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秀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子宫内膜腺癌DNA结合抑制因子-1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α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与雌激素受体(ER)α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d-1及ERα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Id-1表达逐渐增强(P<0.05),ERα表达则逐渐减少(P<0.05)。Id-1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ERα阳性表达与浸润肌层深度有关(P<0.05)。Id-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但两组生存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Id-1与ERα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84,P=0.034)。结论 Id-1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过表达,并且可能与ERα协同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
- 黄玉秀郑秀林爱武郭阿芹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 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构建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4例行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一致性系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 2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共有2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阳性率9.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2.971(95%CI 1.131~7.804)、4.795(95%CI 1.497~15.361)、4.773(95%CI 1.675~13.599)。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有良好的一致性系数(C-index=0.835)和良好的校准。结论基于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指导因良性病因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 卢婉婷黄玉秀胡志坚何斐林征胡继芬陈丽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转移列线图
- 子宫内膜癌术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后指数模型构建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术后生存的预后指数(PI)预测模型,为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PI预测模型,并用X-tile法寻找PI评分的最佳截断点。结果270例中,随访98个月,生存时间为3~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4.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X_(1))、病理类型(X_(2))、子宫外受侵(X_(3))是子宫内膜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预测模型为PI=1.981 X_(1)+2.191 X_(2)+2.510 X_(3)。X-tile法选取PI的最佳截断点为1.980。结论对于合并有肿瘤家族史、非内膜样腺癌、子宫外受侵等预后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案,加强随访和监测。
- 郑丽娥吴雅兰谢庆陈淑敏黄玉秀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影响因素
- 子宫内膜癌中HIF-1α的表达及与ERα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子宫内膜癌中HIF-1α与ER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及ERα蛋白的表达。对全组病人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27.8%和60.7%,ER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7.7%和60.7%,三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但HIF-1α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HIF-1α与ERα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65,P<0.05)。结论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过表达,并且与不良的预后有关。而HIF-1α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也阳性表达,提示HIF-1α在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 黄玉秀郑秀刘林芳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雌激素受体
- 宫颈癌Ⅱ期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宫颈癌Ⅱ期患者,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10~14d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分析其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及疗效,并与27例单纯手术病人进行对照。结果化疗栓塞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术中平均出血量340mL,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560mL);术中见瘤体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缩小,分界变清,容易分离;病理示部分瘤细胞变性、坏死,瘤细胞数量减少,宫旁转移灶消失。术前化疗栓塞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2%和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和46.1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Ⅱ期宫颈癌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陈仲武黄玉秀陈济铭官怀文陈一平
- 关键词:宫颈肿瘤血管造影术化疗栓塞治疗性
- 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中β-地中海贫血突变的基因诊断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孕早早期、简便、快速且无创伤性检测胎儿常见B-地中海贫血突变的导流杂交检测技术,用于B-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采用PCR技术与低密度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相结合,设计3组PCR引物单管多重PCR体系及18种DNA探针,用于快速检测100例妊娠6~14W贫血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中缺失型B-地中海贫血。结果40例贫血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中,检出10例β-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别为4例杂合子CD41/42(-TTCT),3例-28(A→G),3例CD17(A→T)突变型。结论采用该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常见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对于防止新的患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减轻社会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
- 陈勇周华蓉周华蓉黄玉秀
- 关键词:孕妇血浆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 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应用到妇产科见习教学中,探查模拟分层教学的优与劣。方法:选取进入妇产科见习阶段的见习学生共240名,分为20个见习小组,学生以见习小组为单位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0组,对照组10组。试验组采用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分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病历书写、临床技能、课堂提问及发言),分析两组教学的利弊。结果:试验组平均总分(92.69±2.38)分,对照组平均总分(91.67±2.74)分,两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的学生认为模拟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技能操作水平。87.6%的学生认为模型教学更有收获。60.4%的学生认为录像、模型等模拟教学收获很大。78.1%的学生愿意参与课堂角色扮演,认为可以增加学习乐趣及积极性。结论:基于Miller金字塔原理的分层模拟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适合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 邹亦庐郑秀胡继芬陈丽红吴建波黄玉秀张彬何丽丹
-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
- 人附睾蛋白4与卵巢癌疾病转归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卵巢癌疾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盆腔肿物患者112例,其中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94例,卵巢非上皮性恶性肿瘤18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并随访其中经过满意的全面分期手术的36例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清HE4和CA125的水平,分析HE4水平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血清HE4水平为32.19pmol/L(21.67-293.40pmol/L),明显低于术前水平63.37pmol/L(29.10-444.80pmol/L),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310,P=0.021)。随着化疗后临床缓解,患者的HE4水平下降;当患者病情复发或盆腔出现病灶时,血清HE4水平再度升高。3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经15月随访后,复发5例,盆腔MRI检查示肿瘤直径约4-6cm,血清HE4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血清HE4的升高比CA125提前4-12周。结论 HE4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是监测患者病情的敏感肿瘤标志物。
- 郑丽娥陈丽红黄玉秀
-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卵巢肿瘤
- HIF-1α、VEGF、CD105-MVD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及CD105-MVD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8%、61%及60%、72%、89%,CD105-MVD分别为21.6±11.5、27.9±13.7、47.7±12.8。三者分别在不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VEGF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但HIF-1α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CD105-MVD与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高CD105-MVD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P=0.076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HIF-1α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r=0.282,P=0.035),与VEGF呈正相关(r=0.355,P=0.007)。结论:HIF-1α在子宫内腺癌中存在着过表达,与不良的预后有关。HIF-lα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黄玉秀郑秀刘林芳江忠清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 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29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0例全子宫或者广泛(次广泛)切除、双附件切除患者(A组)和79例全子宫或者广泛(次广泛)、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B组)。分别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随访率99.2%,5年总生存率为84%,A、B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9%、87%。术后复发13例(A组9例,B组4例),A、B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9/50)、5.1%(4/79)。两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病理分期Ⅰ期高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 黄玉秀郑秀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切除术生存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