、成虫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海藻糖含量均值较高,且若虫淀粉酶活性、成虫海藻糖含量在转基因棉国抗22和其亲本棉泗棉3号之间差异显著;同一品种棉花上成虫的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海藻糖含量均高于若虫,并差异极显著。绿盲蝽若、成虫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及海藻糖含量在转基因棉及其亲本棉上的频率分布高峰基本一致;但与亲本棉花相比,2种转基因棉所测指标在低区间段分布较少,在高区间段分布较多。
- 谭永安柏立新肖留斌孙洋赵洪霞吴国强
- 关键词:绿盲蝽棉花消化酶
- 温度、光周期对绿盲蝽发育增殖的影响与取食不同寄主后体内消化酶活性差异
-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半翅目盲蝽科(Heteroptera:Miridae)。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与转基因棉的大面积种植,加之棉田防治棉铃虫用药的急剧减少,其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
- 赵洪霞
- 关键词:绿盲蝽温度光周期生命表参数寄主植物
- 文献传递
- 核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成虫及其后代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研究了核多角体病毒(SpltMNPV)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成虫及子代幼虫的生存、繁殖、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通过补充营养摄入病毒后,平均寿命及单雌产卵量明显下降,雄性单独摄入、雌性单独摄入、雌雄同时摄入SpltMNPV的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213、1340、1087粒,而未摄入SpltMNPV的单雌产卵量为1530粒。成虫摄入病毒,对子代种群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仅雄性或雌性单独摄入病毒,对子代幼虫种群控制作用干扰指数(IIPC)分别为0.2658和0.3046;而雌雄成虫同时摄食后,其后代的IIPC值为0.1807。
- 肖留斌柏立新谭永安赵洪霞
- 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种群生命表
- 核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成虫及其后代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核多角体病毒(SpltMNPV)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成虫及子代幼虫的生存、繁殖、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通过补充营养摄入病毒后,平均寿命及单雌产卵量明显下降,雄性单独摄入...
- 肖留斌柏立新谭永安赵洪霞
- 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种群生命表
- 文献传递
- 不同寄主对绿盲蝽成虫蛋白酶、淀粉酶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 研究测定了四季豆、豇豆、绿豆、苏棉9号、鄂杂棉10号5种寄主的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种群成虫体内的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活性以及海藻糖含量。结果表明:绿豆种群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苏棉9号种群的活...
- 赵洪霞肖留斌谭永安孙洋吴国强柏立新
- 关键词:寄主植物海藻糖酶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光周期对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为探讨光周期对绿盲蝽种群调控的影响,完善其室内饲养与扩繁增殖技术,采用种群生命参数方法,分析了5种不同光周期处理[光照与黑暗时间比(L∶D)分别为24∶0、18∶6、12∶12、6∶18、0∶24]对绿盲蝽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光周期处理下绿盲蝽的成若虫期、成虫产卵期、卵量、孵化率、成虫体重及寿命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光照时间大于12 h处理下,绿盲蝽的世代历期、成若虫存活率等生命指标明显偏高,但雌性比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光周期处理为12∶12时绿盲蝽种群趋势指数最高(19.44),而在全黑暗(0∶24)时,其单雌产卵量(76粒)、卵孵化率(55.80%)及种群趋势指数(9.76)均最低。说明较长时间的光照更有利于绿盲蝽种群数量的增加。
- 魏书艳肖留斌谭永安赵洪霞柏立新
- 关键词:绿盲蝽光周期
- 转WSA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以转WSA基因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调查棉田节肢动物的基础上,研究了WSA基因导入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参数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WSA基因棉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蚜虫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棉田。WSA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群落参数与对照棉田无明显变化,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在0.8以上。WSA基因导入棉花未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 肖留斌赵洪霞柏立新谭永安肖松华刘剑光
- 关键词:害虫天敌节肢动物群落
- 不同温度对绿盲蝽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模拟组建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在5种温度(18,21,24,27,30℃)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8~30℃,绿盲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绿盲蝽卵、若虫、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3、12.32、10.40和11.07℃,有效积温分别为142.61、162.60、123.13和425.17日.度;若虫期最高存活率(24℃)比最低存活率(30℃)高27.27%;最高产卵量(24℃)比最低产卵量(30℃)高33.61粒/雌;24℃内禀增长率最高,为0.0949。通过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表明:24~27℃是绿盲蝽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区。
- 赵洪霞谭永安肖留斌吴国强柏立新
- 关键词:绿盲蝽温度生长发育生命表参数
-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7
- 2010年
-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 魏书艳肖留斌谭永安赵洪霞柏立新
- 关键词:绿盲蝽寄主植物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