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胜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囊
  • 2篇肾动脉
  • 2篇肾动脉栓塞
  • 2篇术后
  • 2篇栓塞
  • 2篇中晚期
  • 2篇晚期
  • 2篇细胞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化疗
  • 2篇成像
  • 2篇穿刺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单纯化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钟胜
  • 8篇蔡越飞
  • 6篇谭小明
  • 5篇王有枝
  • 3篇梁俊生
  • 3篇李兆勇
  • 2篇谭晓明
  • 2篇马燕华
  • 2篇简燕
  • 2篇路婧
  • 1篇梁卓虹
  • 1篇庞伟
  • 1篇覃谦
  • 1篇雷伶俐
  • 1篇谢书勤
  • 1篇孙治平
  • 1篇彭玉龙
  • 1篇李洪
  • 1篇黄连涛
  • 1篇徐雪平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与单纯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与单纯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分为三组,Ⅰ组(31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Ⅱ组(31例)采用微波消融治疗,Ⅲ组(28例)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对比三组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Ⅰ组、Ⅱ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未无显著变化,Ⅲ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Ⅰ组、Ⅱ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满意度分别为87.10%、83.87%均显著高于Ⅲ组60.71%(P<0.05)。结论: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单纯化疗轻,且可使患者满意,积极配合治疗。
钟胜谭小明蔡越飞王有枝冼重扬
关键词:微波消融单纯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64层螺旋CT诊断及病理表现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CT平扫及两期增强表现、病理标本及切片特征。结果:7例病灶3例位于卵巢,3例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睾丸;其中3例边界清楚;各病灶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区,1例可见脂肪及钙化;增强扫描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明显,均呈不均匀强化。病理结果2例卵黄囊瘤与成熟畸胎瘤混合型,2例卵黄囊瘤与未成熟畸胎瘤混合型,1例卵黄囊瘤、胚胎性癌、畸胎瘤混合型,1例绒癌与无性细胞癌混合型,1例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滋养细胞成分混合型。结论:64层螺旋CT对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为肿瘤良恶性判断、临床分期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朱刚明谭琦瑄钟胜李兆勇付东
关键词: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性腺纵隔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对改良经皮经肝穿刺改良式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OA)联合乳果糖对预防和治疗改良经皮经肝穿刺改良式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改良TIPS治疗的56例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滴注OA及口服乳果糖,观察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及血氨变化情况.对发生肝性脑病的患者,静脉滴注治疗剂量的OA及口服乳果糖,观察OA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在改良TIPS术后预防性使用OA及乳果糖情况下,均未见肝性脑病发生.停用OA及乳果糖后,有5例发生肝性脑病,发病率为8.93%(5/56).改良TIPS术后患者的血氨较术前升高[(88.2±23.0)μmol/L比(43.1±19.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肝性脑病患者经OA联合乳果糖治疗(联合用药平均治疗时间7d)后,均治愈,5例患者应用OA联合乳果糖治疗后血氨较治疗前显著降低[(69.1±14.1)μmol/L比(139.2±15.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联合乳果糖可以预防和治疗改良TIPS后肝性脑病,其机制与降低血氨有关.
蔡越飞马燕华王有枝钟胜谭小明梁俊生
关键词:肝性脑病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
肾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肾癌的效果评价
2016年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 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24例确诊肾癌但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1周内行CT引导下经皮肾癌射频消融术。术后半年、1年行CT或MRI扫描,比较肿瘤变化及评价其疗效。结果24例患者共随访1年,半年总有效率为87.5%,1年总有效率为70.8%。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肾癌患者,行肾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小,耐受性好,短期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钟胜谭小明蔡越飞王有枝冼重扬
关键词:动脉栓塞射频消融肾癌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严重出血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例MPCNL后严重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7例患者第1次栓塞后治愈,2例患者第2次栓塞后获得成功,9例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优点,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肾功能,是一种治疗MPCNL后严重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钟胜蔡越飞马燕华王有枝简燕谭小明
关键词:出血栓塞
椎板下棘64层CT三维重组和MRI的影像学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在MSCT三维重组图像及MRI图像上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为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211例患者进行CT三维图像重组,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7例行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硬膜囊和椎间管的关系等。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h2~L5,出现率较高的椎体有Th11、Th12及L1、L5,达78.7%。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度均值较大的节段男性为Th11、Th12,女性为Th11、Th12、L1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h12,分别为(4.64±1.18)mm和(4.94±1.96)mm。胸段及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95%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有275个(8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有15个(5%)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下腰段的椎板下棘87%为较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有122个(91%)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有12个(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面、冠状面三维重组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椎板下棘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梁俊生谭晓明李兆勇蔡越飞钟胜路婧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硬膜囊
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附110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椎板下棘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110例患者进行了CT冠状位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1例进行了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毗邻关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2~L5,出现率较高段在T11、T12及L1、L5,达76.9%。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度最大均值区间男性为T11、T12,女性为T11、T12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12,分别为(4.67±1.2)mm和(5.02±2.11)mm。椎板下棘位置固定,形态特征鲜明,胸段及大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一般只对硬膜囊形成压迫,压迫程度相对较重,对椎间管压迫较少。而下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相对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对硬膜囊和椎间管均可形成压迫,且对椎间管压迫相对明显。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位重建及冠状位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直观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
梁俊生谭晓明李兆勇蔡越飞钟胜路婧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硬膜囊
TIAP和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并发症比较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12年
临床化疗中使用经外周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目前还有前胸部完全植人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port,TIAP)的置管方式。我们通过分析481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的TIAP和经外周静脉的PICC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centra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覃谦陈丽菊文燕舞黄连涛庞伟谭小明孙治平彭玉龙李洪王力斌李爱辉陈思远梁卓虹谢书勤雷伶俐徐雪平钟巧弟蔡越飞钟胜
关键词:PICC临床化疗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经外周静脉
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趋化因子9(CXCL9)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拟行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8例为肝癌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和肝癌组介入治疗前(T_0)、介入治疗后1 d(T_1)、3 d(T_2)、7 d(T_3)及10 d(T_4)的血清甲胎蛋白(AFP)、CXCL9和HSP90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肝癌组随访3年的生存分析并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CXCL9、HSP90、AFP水平和3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癌组围介入期的血清AFP、CXCL9和HSP9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T0比较,肝癌组T3和T4的血清AFP水平、CXCL9和HSP9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癌组随访3年的生存率为67.6%,且存活患者围介入期的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与其血清AFP水平呈正相关(r=-0.728,-0.746,P<0.05),与其3年生存率则均呈负相关(r=-0.728,-0.792,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均为其预后情况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中晚期肝癌围介入期血清CXCL9和HSP90水平较高且均与其预后情况密切相关,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围介入期血清CXCL9和HSP90可能作为其预后情况评估的参考指标。
钟胜蔡越飞谭小明王有枝冼重扬简燕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CXCL9HSP90生存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