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佳
- 作品数:101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基础科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一种面向工业安全巡检的未知类别增量模型更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业安全巡检的未知类别增量模型更新方法,具体步骤为:新增样本特征提取→特征能量分析→未知特征聚类→人工判定→类别新增→模型更新。考虑到未知类别的增量学习过程需要对新增样本所属类别进行判别,本发明提出了...
- 孙嘉伟郝佳李益民
- 基于行为的领域信息检索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行为的领域信息检索方法,是能够利用用户之间的部门隶属关系以及多种相互依赖的用户行为来优化基于行为的信息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获得系统用户的部门隶属关系,即哪些用户属于哪...
- 郝佳阎艳王国新宫琳
- 文献传递
- 一种面向产品概念设计的手眼交互快速适配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产品概念设计的手眼交互快速适配方法及系统,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若当前用户为历史用户,则从用户手眼交互特征库中找到与当前用户实时的手眼交互特征集匹配的CAD建模指令并激活,完成产品概念设计操...
- 郝佳王悦康牛红伟薛庆刘宇轩贾良跃张朔阳
- 知识驱动的SSVEP刺激界面序贯式实验方案优化被引量:3
- 2021年
- 为解决传统实验设计方法中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刺激界面优化设计时存在实验次数多、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知识驱动的SSVEP刺激界面序贯式实验方案优化方法.以SSVEP刺激界面参数为设计变量,SSVEP响应性能作为优化目标.利用概率模型表征刺激界面参数的先验知识,通过概率积分变换翘曲实验样本空间,缩小最优值存在概率低的区域,并扩大最优值存在概率高的区域.采用预期改进采集函数进行迭代优化,以较少的实验次数获得最优的刺激界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在保障找到最优刺激参数的前提下,与拉丁超立方和正交设计方法相比,实验次数分别减少了约53%和44%.
- 郝佳张馥琳牛红伟王国新
- 关键词:先验知识
- 一种多人协同设计交互主体切换方法及设备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人协同设计交互主体切换方法及设备,涉及多人协同设计交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应用于一种支持多人协同设计场景的人机交互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当前图像确定当前时刻参与多人协同设计场景的所有用户,以及每个用户在...
- 牛红伟郝佳臧弈涵何军贾良跃张非凡
- 一种面向设计过程的代理模型选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设计过程的代理模型选择方法。使用本发明通过预筛选,能够快速准确地选择出代理模型,提高模型选择效率,且准确度高。本发明提取工程设计设计数据集的工程特征,从工程特征角度对设计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基于基准数据...
- 贾良跃郝佳王国新阎艳霍阳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图形识别生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图形识别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采集基础图形视觉刺激诱发的待识别脑电数据;对待识别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脑电信号特征;将提取脑电信号特征导入...
- 王璐郝佳王国新牛红伟吉庆龙辉薛庆
- 文献传递
- 知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智能设计技术
- 2023年
- 产品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阶段,是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产品设计技术、方法和工具已经成为决定设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产品设计方法朝着基于知识和数据驱动两个方向快速发展,推动产品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本文论述了一种知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智能设计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基于知识和数据驱动两种方法的优势,给出了知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智能设计技术框架,论述了设计知识分类与量化表征、设计数据获取与试验设计、知识与数据融合模型、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方案生成等关键技术。上述技术可应用于航天器气动力预测、航天控制力矩陀螺试验设计、水下发射装置流场重构等工程问题中,验证了知识与数据融合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潜力及优势。
- 郝佳王国新阎艳苏新明龙永松
- 关键词:设计知识设计数据智能设计代理模型
- 一种面向桁架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公开一种面向桁架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产品优化设计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初始设计方案集和辅助决策信息对桁架车身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其中,根据辅助决策信息对初始设计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筛选,得到初始筛选方...
- 郝佳邓若凡贾良跃李作轩刘炳毅孙治斌牛红伟
- 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根据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结构的设计变量和设计目标,构建学科级的扩展结构设计矩阵和系统级的扩展结构设计矩阵,实现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优化到多学科设计优化...
- 郝佳 孙治斌 贾良跃 李作轩 邓若凡 刘炳毅 牛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