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1959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变化与趋势被引量:14
- 2014年
- 验潮站资料的低空间分辨率与卫星数据的短时序是区域海平面变化研究存在的关键难题。本文结合卫星高度计海平面高度距平资料及验潮站数据,基于EOF和最小二乘法重建过去53年(1959-2011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变化时空序列,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区域统一海平面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基于EOF和最小二乘法的海平面高度场重建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卫星高度计资料时间序列不长和验潮站分布稀缺时间不连续等问题,对于海平面变化研究,尤其是关于过去长期的变化过程及特征研究适用性良好。对统一海平面变化时间序列线性拟合显示,近53年珠江三角洲区域海平面平均变化速率为4.08 mm/yr,且存在近期加速上升趋势。与单站研究相比,该方法较好地表达了区域海平面主要变化特征并剔除可能存在的噪音。径流及厄尔尼诺现象也对珠江三角洲海平面空间变化产生影响。
- 何蕾李国胜李阔崔林林任惠茹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珠江三角洲
- 南海南部陆坡区生态要素垂向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
- 2014年
- 利用2004年5月"实验3"号船在南海南部陆架区观测站(109°40′E,06°05′N)连续48h观测得到的温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浓度数据,分析了观测点的叶绿素和溶解氧的垂向分布、日变化特征及其同水温和盐度等物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溶解氧垂向分布与温度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盐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和叶绿素的日变化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跃层深度和海流等对溶解氧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张燕何蕾殷克东姜玥璐姚景龙王东晓
- 关键词:日变化叶绿素
- 辽河三角洲河口芦苇沼泽湿地植被固碳潜力被引量:12
- 2017年
- 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一种有效应对CO2浓度升高的措施。河口湿地是一类特殊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研究河口湿地的固碳潜力对准确评估河口湿地碳汇、发挥和提高湿地固碳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和数值模型,量化研究了辽河三角洲河口沼泽湿地的植被固碳潜力。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将植被的固碳潜力分为湿地演替、人工灌溉苇田和气候变化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河口沼泽湿地植被具有很高的固碳潜力,翅碱蓬(Suaeda pterantha)群落扩张每年可递增固碳潜力0.053—0.07Gg C,滩涂转变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每年可递增固碳潜力0.07Gg C,芦苇、獐毛草甸(Aeluropus sinensis)演替为芦苇沼泽的固碳潜力为17.2 Gg C/a,通过灌溉管理措施,芦苇沼泽的固碳潜力为474.6—544.6 Gg C/a。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预测结果,到2030年、2050年、2100年,芦苇沼泽湿地的固碳潜力分别为576.9—655.1Gg C/a,603.3—684.1Gg C/a,680.9—769.4Gg C/a,其中由人工灌溉苇田的潜力最大。
- 陈吉龙何蕾温兆飞寥华军王炳亮崔林林李国胜
- 关键词:固碳潜力净初级生产力人工灌溉辽河三角洲
- 基于EEMD及BP神经网络的区域海平面多尺度预测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基于时间序列的统计预测模型是现阶段海平面高度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海平面变化机理复杂,传统方法对于非平稳非线性的时间序列预测存在较大局限性,预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闸坡站长时间(1959-2011年)月均验潮序列,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析(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区域海平面变化趋势预测方法——EEMD-BP建模。本研究首先利用EEMD方法对原始序列进行分解,根据验潮序列中隐含的各个信号的不同频谱特征生成多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ModeFunction,简称IMF),达到将时间序列平稳化,提高信噪比的效果。然后由各IMF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分别预测各IMF的未来变化趋势,最后将输出结果重建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结果显示,EEMD能有效提取序列中隐含的多时间尺度信号,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预测海平面未来变化趋势,相对于直接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海平面变化时间序列预测(R=0.76,RMSE=36.74mm,ME=-3.46),EEMD.BP建模预测精度有显著提高(R=0.89,RMSE=28.16mm,ME=2.31)。说明EEMD.BP建模首先对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降噪等处理,再分别对分解后序列进行预测,有利于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为相关区域海平面变化趋势预测研究提供现实参考意义。
- 何蕾李国胜李阔崔林林任惠茹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BP
- 2010年夏季大连溢油事件期间北黄海漂流浮标移动轨迹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双层单向嵌套的普林斯顿大学海洋模式(POM)对2010年夏季大连溢油事件期间北黄海释放的表层漂流浮标的移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轨迹基本吻合,模拟的表层流速纬向和经向分量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在两观测点分别达到了0.6548,0.3659和0.4836,0.3961,均明显大于95%置信区间下的显著性临界值0.1946,但是模拟的浮标移动速度明显慢于观测。模拟出的速度时间序列在变化趋势上与实测吻合良好,但是流速数值相对于观测整体上偏小。该数值模拟系统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出2010年大连溢油事件期间北黄海的流场及漂流浮标的运动趋势,为北黄海的环境预警、灾害评估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李峣何蕾袁东亮王铮
- 关键词:北黄海数值模拟漂流浮标
- 黄海春季海洋病毒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荧光显微技术,报道了春季(2006年4月)海洋病毒丰度在黄海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病毒丰度与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温度和盐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海表层水中病毒丰度的变化范围为1.08×107~9.90×107个/mL,平均值是5.62×107个/mL±2.28×107个/mL,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为0.01×107~0.16×107个/mL,平均值是0.07×107个/mL±0.03×107个/mL,病毒丰度大于细菌丰度两个数量级。叶绿素a浓度表层的变化范围为0.09~4.94μg/L,平均值是0.75μg/L±0.84μg/L,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附近。通过相关性分析,在黄海春季,细菌可能控制着病毒的空间分布,并且病毒的空间分布受盐度影响较小,受温度影响较大。
- 何蕾殷克东林志芬田甜袁翔城
- 珠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及适应
- 何蕾李国胜
- 近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与多尺度特征被引量:22
- 2014年
- 以1950-201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利用突变分析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同期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周期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为利津站水沙通量显著变化的时间分界点,此后利津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各种尺度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在时间尺度上分别在2.86a、4.44a和13.33a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受流域的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尤其是水库建设、干流引水、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的影响,进入80年代后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和年代际振荡、降水的周期性、太阳活动的年代际周期是影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变化集中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上。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阶段性递变除受年代际尺度周期性变化控制外,还与人类活动的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任惠茹李国胜崔林林何蕾
- 关键词:小波分析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