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龙振洲

龙振洲

作品数:82 被引量:5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9篇细胞
  • 33篇免疫
  • 20篇小鼠
  • 15篇白细胞
  • 15篇白细胞介素
  • 12篇免疫功能
  • 10篇基因
  • 10篇骨髓
  • 10篇T细胞
  • 9篇小鼠免疫
  • 8篇骨髓移植
  • 7篇胸腺
  • 7篇淋巴
  • 7篇克隆
  • 6篇胸腺细胞
  • 6篇淋巴细胞
  • 5篇亚群
  • 5篇细胞亚群
  • 5篇细胞因子
  • 5篇流式细胞

机构

  • 81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河北省职工医...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石河子医学院
  • 2篇黑龙江中医学...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长春职工医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急救中...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保定市妇幼保...

作者

  • 82篇龙振洲
  • 40篇谢蜀生
  • 12篇马大龙
  • 12篇秦凤华
  • 10篇刘白
  • 8篇陶家平
  • 8篇张文仁
  • 7篇杨四旬
  • 7篇宋泉声
  • 6篇狄春辉
  • 6篇高汉林
  • 6篇周宝宏
  • 6篇邓鸿业
  • 6篇冯岚
  • 5篇白爱林
  • 5篇肖波
  • 5篇邓玉兰
  • 5篇陈英玉
  • 5篇宗淑贞
  • 4篇叶建平

传媒

  • 19篇中国免疫学杂...
  • 14篇国外医学(免...
  • 9篇上海免疫学杂...
  • 7篇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免疫学杂志
  • 5篇中西医结合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15篇1994
  • 13篇1993
  • 4篇1992
  • 13篇1991
  • 9篇1990
  • 13篇1989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bacron Blue亲和层析及应用被引量:6
1994年
以F3GA(Cibacron Blue F3GA)为配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免疫毒素(IT)分离纯化的亲和层析方法。实验中用三种不同来源的核糖体灭活蛋白(RIP),即蓖麻毒素A链(RTA),苦瓜毒素(momordin,MT)和Saporin,以探讨RIP与F3GA的相互作用。分析显示三种RIP均能引起F3GA吸收光诸明显红移,提示RIP均可与F3GA发生特异结合。将F3GA与Sephadex交联可获得Bluedex。Bluedex亲和层析是一种经济有效,简单易行,便于在各类实验室中使用的蛋白质亲和层析技术。结果表明:在低盐溶液中RTA和MT均可迅速地与Bluedex结合,而在高盐溶液中(0.65mol/LNaCl)又极易被洗脱回收。这一技术用于免疫毒素的研究可有效地去除游离抗体,而不影响其杀伤活性。
赵翀王玲谢蜀生龙振洲
关键词:免疫毒素
成年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静脉注射BaIb/c小鼠(H-2 ̄d)脾细胞和骨髓细胞,48小时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血清,可诱导B6小鼠(H-2 ̄b)对BaIb/c小鼠皮肤移植的长期耐受(>80天).耐受B6小鼠可正常排斥无关品系CBA/J小鼠(H-2 ̄k)的皮肤,显示了耐受的特异性。上述诱导方案可导致受体小鼠脾细胞对ConA、LPS诱导的增植反应的抑制,但这种全身性免疫抑制可在短期内恢复,而供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反应,如MLR和DTH则不能恢复。
白爱林谢蜀生龙振洲
关键词:耐受皮肤移植淋巴细胞超敏反应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1991年
本实验研究了青蒿素(QHS)及青蒿素衍生物(DQHS)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腹腔注射25~100mg/kg 剂量的 QHS 及 DQHS 都能明显地抑制小鼠抗体分泌细胞(PFC)数。在100mg/kg 剂量下,QHS 及 DQHS 能明显抑制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抑制小鼠脾细胞对 ConA 及 LPS 的增殖反应;抑制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这些结果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孙秀珍谢蜀生龙振洲张文仁屠呦呦
关键词:青蒿素免疫抑制白细胞介素
人胎儿脾脏T细胞表型分析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研究了人胎儿脾脏T细胞的表型,结果显示:(1)胎儿脾脏T细胞比例偏低,TCRαβ+T细胞占CD 3+T细胞的84.5%;(2)CD4/CD8比值和胎龄成正相关,这提示抑制性T细胞在自身耐受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3)胎儿脾细胞的74%表达CD38抗原。
刘白马树俊陶家平斐军窦咏梅宗淑贞胡荫刘静沈浣龙振洲
关键词:T细胞亚群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结合IL-1和TNF活性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实验提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经体内或体外LPS/SiO2刺激后,其固定的完整细胞膜或细胞膜粗提物具有ILI和TNF活性。在1h、12h两种刺激时间内,膜结合IL-1活性无显著变化,但膜结合TNF活性则随刺激时间延长而有所降低。刺激后的M在经pH3.0的甘氨酸盐酸处理后,膜结合IL-1和膜结合TNF活性均有下降,以IL-1活性下降较为明显。IL-1受体拮抗剂能完全阻断膜结合IL-1活性,对膜结合TNF活性亦有轻度的抑制效应,提示在膜TNF发挥作用过程中,膜结合IL-1可能也参与了这一过程。
陈非邓鸿业丁桂风邓玉兰黄大无龙振洲
关键词: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
肺泡巨噬细胞因子与肺纤维母细胞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对有关肺泡巨噬细胞的分泌产物如生长因子、纤维粘连蛋白以及IL-1、TNF 等细胞因子作了简述,并对这些产物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对肺纤维母细胞生长的调节效应作了简要评介,认为在病理状态下肺泡巨噬细胞分泌产物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肺纤维母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
陈非邓鸿业龙振洲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细胞因子
转基因小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0年
自本世纪 70年代建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免疫学领域的研究 ,迄今已能鉴定约 16 6种免疫细胞及其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使免疫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免疫学时期。探讨这些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已提到了日程。藉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相关基因克隆 ,并对其编码蛋白分子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阐明了相关免疫分子的分子结构。但对这些特殊分子功能的研究 ,单纯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尚不足以说明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只有应用遗传学方法 ,才能确定特定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分子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只能对简单有机体 (如单细胞生物细菌与酵母 ;多细胞生物果蝇和蠕虫 )进行生物学过程分析 ,但不适用于复杂有机体 (哺乳类 )的生物学分析。而分子遗传学方法则可用于复杂有机体生物学分析 ,用以研究这些大分子在个体发育、免疫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 ,以及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只有应用转基因动物使相关基因通过表达、排除或突变 ,检测其在转基因动物体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才能确定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分子的生物学意义。国内在兽医方面开展了一些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 ,但很少涉及到免疫学的应用。本文概括的介绍了转基因小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免疫学研究中所取得的部分资料 ,反映了现?
郭长占龙振洲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小鼠基因打靶技术免疫学
生物应答调节剂被引量:9
1991年
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是指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是参与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目前BRM 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及分子疫苗。近些年来,对BRM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方式,已引起生物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生物应答调节剂的状况作一整体的综合评述。
秦凤华谢蜀生龙振洲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疫苗
PMA和PHA对活化早期人胎儿胸腺细胞表型分化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利用妊娠中期水囊引产的人胎儿胸腺细胞,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用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佛波酯(PMA,一种PKC激酶活化剂)和PHA作用于胸腺细胞0.5,3,6,12和18小时等不同时间对胸腺细胞CD4+CD8+亚群(DP)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A作用30分钟就可以明显下调DP亚群CD4分子表达,而其对CD8分子的下调作用明显晚于对CD4分子的作用。PHA则不表现对CD4分子的下调作用。我们发现PMA和PHA还可下调CD3的表达,但是PMA和PHA对IL-2受体和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对DR分子均无明显作用。这些结果证实胸腺DP细胞在外界活化因子作用下一些重要的细胞表面分子发生了改变,表明胸腺DP细胞具有继续分化的潜能。提示在PMA和PHA诱导的胸腺细胞活化和增植过程中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可能受不同细胞活化机制的调控。因此,探讨PMA和PHA诱导细胞表型变化的机理及其与胸腺细胞活化的关系可能有助于对T细胞活化机理研究。
韩作宁刘白马树俊陶家平龙振洲
关键词:胸腺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分化
PMA对人外周血T细胞和CD^(4+)细胞表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本研究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用流式细胞计观察了经E花环法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和经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方法用OKT8单克隆抗体分离的人外周血CD4+细胞在佛波酯(PMA,一种PKC激酶活化剂)活化早期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我们已经研究了PMA对人胎儿胸腺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发现PMA可明显下调胸腺DP亚群CD4、CD8和CD3分子表达。但能明显促进CD25和HLA-Ⅰ类抗原表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PMA对人外周血T细胞和CD4+亚群表型变化的影响,探讨PMA对发育成熟的外周血T细胞是否发挥同样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观察外周血T细胞和CD4+亚群对PMA的反应性,探讨T细胞在对抗原发生应答而活化时,T细胞亚群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影响细胞表型变化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PMA同样可下调外周血T细胞CD3CD4和CD8分子的表达,并促进CD25分子表达。PMA对外周血T细胞的作用与胎儿胸腺细胞相比在作用时间上有明显不同。表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T细胞对pMA表现不同的反应性。另外,外周血总T细胞和CD4+亚群细胞也对PMA表现不同反应性,提示T细胞在PMA作用下发生表型改变时,细胞亚群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影响细胞表型变化的相互作用?
韩作宁刘白马树俊陶家平张志欣志宏龙振洲
关键词:T细胞PMA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