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
- 作品数:141 被引量:89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
- 2010年
- 针对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 马春梅杨亮董守坤刘丽君唐远征龚振平赵宏伟
-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大学生
- 种植大豆对土壤磷、钾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5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框栽方法对大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时土壤磷、钾的盈亏量进行估算,研究了种植大豆对土壤磷、钾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成熟期有57.2%~70.1%的磷素、60.7%~74.7%的钾素转移到籽粒中,磷、钾的收获率较高。在大豆施磷酸氢二铵75~150kg·hm-2和硫酸钾40~120kg·hm-2水平下,土壤磷均有盈余,而土壤钾在施钾量低时亏损,高时盈余。大豆秸秆还田时,磷、钾的盈亏量分别为7.1~22.1kg·hm-2、-7.6~25.6kg·hm-2;秸秆不还田时分别为6.0~21.0kg·hm-2、-14.3~18.9kg·hm-2。大豆秸秆还田时,维持土壤磷、钾平衡的临界磷、钾肥用量为P2O518.4kg·hm-2、K2O 29.2kg·hm-2;秸秆不还田时,磷、钾肥的临界用量为P2O520.9kg.hm-2、K2O 37.3kg·hm-2。可见,优化肥料施用量和秸秆还田是保障土壤磷、钾素平衡的重要措施。
- 郭昕宋秋来曾祥亮龚振平马春梅
- 关键词:大豆土壤磷土壤钾秸秆还田
- 利用^(15)N标记研究铵态氮与硝态氮对大豆的营养作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以东农47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利用组培的方式进行了铵态氮与硝态氮营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以NH4+-N为唯一氮源大豆表现出了铵盐毒害;以NO3--N和混合态氮作为氮源时,大豆可以正常生长。以混合态氮为氮源植株总生物量最大,以NO3--N为氮源次之,以NH4+-N为氮源的处理生物量最小,不同形态氮之间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氮素水平增加,外源氮在植株中比例增加,当培养基中NH4+-N与NO3--N比例为1∶1时,大豆吸收NH4+-N与NO3--N比例为1.5∶1,叶片、茎、根NH4+-N与NO3--N吸收比例分别为1.6∶1、1.4∶1和1.6∶1,说明硝态氮的存在能够解除铵盐毒害并促进大豆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 董守坤刘丽君马春梅孙聪姝龚振平祖伟
- 关键词:大豆氮素铵态氮硝态氮
- 不同氮源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试验以东农47为材料,利用砂培方法研究了氮素对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促进了大豆营养器官生长,以NH4+的效果最明显,NO3-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以NH4+作为氮源,R5期之前高氮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低氮处理,R5期以后低氮条件下荚果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致使R6?R8期低氮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高氮;低氮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以NO3-效果明显;根冠比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V4?R4期低氮水平下根冠显著高于高氮处理,R4期以后根冠比差异不大。高氮条件下株高、节数显著高于低氮处理,单株粒数、单株子粒重显著低于低氮处理,收获指数和表观收获指数显著降低,高氮条件下促进了植株生长,但不利于产量形成。
- 董守坤刘丽君李小梅马春梅龚振平孙聪姝祖伟
- 关键词:大豆氮素生物量
- 大豆品种与豆芽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以1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发芽的方式,系统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芽生物产量及常规成分等芽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大豆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豆芽可溶性糖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豆芽产出率与百粒重、豆芽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籽粒游离氨基酸呈显著负相关;豆芽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豆芽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豆芽蛋白质含量与豆芽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豆芽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营养元素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同时得出,小粒豆的豆芽产量及经济性更佳。
- 王慧马春梅龚振平
- 关键词:大豆豆芽营养成分
- 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沙培和淋浇PEG6000不同含量的营养液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设对照(CK)、轻度胁迫(MIS)、中度胁迫(MOS)和重度胁迫(SES)四个处理,营养液中PEG6000浓度分别为0、5%、10%和15%。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有显著影响,干旱使叶片N、P含量降低,K、Cu、Zn含量无明显变化,Ca含量略有提高,Mg、Mn含量显著升高,Fe无明显规律性;干旱条件下大量元素和Fe、Cu累积量均降低,而Zn和Mn累积量保持稳定。
- 赵立琴龚振平马春梅
- 关键词:干旱微量营养元素大豆
- 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在四种耕作方式(留茬覆盖、留茬无覆盖、旋耕、翻耕起垄)下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处理土壤温度较低,但并未低于出苗的最低界限温度,并且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出苗效果良好,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土壤肥力...
-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龚振平
-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温度留茬覆盖
- 文献传递
-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差异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是衡量大豆固氮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合理施用氮肥的依据。试验采用框栽方法,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差异。结果表明:4个供试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根瘤干重及根瘤固氮潜力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品种间有显著差异;生育期短的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高于生育期长的品种,根瘤干重则相反,生育期越长,根瘤干重越大;根瘤固氮潜力随大豆品种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大豆植株氮素构成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品种生育期的延长,根瘤固氮所占的比例提高;在大豆品种黑河41氮素构成中,土壤氮和根瘤固氮所占比例相同,其他品种均以根瘤固氮为主,其次是土壤氮,肥料氮所占的比例很低。
- 陈慧邸伟姚玉波龚振平马春梅
- 关键词:大豆根瘤固氮固氮酶活性
- 作物定位轮作体系长期试验研究(Ⅱ)——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1994~200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农学试验田进行作物定位轮作的长期试验研究,分别对不同作物轮作体系的土壤微生物、土壤优质真菌及土壤肥力的演变做了研究和分析。现将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加以总结。结果表明,不同轮作大豆田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前期较低,生育盛期和成熟期较高,土壤真菌数量以苗期、结荚期较高,生育中后期有所减少;不同轮作方式相比,连作种植促使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 马春梅唐远征季尚宁
- 关键词:轮作方式大豆田土壤微生物
-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菌AFLP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瘤菌差异,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组合扩增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为68.86%.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12份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共划分为4大类,与大豆品种类型和生育期相关,第一类为黑河41苗期(V_(4))、绥农14苗期(V_(4))、黑河41盛花期(R_(2))、黑农40苗期(V_(4))、秣食豆苗期(V_(4))和秣食豆盛花期(R_(2));第二类为黑农40盛花期(R_(2))、黑河41鼓粒期(R_(6))、黑农40鼓粒期(R_(6))和秣食豆鼓粒期(R_(6));第三类为绥农14盛花期(R_(2));第四类为绥农14鼓粒期(R_(6)).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 姚玉波马春梅龚振平柴永山
-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AFLP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