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婧

作品数:1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戏剧
  • 4篇新论
  • 3篇仪式戏剧
  • 3篇文化生态
  • 3篇文学
  • 3篇戏文
  • 3篇梨园
  • 3篇梨园戏
  • 3篇剧种
  • 3篇化生
  • 2篇演剧
  • 2篇盛夏
  • 2篇文化认同
  • 2篇文学传播
  • 2篇西厢记
  • 2篇戏曲
  • 2篇戏曲传播
  • 2篇荔枝
  • 2篇吕蒙正

机构

  • 19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9篇骆婧

传媒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福建艺术
  • 3篇闽台文化研究
  • 2篇艺苑
  • 1篇中国戏剧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戏曲研究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传播与文化认同新论--以经典剧目在闽南的传播为例
文学传播研究渐成热点,但仍存在停留于现象描述、未与传播学理论充分结合并建构研究体系等问题。以经典剧目之地域传播为例,仍有几大问题值得关注,一为传播内容之多元化,二为传播媒介之多样性,三为传播现象背后所揭示的主流文化与地方...
骆婧
关键词:文学传播文化认同《西厢记》
从《目连救母》看仪式戏剧的衍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中心被引量:1
2013年
仪式剧种的诞生,最能诠释宗教与艺术之关系。源自佛教教义的目连救母杂剧,不仅衍生出全国各地的目连戏,更曾直接推动了仪式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目连救母》不仅推动了超度仪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化,更促成了打城戏在声腔音乐、剧目系统、表演艺术上的定型。从宗教仪式到戏曲艺术,《目连救母》成为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骆婧
关键词:佛教
再议“潮泉腔”与宋元戏文的传播——从饶宗颐、龙彼得戏文研究说起被引量:4
2014年
以饶宗颐、龙彼得二人之戏文研究为起点,重议"潮泉腔"是否成立、何时成立之问题,并据此追溯宋元戏文在泉、潮两地的传播历程。在饶、龙地方戏文研究争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潮泉腔"的真伪问题,并涉及宋元戏文在潮、泉的传播方式与路径。认为,历史上是否形成过独立声腔——"潮泉腔"值得商榷,即使出现也不应早于清代初期。宋元戏文在潮、泉两地的传播曾有多样化的路径,在相似的文化环境中产生汇流,后在外来剧种的强势影响下再次分流,最终形成两大剧种。
骆婧
关键词:戏文
浅论闽南“佛戏”被引量:2
2013年
中国宗教对戏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整体艺术特征上,更体现在戏曲剧种的孕育上。从唐代"佛戏"的萌芽,到宋元民间艺术的冲击,再到明清时期的滥觞,"佛戏"的普遍存在与曲折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由宗教向艺术过渡的过程。以闽南打城戏为例,通过对其前身——"打地狱城"的追溯可发现,迟至清代后期,"佛戏"已具备了鲜明的戏剧性和审美价值,并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戏曲剧种。
骆婧
浅谈当代濒危剧种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以闽南打城戏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文化生态问题是剧种研究不容忽视却相对薄弱的方面。文章尝试提出"戏曲剧种文化生态"概念,强调中国戏曲剧种的发展与变异,无不与文化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探讨当代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迁中找寻思路。以闽南古老的仪式剧种打城戏为例,剧种内生态的失调导致艺术生产机制的停滞,而外生态中的文化大环境和小环境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难以扭转的变迁。由文化生态视野关照这些濒危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力还原剧种内生态的自我生产能力,二是结合剧种实际寻求剧种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提供给剧种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骆婧
关键词:濒危剧种
盛夏的激情与思考
2019年
《拥抱盛夏》是本人于2018年5月应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之邀创作的校园话剧.记得第一次采风,信步走在校园里,一眼便望见郁郁葱葱的一片园子.陈黎贞老师骄傲地告诉我,那是校园里最美的一片绿地——荔枝林.虽然那时是冬季,无缘得见满树的荔枝,但那一片绿荫围出来的静谧与诗意,令我印象深刻.后来我又访谈了几位同学和校友.
骆婧
关键词:校友荔枝绿荫校园
泪光中的狂欢:丧仪与戏剧探究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人在生死观上的灵魂不灭论,在丧葬仪式上以戏剧扮演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现。仪式与戏剧存在本质的鸿沟,即参与性与审美性之别,但法事戏偏偏在丧葬仪式中衍生,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丧仪需要戏剧的参与来疏解悲伤与恐惧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丧仪本身就存在戏剧生长的空间。在丧仪中诞生戏剧,有其独特的原因与特性。
骆婧
关键词:狂欢理论通过仪式
戏曲传播与文化认同新论 以《西厢记》在闽南的传播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全面铺展,文学传播研究渐成热点,并涌现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宋代文学传播探源》《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文学传播学引论》《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集刊)《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等一批相关著作。戏曲研究领域,则有《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中国戏曲传播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等。
骆婧
关键词:《西厢记》戏曲传播文学传播文化认同
戏曲经典剧目在地域传播中的差异化——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
2022年
关于经典剧目地域传播问题,过去学界多留意改编本对原作的继承即共通点,却往往忽略了传播之另一大面向,即差异化问题。不同地域剧种,甚至是同一剧种之不同流派,在接受经典剧目时都面临多样化选择。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其与明代几大同题材传奇文本的比对,生动地诠释了《破窑记》经历南戏—明改本—泉州本土本的历程,据此可推其泉州改本出现时间不晚于明万历初期。同存于小梨园、下南二派的两本《吕蒙正》,有着泾渭分明的场口安排。“小梨园”本以可充分发挥生、旦二行唱功及表演程式的关目为重,“下南”本则在能够发挥净、末、丑行优势的关目上更加用心。显然,经典剧目在特定地域的差异性传播,与该地域多样化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同时,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亦是产生差异性文本的重要条件,譬如“小梨园”本《千金叹》一出,即受闽南南音艺术之影响而添入。正是多样化的审美选择促成戏曲经典在民间生生不息。
骆婧
关键词:梨园戏戏曲传播
略论中国仪式戏剧之演进——以闽台戏剧为例
2015年
仪式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进程中诞生的特殊形态,广义包含作为祭祀仪式之献礼的所有民间戏剧,狭义则专指巫术仪式之遗存的戏剧。闽台两地活跃着傀儡戏、打城戏、法事戏等几种仪式戏剧类型,它们由于艺术化的程度不同而在演进中呈现不同的形态。从演出市场和演出内容两方面比较可知,上述三种戏剧形态之所以止步于不同的阶段,源于文化生态的差异,尤其是"信仰"和"艺术"这两大核心文化要素之影响比重的不同。在相对闭塞、神秘的信仰仪式中,艺术因子渗入的比重有限,只能形成仪式戏剧的初级阶段——法事戏。一旦信仰环境趋于宽松,艺术比重的不断增加终使仪式戏剧的成熟成为可能。然而,通过打城戏和提线傀儡戏的对比可知,艺术比重是否能够超越信仰而推动仪式剧种向世俗戏剧蜕变,还要取决于不同的剧种特性。
骆婧
关键词:仪式戏剧文化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