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时间分辨法检测石蜡包埋子宫颈组织p16^(INK4a)蛋白 2017年 目的探讨时间荧光分辨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子宫颈组织病理学小活检标本126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TRFIA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结果126例标本中,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2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2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5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29例。免疫组化检测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组、HSIL组、SCC组中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1、19、53、28例,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3、17、50、27例。LSIL、HSIL及SCC组中,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的病例经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在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HSIL及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00%、70.83%、93.9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FIA适合于检测p16^(INK4a)蛋白,且对检测条件要求低,有利于临床工作中不同机构大规模检测。 丁莉 邹先进 范婉婷 郑杰 陈琼关键词:子宫颈组织 P16^INK4A 免疫组织化学 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质量 被引量:10 2019年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病理科极其重要的诊断工具,其在肿瘤的分类分型、鉴别诊断、起源判断、分子病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病理诊断和精准医学时代的精准治疗。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是病理科核心质量控制指标。 饶兰 范婉婷 杨婉 郑杰关键词:PDCA循环法 优良率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ERCC1、Ki-67蛋白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为49.1%(143/291),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在腺癌的不同亚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08);EGFR基因突变组肿瘤直径的中位数小于野生型组(P=0.020);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无相关性(P>0.050);鳞状细胞癌中ERCC1阳性率高于腺癌(P=0.039)。Ki-67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高于高、中分化(P=0.010);ERCC1、Ki-67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0.050)。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相关,存在多种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无相关性。 韩义明 郑杰 姜云惠 沈金花 饶兰 范婉婷 谢军花 邹先进关键词:肺肿瘤 突变 ERCC1 KI-67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意义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7月以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行KRAS基因测序的结直肠癌根治标本378例,分析KRAS基因12/13密码子基因状态。结果 378例标本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野生型247例,突变型131例(34.7%)。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密码子G12突变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较高,而G13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实验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以G12D、G12V、G13D三种类型最多,G12F(GGT〉TTT)为罕见突变类型。结论 KRAS基因突变的机制尚不明确,测序法能够判读少见的突变类型,有利于精准化治疗。 丁莉 韩义明 郑杰 沈金花 邹先进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测序 两种筛查宫颈肿瘤方法的比较:ELISA检测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蛋白与FQ-PCR检测8种共用型HPV DNA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用ELISA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筛查宫颈癌。方法:选取宫颈组织活检标本1523例,活检前用棉拭子从标本中获取宫颈脱落细胞。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8种亚型HR-HPV DNA,用ELISA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HR-HPV DNA阳性率在CINⅠ、Ⅱ、Ⅲ及宫颈癌中,分别为91.9%,92.8%,94.4%,91.7%,其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P=0.893);非肿瘤性病变人群HR-HPV DNA阳性率16.3%;FQ-PCR方法的特异性83.7%。ELISA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p16INK4a表达用于筛查宫颈癌及CIN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4%和92.4%,且宫颈病变级别越高,p16INK4a表达越强(r=0.773,P<0.001)。结论:FQ-PCR检测HR-HPV DNA用于筛查宫颈癌及CIN,敏感度高但特异性较低;ELISA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望成为宫颈癌新的筛查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丁莉 邹先进 郑杰 蔡兰 姚爱香关键词:宫颈肿瘤 P16^INK4A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残端预防痛性神经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残端预防痛性神经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左侧坐骨神经用高频电刀切断并焦化,右侧坐骨神经用锋利刀片切断处理,于术后2、4及8周各取大白兔6只观察神经残端大小并做组织切片进行比较,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标本大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神经残端大小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对照组有明显的瘤体结构形成,而实验组只存在轻度的增生改变。结论利用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预防残端神经瘤形成的是一种效果好,操作简单快捷的优良方法,本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向阳 帅克宁 郑杰 胡斌 谢辉关键词:高频电刀 痛性神经瘤 卵巢肉瘤样型颗粒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2020年 患者女性,4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于2017年11月20日就诊于我院妇科。彩超提示盆腔内可见一大小20.9 cm×9.2 cm的混合回声区。子宫肌壁未见异常,双侧附件区显示不清。全腹及盆腔CT示下腹部及盆腔内可见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灶,与邻近子宫及肠管关系密切,肿瘤性病变可能。行术中探查见右侧巨大卵巢肿瘤,与肠管子宫后壁及盆腔广泛紧密粘连,下界达直肠阴道隔。分离粘连见肿瘤包膜质脆,囊实性,部分内容黄色、黑褐色出血坏死样组织。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提示(右侧)卵巢梭形细胞肿瘤伴部分区域出血、坏死,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韩义明 丁莉 郑杰 周先荣关键词:卵巢肿瘤 病例报道 p53、CyclinD1、Ki-67在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p53、CyclinD1、Ki-67在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石蜡包埋Hurthle细胞肿瘤组织标本73例,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CyclinD1、p53、Ki-67的表达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依据是否有浸润及肿瘤直径,将Hurthle细胞肿瘤分为4组:1级27例(<2 cm,未见浸润),2级18例(2~3.9 cm,未见浸润),3级21例(≥4 cm,未见浸润),4级7例(见有浸润,不论直径)。各组肿瘤中,p53阳性率为29.6%、55.6%、90.5%、100.0%;CyclinD1阳性率为7.4%、22.2%、52.4%、100.0%;Ki-67阳性率为0.0%、5.6%、9.5%、28.6%;p53及CyclinD1阳性率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有效随访49例,其中2例复发,均表现为p53(+)/CyclinD1(+),其中1例Ki-67>5%。结论:p53、CyclinD1、Ki-67在浸润性Hurthle细胞肿瘤中表达升高,检测p53、CyclinD1及Ki-67可能有助于Hurthle细胞肿瘤危险性评估。 丁莉 姜云惠 郑杰 杨婉关键词:免疫组化 P53 CYCLIND1 KI-67 回顾性研究bDNA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E6/7 mRNA用于宫颈癌筛查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石蜡包埋宫颈小块活检组织中E6/7 m RNA,分析不同阳性判读阈值时该方法的筛查性能。方法选取妇科检查结果显示醋白上皮阳性的宫颈活检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46例,支链DNA(b DNA)方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7 m RNA表达,以不同的荧光值为检测阳性阈值及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病变为组织学阳性阈值,分别计算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分别以荧光值0.7、0.8、0.9、1.0、1.1、1.2为b DNA方法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E6/7m RNA阳性阈值,以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组织学阳性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9%和67.31%、76.29%和86.54%、69.59%和88.46%、63.92%和92.31%、48.97%和94.23%、45.88%和96.15%,约登指数分别为50.30%、62.83%、58.05%、56.23%、43.20%、43.03%。选取20例宫颈炎性标本进行分析,其荧光值的平均数+3倍标准差接近0.8。以荧光值0.8为b DNA方法检测E6/7m RNA阳性阈值,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组织学阳性阈值,其敏感度为76.29%和89.55%,特异度为86.54%和68.7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b DNA方法检测石蜡包埋宫颈组织E6/7 m RNA,采用荧光值0.8为阳性阈值,能够获得较高的约登指数,具有较好的筛查性能。对于HSIL及宫颈癌的患者,漏筛的可能性比低级别病变少。 丁莉 邹先进 谢军花 范婉婷 杨婉 郑杰关键词:MRNA 约登指数 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建立及应用 邹先进 丁莉 姚爱香 郑杰 敖金娥 蔡兰 饶春恺 李军华 何永贵 李堃 吴绍新 谢军花 杨婉 张道平 姜云惠 1.所属领域:该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2.该项目主要内容及特点: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并进行恰当处理,治愈率几乎达到100%。因此,早期诊断成为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宫颈...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 免疫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