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秉新

作品数:25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肌
  • 8篇心肌梗塞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梗塞
  • 8篇梗死
  • 7篇溶栓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5篇血小板
  • 5篇溶栓治疗
  • 5篇疗法
  • 5篇静脉溶栓
  • 4篇静脉溶栓治疗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溶栓疗法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机构

  • 24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高秉新
  • 11篇赵兴山
  • 7篇张萍
  • 7篇张家利
  • 4篇范丽雯
  • 4篇范军
  • 3篇康健
  • 3篇范丽文
  • 3篇张虹
  • 3篇尹娟
  • 2篇闫立荣
  • 2篇楚卡琳
  • 2篇彭璐
  • 1篇张彤
  • 1篇吴一远
  • 1篇宋柯
  • 1篇康俊萍
  • 1篇杨国钧
  • 1篇金伟丽
  • 1篇陈捷

传媒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室电风暴1例
2011年
患者男、74岁,近5天反复发作晕厥,于2010年2月18日在院外猝死。患者于10年前患前壁心肌梗死,其后病情一直平稳。近半月来,患者活动以后自感气短,于2009年12月在某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及右冠脉狭窄〉95%。2009年12月15日收入该院心外科准备对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检查心肌酶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轻度大,二尖瓣少量返流,LVEF53%;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怀志耘高秉新尹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电风暴
药物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张虹高秉新
关键词:心房颤动药物疗法心电图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溶栓治疗对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999年
本文研究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患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及心梗发病后24h采血测定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水平及其比值。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TXB2生成增加(P≤0.05),主要表现在溶栓未通者。溶栓再通者6-keto-PGF1a水平有下降(P≤0.05)。由此可见,溶栓治疗中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6-keto-PGF1a水平有下降标志着缺血再灌注。
张萍高秉新范军赵兴山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血栓素B2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破裂(附三例报告)
1993年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早期重要并发症,亦是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心电监护,溶栓疗法及PTCA之开展.急性心梗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心脏破裂的死亡率却上升。现将我们遇到并经尸检或经手术证实的心脏破裂三例报道如下:
周宏珠董洁英高秉新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破裂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功能的激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心血管急症这一 ,链激酶 (SK)、尿激酶 (UK)同属第一代溶栓剂 ,在我国AMI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SK与UK静脉溶栓对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肾素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 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 4 5例 ,其中 16例使用SK治疗 (SK组 ) ,14例使用UK溶栓治疗 (UK组 ) ,15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及发病后 2 4h、第 7天分别采卧位静脉血 5ml,测定血栓素B2 (TXB2 )、 6 酮 前列腺素Fla (6 -keto -PGFla)、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的水平。结果 TXB2 在SK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各点均有升高 ,二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UK组治疗后 (即发病后 2 4h、 7thd)较对照组、SK组明显升高 ;6 -keto-PGFla在 3组无变化 ;二者比值TXB2 / 6 -keto -PGFla (T/P)在UK组也明显升高 ;PRA、AngⅡ 在 3组呈升高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心梗后及SK、UK溶栓后血小板活性均有增强 ,UK和SK相比 ,前者使血小板活化作用更强。这种作用可能会限制溶栓的效果 ,故溶栓治疗中尤其UK溶栓时更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 ,包括加大阿司匹林剂量或加用其他更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张萍高秉新赵兴山范丽雯楚卡琳
关键词:静脉溶栓血小板功能链激酶急性心肌梗死AMI抗血小板治疗
动态心电图证实的院内心脏性猝死一例
2001年
高秉新赵兴山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动态心电图病例报告
爱维治对急性心肌梗死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方法:观察用爱维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A_2(TXA_2)、前列腺素(PGI_2)、血浆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指标的变化。将7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3组;爱维治治疗组(AVn=24)、对照组(COn=21)和溶栓组(尿激酶,链激酶n=30)。AV组给予爱维治30nk+5%葡萄糖250ml静点,每日1次,共10天。结果:AV组使TXA_2降低,PGI_2升高,并使PRA和AngⅡ下降。TXA_2水平AV组要比CO组和溶栓组低,其PGI_2水平则高于其他二组,三组的ET水平均有下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AV组和CO组的PRA、AngⅡ水平在治疗后有所下降,而溶栓组升高。结论:爱维治抗血栓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激活作用有关。
高秉新张萍范丽文赵兴山
关键词:爱维治急性心肌梗死内皮细胞血小板功能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小板功能改变的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水平对静脉溶栓老年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并从血小板活性改变探讨可能的影响原因。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未溶栓组16例,只接受常规治疗;老年溶栓组14例;青年溶栓组20例。均于入院即刻口服阿司匹林0.3g,1次/d,共3d;后改为0.1g,1次/d。老年未溶栓组接受常规治疗;其他两组在心肌梗死6h内接受溶栓治疗,并于入院即刻、发病后24h、第7天分别测定TXA2代谢产物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血浆水平。结果3组患者发病后24hTXB2水平较各自入院即刻明显升高;入院第7天老年未溶栓组、青年溶栓组TXB2水平均下降至入院即刻水平;而老年溶栓组TXB2水平持续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溶栓早期血小板活性明显升高,老年人心肌梗死溶栓后可持续达1周;因此溶栓后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后老年人这种血小板活性持续增强可能与溶栓后更易造成老年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张萍高秉新赵兴山楚卡琳范丽雯
关键词:血小板活性血栓素A2阿司匹林抵抗
起搏器术后急性肺栓塞一例被引量:4
2004年
女性 ,69岁 ,晕厥 ,抽搐 ,意识丧失 ,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和阵发性房室阻滞。心室静止 11.5s。于当日安置临时起搏 ,第二天后安置VVI永久起搏器。术中和术后无不适 ,呈起搏心律 ,肝肾功能正常 ;一周后作超声心动图正常 ,二周时气短胸闷 ,查肝肾功能异常 ,D 二聚体 3 .2 μg/ml,呈低氧血症 ,超声心动图示右房明显扩大 ,三尖瓣中量返流 ,肺动脉增宽。X线示肺门阴影、右肺似有楔状阴影。诊断为起搏器术后急性肺栓塞。
高秉新左庆瑶赵兴山范丽文
关键词:术后急性肺栓塞起搏器心电图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
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房颤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 6 1例 ,最近房颤持续发作在 48h之内 ,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 ,本次发作不伴急性心肌缺血和其他急性心外病症 ,临床排除心脏瓣膜病、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甲状腺机能亢进。随机分为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组和静脉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 45 0mg (2例体重过轻者给以 30 0mg)。毛花甙C组采用 0 .4mg静脉小壶滴入 ,若 4h仍未转复则追加 0 .2mg。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观察心电、血压及症状变化 ,记录从服药到转复为窦律的时间。比较两组 4h和 8h的转复率和转复时间。结果 普罗帕酮组共 31例 ,4h转复 17例(5 4.8% ) ,平均转复时间 (1.6± 0 .2 )h ;4~ 8h转复 6例 (19.4% ) ,未转复成功 8例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转复成功者 (P <0 .0 1)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静脉毛花甙C组共 30例 ,4h内转复 8例(2 6 .7% ) ,平均转复时间 (2 .7± 0 .9)h ;4~ 8h转复 5例 (16 .7% )。两组比较 4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 (P <0 .0 5 ) ,4h内的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对于新近发生的 (持续发作 48h之内 )、不伴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心肌缺血?
张家利张虹张萍赵兴山高秉新
关键词:普罗帕酮心房颤动安全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