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林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386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硝化
  • 17篇反硝化
  • 17篇除磷
  • 14篇厌氧
  • 14篇氨氧化
  • 12篇厌氧氨氧化
  • 11篇脱氮
  • 11篇聚磷
  • 11篇反硝化除磷
  • 10篇聚磷菌
  • 9篇污泥
  • 7篇污水
  • 7篇反硝化聚磷
  • 7篇反硝化聚磷菌
  • 6篇污染
  • 6篇反应器
  • 6篇北运河
  • 6篇常温
  • 6篇沉积物
  • 5篇双污泥系统

机构

  • 27篇河南师范大学
  • 2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2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南机电高等...
  • 2篇河南省环境污...
  • 1篇南开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市规划委...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江苏省计量科...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市水土保...

作者

  • 55篇鲍林林
  • 21篇张杰
  • 13篇李相昆
  • 11篇李冬
  • 8篇王晓燕
  • 7篇姜安玺
  • 7篇黄荣新
  • 5篇金彩霞
  • 5篇陈永娟
  • 3篇樊静
  • 3篇耿润哲
  • 3篇孔祥吉
  • 3篇赵建国
  • 3篇李刚强
  • 3篇程庆锋
  • 2篇任雪慧
  • 2篇王振艳
  • 2篇王学东
  • 2篇李叙勇
  • 2篇华珞

传媒

  • 9篇中国给水排水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河南科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内江科技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炭对SBR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考察生物活性炭(BAC)对不同C/N值废水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加入活性炭形成SBR_(BAC),并与活性污泥SBR(SBR_(AS))进行了比较。以甲醇为碳源配制人工废水,控制进水C/N值分别为3、6和9,在室温(15~27℃)条件下同步运行两个反应器,并测定N_(2)O、NH_(4)^(+)-N、NO_(3)^(-)-N、NO_(2)^(-)-N和TN浓度变化,分析BAC影响N_(2)O产生的机制。在控制混合液DO为2.0~3.0 mg/L条件下,C/N值为3时BAC对N_(2)O的产生没有影响,C/N值为6时BAC可以减少N_(2)O产生,C/N值为9时BAC导致N_(2)O浓度增加;BAC的存在促进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进行,进而影响N_(2)O的产生;C/N值是影响脱氮效果和N_(2)O产生的重要因素,COD下降拐点处复杂的反应环境为SND提供了必要条件,BAC能够强化该拐点处的反应条件。
吴青吴青崔延瑞鲍林林崔延瑞康威鲍林林邹旭艳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N2OC/N值
常温低基质浓度下磷酸盐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
采用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滤池反应器,在进水温度25℃、PH值在7.5-7.7、进水NH4+-N及NO2--N浓度30-45mg/l、COD48-60mg/l的条件下考察了磷酸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鲍林林李刚强李冬
关键词:常温磷酸盐厌氧氨氧化
文献传递
电子受体亚硝酸氮在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作用
2006年
本文针对先前文献提到的,亚硝酸氮在反硝化除磷中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前提,研究了以亚硝酸氮作为电子受体,对其在缺氧反硝化吸磷过程中的抑制影响进行了大量的静态烧杯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酸氮浓度大于30 mg/L的时候,确实存在了严重的抑制作用,而且该临界抑制浓度与污泥的特性与运行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但是在亚硝酸氮浓度低于30 mg/L的情况下不会对反硝化条件下磷的吸收产生毒害作用,相反地,它可以取代氧气、硝酸氮做为良好的电子受体用来进行缺氧段磷的生物摄取,在反硝化除磷中表现一定的积极作用.
黄荣新张杰李相昆马力鲍林林姜安玺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菌电子受体
新型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双污泥工艺(A2N工艺),分析了传统双污泥工艺的优点和影响因素。摒弃了固有工艺流程冗长,基建费用过高;工艺出水氨氮过高等缺陷。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双污泥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出水水质。改进后的工艺不仅可以解决同步脱氮除磷的问题,而且可用于再生水的生产。目前该工艺正在小试中,运行良好。
张杰刘婧李相昆鲍林林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污水生物处理
河流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17年
沉积物作为物质的储存库对河流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河流沉积物磷素的吸附与释放能够缓冲水体的磷负荷和营养状态,逐渐成为解决河流富营养化和水环境健康问题的关键。文章就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河流沉积物磷吸附和释放潜力的估算方法,并就沉积物的吸附与释放特征对影响磷素在河流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磷平衡浓度(EPC_0)、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是评估河流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潜力的常用指标。(2)外源磷输入,特别是人类活动的过量磷素输入,往往使得河流沉积物吸附大量磷素,导致磷释放潜力和内源污染风险增加。(3)河流沉积物的粒径、有机质和金属含量等内部因子以及p H值、溶解氧、温度和扰动等外部环境因素是决定沉积物吸附容量和吸附-释放特征的根本因素。(4)人为调控对河流形态和水动力的改变也强有力地影响着河流的沉积环境及其对磷的吸附-释放,加剧了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风险。总之,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恢复,河流富营养化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有效控制河流沉积物的内源磷污染,改善过度人为调控对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的不利影响,是河流综合整治和河流生态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难题。
鲍林林李叙勇
关键词:沉积物
基于数据库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效率评估工具构建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配置最佳管理措施(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然而,受限于研究成本和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通过实地监测对BMPs削减效率进行评估的研究案例还不多见.多数相关研究仅关注单一类型BMPs的效率评估,使得研究成果仅仅适用于某些特定区域.对BMPs的潜在效益进行评估,可通过收集不同区域内BMPs的削减效率信息来实现.本文采用基于文献的BMPs效率评估方法,通过整理国内154篇关于BMPs研究的文献信息,建立适用于农业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BMPs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和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程序语言构建BMPs削减效率评估工具箱.该工具箱适用于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削减效率的评估,能够根据不同研究区特征,给出目标BMPs的污染负荷削减量,从而为BMPs的优选提供定量依据.以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为案例研究区,根据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征,对拟采用的BMPs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草型植物篱、25 m河岸缓冲带、河岸带畜禽活动护栏以及集中放牧等措施控制效率最高.
耿润哲王晓燕段淑怀蔡新国高勇孟凡德焦帅鲍林林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密云水库底泥和库滨区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T-RFLP、定量PCR)研究了密云水库底泥沉积物和库滨带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的多样性和丰度特征,并使用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和皮尔森相关系数法,探究了环境因子对AOB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和库滨区土壤中AOB的多样性和数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AOB群落被聚成两大类:沉积物与土壤.沉积物样品中AOB群落结构与其它样品差异较大.沉积物中AOB的多样指数最低,而在农田土壤中AOB多样性指数最高.农田土壤中的amoA基因拷贝数最大,是底泥沉积物中的48倍.此外,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表明,在沉积物和水陆交错带土壤中,AOB的优势种与NH+4-N、NO-3-N、TOC、pH成正相关关系,而在陆相土壤和农田土壤中,AOB的优势种与这些环境因子成负相关关系.其中,TOC是影响AOB的群落结构的关键理化因子.
王萃鲍林林王晓燕
关键词:氨氧化细菌环境因子土壤密云水库
响应面法优化污泥厌氧消化液的化学除磷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液中含有丰富的磷,是磷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以铝盐为除磷剂回收厌氧消化液中磷源的过程中,Al∶P比、快速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铝盐除磷条件:Al∶P摩尔比1.70,快速搅拌强度300 r/min,慢速搅拌强度45 r/min,反应20 min,沉淀20 min。在此条件下,可实现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液中93.41%的磷回收率。
吕景花王建信鲍林林王芮
关键词:厌氧消化液磷回收响应面分析法
改良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改良氧化沟试验装置处理生活污水。为了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对改良氧化沟的曝气量进行了优化,在氧化沟的前三个廊道设置缺氧区,将其运行方式改变为缺氧—厌氧—缺氧好氧,在提高氮磷去除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阶段,二沉池出水COD_(Cr)、TN、NH3 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 mg/L、8.9 mg/L、0.5 mg/L和0.3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3%、99%和92%,均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A标准要求。
鲍林林程庆锋李冬任雪慧张杰
关键词:改良氧化沟脱氮除磷溶解氧
常温低基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3
2013年
以上向流生物滤池为反应器,以实验室内氧化沟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先培育好氧生物膜,后转为厌氧环境培育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常温低基质浓度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控制反应器进水pH为7.50~7.80,NH4+-N为30~40 mg/L,NO2--N为35~50 mg/L,温度为20~25℃。224 d以后,反应器启动成功。在稳定运行阶段,出水亚硝氮和氨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 mg/L和4.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3%和90.1%,去除比例为1~1.8∶1,主要集中在1.4~1.5∶1,亚硝氮和氨氮去除的容积负荷分别为104.2 mg/(L.d)和146.0 mg/(L.d)。
鲍林林赵建国李晓凯李冬张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稳定性常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