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维 作品数:96 被引量:290 H指数:8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桡骨远端骨折CT扫描体位和成像方位的选择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CT扫描体位和成像方位的选择及临床意义。方法:58例患者中,20例按体位1扫描,即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患肢伸直而置于身体的一侧进行扫描,13例按体位2扫描,即患者仰卧或俯卧于检查床上患肢举过头顶进行扫描,17例按体位3扫描,即患者上半身横趴于检查床上,患肢置于扫描孔内扫描,8例按体位4扫描,即患者站立球管背侧患肢置于检查床上进行扫描。每个体位横断位扫描后,均通过弯曲肘关节进行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并根据检查时间长短,摆位难易,图像质量以及所受辐射量等,对不同扫描体位进行评价。结果:体位1扫描图像伪影多而影响图像质量,且受照辐射大。体位4摆位难,检查时间长,图像伪影多而总体评价最差。体位3图像伪影少,受照剂量低,易于进行多方位成像而有助于病变的显示和分型而评价最好。结论:桡骨远端CT可选择多种扫描体位,每种体位下通过伸直和弯曲肘关节可以进行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成像方位有助于快速而有效完成检查,并准确诊断。 何家维 陈久尊 严志汉 林锋 张桂艳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横断位 冠状位 排粪造影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在我院行排粪造影检查的全部32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4例患者中33例基本正常,291例发现异常且常多种同时存在,其中盆底痉挛综合征72例,直肠前突186例,直肠黏膜套叠122例,会阴下降155例,内脏下垂35例,肠疝16例,骶直分离59例。结论排粪造影能对直肠和肛管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变化进行直观的了解,并可摄片记录,对直肠肛门部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万梦楠 何家维 邹爱国关键词:排粪造影 便秘 X线摄影 钡液和钡糊结合法排粪造影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钡液和钡糊结合法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志愿患者分别进行钡液法、钡糊法和结合法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测量和诊断。结果:结合法对直肠前凸、会阴下降检出例数和钡糊法相近,对粘膜脱垂、肠疝的检出例数和钡液法相近,而对内脏下垂的检出例数均多于钡糊和钡液法。对于肛直角、直肠前凸深度和直肠充盈量的测量结果,结合法与钡糊法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钡液法比较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法排粪造影能很好地保留钡糊法和钡液法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并在"Y"形灌肠器帮助下,检查过程简单方便。 何家维 白光辉 严志汉 刘长宝 黄磊关键词:排粪造影 便秘 X线摄影术 DR与多层螺旋CT观测骶骨倾斜角的比较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曲度的可行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拍摄有腰骶椎侧位DR片和CT扫描的患者,对DR片及重建图上的骶骨倾斜角和L3重力轴偏移距分别进行测量和比较;根据腰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将患者分成正常和病变两组,比较骶骨倾斜角的差异。结果:DR片和重建图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4.18°±8.16°和31.50°±8.43°(P<0.01);L3重力轴均位于骶骨岬前点后,偏移距分别为13.04mm和5.57mm,且偏移距均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椎间盘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为32例和74例,DR片上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0.94°±6.67°和31.69°±8.96°(P>0.05)。结论: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与偏移距是可行的,但均比DR片测量值小,L3重力轴偏移距和椎间盘改变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性。 何家维 叶信健 陈旺强 白光辉 庞丽芳 严志汉关键词:SPIRAL CT 放射摄影术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1例骨梗死患者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1例患者共35个骨骼受累,包括18个股骨,10个胫骨,2个肱骨,1个肩胛骨,4个髂骨。在骨梗死早期X线和CT表现阴性或骨质疏松,MRI检查敏感,表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在中晚期,X线和CT表现为不规则点片状钙化,MRI表现多具有特征性,呈"靶环"或"地图"样征象,T1和T2加权上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于骨梗死各期表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X线和CT对中晚期骨梗死钙化检出有利,三者结合有助于明确诊断。 林旭波 何家维 白光辉 严志汉 赵晓君关键词:骨梗死 X线平片 CT MRI 小儿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小儿长骨EG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26例X摄片,12例CT检查,和5例MRI扫描检查。结果 26例中单发病灶17例,多发病灶9例(包括四肢长骨多发4例,累及其它骨骼5例),受累的四肢长骨包括股骨15例,肱骨9例,胫骨4例,腓骨及桡骨各1例,病灶位于骨干12例,干骺端18例,骨骺3例。X线平片15例病灶呈单发或多发囊状,部分边缘硬化,局部骨质呈膨胀性、溶骨性破坏,6例病灶呈小囊状破坏,4例骨膜层状增厚;CT扫描12例表现髓腔扩大,内见软组织肿块填充,骨皮质变薄,破坏,3例在骨松质区或骨髓腔内呈囊状破坏。MR检查均表现病灶中心T1WI多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等高混杂信号,周边多呈长T1、长T2信号,STIR病灶多呈混杂高信号。结论小儿四肢长骨EG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相混淆,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随访观察,有助于准确诊断。 黄兆文 陈久尊 张小红 何家维关键词:小儿 长骨 嗜酸性肉芽肿 放射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脊柱结核的MRI随访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脊柱结核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3年4月的21例经临床或手术诊断为脊柱结核的儿童患者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14岁,平均9.4岁.18例保守治疗,3倒手术治疗,病程2个月~3年,所有病例行2次或2次以上MRI检查.比较初次和复查结果,主要观察椎体及椎间隙信号变化、椎旁脓肿及后凸角的变化.结果:21例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85个椎体,其中颈椎、胸椎及腰骶椎发生率分别为10.6%(9/85),49.4% (42/85)及40%(34/85).初诊及随访时相仿,15例出现椎体变扁或楔形变,10例可见椎间盘受累,而椎间隙可见不同程度变窄或融合.初诊13例后凸角>0°,位于胸段7例,胸腰段2例,腰段3例,颈段1例.18例保守治疗患儿中,8例初诊及治疗过程中(2~9个月)后凸角均为0°;1例轻度后凸患儿(<10°),治疗12个月时后凸角稍增加;5例中度后凸患儿(10°~30°),治疗过程中(3~12个月)多次随访均无明显改变;4例重度后凸患儿(>30°),保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3~28个月)多次随访后凸畸形均有不同程度加重,其中1例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后凸角减小.结论:儿童脊柱结核运用MRI随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清晰显示治疗后椎体及椎间隙信号变化、椎旁脓肿及后凸角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张呈兵 何磊 王永姣 何家维 纪涛涛 严志汉关键词:儿童 磁共振成像 多次血尿、反复肛拭子或粪便核酸检测阳性的轻型COVID-19患儿1例 被引量:2 2020年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我国多个省市陆续出现,目前全球确诊人数已超过百万。笔者报道温州地区1例多次血尿、反复肛拭子或粪便核酸检测阳性的轻型COVID-19患儿的诊治经过,以期为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杨丽丽 叶佩佩 葛怀志 严志汉 何家维关键词:轻型 血尿 T-PACS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9 2019年 在国内各大院校医学影像专业的实习及临床教学中,传统的应用胶片的影像带教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它主要是运用高速计算机及网络,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和传输,使图像资源可以有序管理和便捷使用[1,2]。PACS系统应用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①PACS系统病例资料丰富、全面、便于调阅、不受限于空间和时间;②便于给学生授课讲解各种典型病例,利于培养学生临床阅片能力,使其快速成长;③可举一反三找同病异影及异病同影的疾病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技能[3]。 刘旺华 卓乐兵 许崇永 何家维 陈伟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 PACS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带教模式 钡液和钡糊结合法排粪造影 排粪造影是对排粪异常患者就其肛门直肠部进行静态与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它对肛直肠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特别是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类所致长期顽固性便秘能作出明确的诊断,是一种比传统的钡灌肠、临床及内镜检查更敏感可靠的方法,其临床... 何家维 白光辉 严志汉 刘长宝 黄磊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