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
- 作品数:48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转向架舱的薄板吸声装置
-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转向架舱的薄板吸声装置,薄板吸声装置为长方体的空腔结构,薄板吸声装置的一面为阵列排布的穿孔,穿孔贯通薄板吸声装置的内腔与外界;吸声装置针对舱内共振峰值噪声频率设计。本发明吸声装置应用赫姆霍兹共...
- 陈羽李献生汪志军赵亚轩王毅刚李启良杨志刚
- 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该导流器外形轮廓为变截面流线型鳍状结构,沿气流方向,导流器水平横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变宽,垂直气流方向的竖直纵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该导流器沿气流方向由中部向边缘处逐渐变薄。与现...
- 李启良王毅刚朱剑月陈羽夏超沈哲杨志刚
- 文献传递
- 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流场分析及安装位置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对管道气体流场模型进行了说明。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滤清器出口的进气管道中,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模型做流场分析,改变传感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得出多组速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最优安装位置。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传感器的垂直方向安装位置从管道底部向管道顶部的上移,且水平方向安装位置从滤清器出口向外移,其热电阻表面流场的同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一致性变好,但垂直方向速度梯度变大,兼顾速度一致性和速度梯度,得到传感器的热电阻处于管道中心垂直往上h,且距离滤清器出口1.3H的优化位置。
- 周爱国陈羽周全陆敏恂
- 关键词:湍流模型
- 横风中不同行驶工况下高速列车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被引量:24
- 2010年
- 通过三维大涡模拟(LES)数值计算方法,对横风中不同行使工况下高速列车的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计算得到各工况下高速列车车体所受非定常空气动力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脉动特性,以及列车周围非定常流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横风中高速列车所受空气动力存在明显的非定常性。从各工况高速列车所受空气动力脉动的均方根值来看,各节车的非定常现象基本随着合成风向角的增加而增大。在高速列车所受非定常空气动力的频域特性方面,其峰值频率集中在斯托劳哈尔数0.05~0.2范围内,这一范围对应实车情况的频率为0.5 Hz^2 Hz,这与高速列车系统本身存在的一些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存在由横风引起高速列车系统共振、降低高速列车行驶安全性乃至引发高速列车脱轨倾覆的可能性。
- 杨志刚马静陈羽张杰
- 关键词:高速列车倾覆非定常空气动力
- 裙板安装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32
- 2010年
- 为研究裙板安装对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及侧风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国外某高速列车转向架及其周边裙板结构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在无侧风且列车行驶速度为350km/h时,模拟分析不安装裙板及在不同位置安装裙板情况下列车的气动性能;在有强侧风情况下,模拟分析列车在50~350km/h之间不同行驶速度工况时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列车底部安装裙板可有效降低列车气动阻力,在头尾第1对转向架处安装裙板对列车气动阻力的降低最有效;在强侧风下,列车底部安装裙板会造成列车的侧向力和侧翻力矩加大,降低列车行驶安全性.
- 杨志刚高喆陈羽王毅刚
- 关键词:高速列车转向架裙板气动性能侧风
- 底部结构对高速列车流场及气动优化规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得到底部结构对列车流场及气动阻力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正交试验设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真实复杂车体的底部流动和尾迹特征,得到了复杂车体气动阻力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车鼻尖静压系数在底部结构影响下降低了0.06,尾车流动分离提前,两反对称尾涡核间横向距离增大,尾涡间夹角增大.头型概念设计时的拓扑简化车体模型可以作为真实复杂车体的气动阻力优化设计模型,但考虑底部结构使得头车参数优化的极差值减小、尾车参数的优化极差值增大.头车阻力优化重点为转向架周边结构,尾车阻力优化对流线型长度参数更加敏感.
- 陈羽杨志刚高喆单希壮
- 关键词:高速列车气动阻力气动优化
- 一种降低后视镜风阻和风噪的主动射流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后视镜风阻和风噪的主动射流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车体模型数据,锁定镜框和镜片间的缝隙位置为射流出口、后视镜根部位置为射流进口;在车体模型的射流出口和射流进口之间设计并构建射流内流道加开通向射流进口的新管路...
- 李启良 安泽蕾 郝晓伟陈羽贾青杨志刚
- 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该导流器外形轮廓为变截面流线型鳍状结构,沿气流方向,导流器水平横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变宽,垂直气流方向的竖直纵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该导流器沿气流方向由中部向边缘处逐渐变薄。与现...
- 李启良王毅刚朱剑月陈羽夏超沈哲杨志刚
- 文献传递
- 基于遗传算法的带内流低阻车身气动优化
- 2018年
- 通过建立18个参数的参数化模型,并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方法,展开带内流的车身气动优化,获得了气动阻力系数为0.261的低阻优化外形.比较最优车身的仿真和试验结果发现,气动阻力系数仅相差4%,表面压力系数和不同截面速度分布趋势相同、量值相差较小,表明所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利用本征正交分解对车身尾部截面流场进行能量分解发现,前9阶模态占总能量的54.5%;能量占比最高的1阶模态呈现出尾部拖曳涡的形态,并且拖曳涡的涡核位置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建立了带内流的全局优化方法,获得了经试验验证的带内流低阻车身,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借鉴方法和外形参考.
- 李启良杜文海李璇李璇陈羽
- 关键词:遗传算法内流气动优化本征正交分解
- 基于前后缘控制的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试验研究
- 转向架区域是高速列车最主要的气动噪声源。本文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20的转向架区域的气动噪声被动控制。在带有拖车转向架的基础模型上,设计了舱前缘横置圆柱(LC)、舱后缘圆角(RR)、舱后缘倒角(RC)三种控制方法...
- 刘嘉楠陈羽杨志刚
- 关键词:气动噪声风洞试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