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和

作品数:119 被引量:643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2篇污泥
  • 53篇厌氧
  • 26篇厌氧发酵
  • 22篇产酸
  • 20篇城市污泥
  • 19篇挥发
  • 18篇厌氧消化
  • 18篇脂肪酸
  • 16篇乙酸
  • 16篇挥发性脂肪酸
  • 16篇发酵
  • 14篇污泥厌氧
  • 12篇发酵产酸
  • 11篇微生物
  • 11篇颗粒污泥
  • 11篇好氧
  • 11篇好氧颗粒
  • 11篇好氧颗粒污泥
  • 9篇剩余污泥
  • 8篇五氯酚

机构

  • 119篇江南大学
  • 3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湖南工学院
  • 2篇常州大学
  • 2篇无锡科技职业...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 1篇无锡国联环保...
  • 1篇无锡惠联资源...
  • 1篇镇江东方生物...

作者

  • 119篇刘和
  • 44篇符波
  • 42篇陈坚
  • 34篇刘宏波
  • 26篇堵国成
  • 11篇许科伟
  • 10篇李秀芬
  • 9篇李光伟
  • 9篇姜谦
  • 7篇王晋
  • 6篇云娇
  • 6篇王燕
  • 6篇陈燕
  • 6篇马惠君
  • 5篇聂艳秋
  • 5篇刘晓玲
  • 5篇殷波
  • 4篇王新华
  • 4篇张东旭
  • 4篇成小英

传媒

  • 11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6篇工业微生物
  • 6篇应用与环境生...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环境科学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大众科技
  • 3篇化工进展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第九次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WSH03-13产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
对影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WSH03-13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在7 L发酵罐上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斜面培养21天,种龄28小时,发酵初始pH 7.0,接种量...
张东旭刘和张程杰崔莉黄亮陈坚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工艺发酵罐
文献传递
初始pH值对产氢产乙酸/耗氢产乙酸两段耦合工艺定向生产乙酸的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以葡萄糖为底物,以经加热预处理并活化过的厌氧污泥为种泥,研究了初始pH值对产氢产乙酸,耗氢产乙酸两段耦合工艺厌氧发酵定向生产乙酸的影响。实验考察了7个初始pH值(5、6、7、8、9、10、11)条件下的底物降解、产物产生和发酵过程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段初始pH值的变化不仅影响本阶段产酸,而且影响耗氢产乙酸段产酸。初始pH=5时主要进行乙醇型发酵;pH:6和7时主要进行丁酸型发酵;pH=8时混合酸型发酵类型逐渐占优势,pH=8~11时均以乙酸为主要产物,耦合系统生产乙酸最优初始pH值为10。在初始pH=8-11范围内,产氢产乙酸段初期的乙醇浓度一般较高,但到后期因乙醇被微生物进一步代谢转化成乙酸而使其含量下降。
聂艳秋刘和堵国成陈坚
关键词:产氢产乙酸PH厌氧发酵
454测序法在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0年
传统的Sanger测序技术虽已成熟,但其速度和成本的限制满足不了大规模测序的要求。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了乳胶微粒和皮升级反应的454焦磷酸测序法,作为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分析结果准确、高速、高灵敏度和高自动化的特点。对454测序法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了介绍,对近年来运用该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徐晓宇刘和
关键词:宏基因组
污泥厌氧消化产酸发酵过程中乙酸累积机制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己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通常其处置方法为经过厌氧消化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后再进行填埋、农用、焚烧。将其尽可能多地转化成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能源或者发酵工业原料的乙酸,是实现污泥资...
刘和许科伟王晋
关键词:污泥挥发性有机酸
文献传递
硝酸盐对牛粪梭菌甲酸脱氢酶缺失型Wood-Ljungdahl途径固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异于同型产乙酸菌通常利用Wood-Ljungdahl途径将2分子CO_(2)还原为1分子乙酰辅酶A,Clostridium bovifaecis缺失Wood-Ljungdahl途径甲基支路第1步将CO_(2)还原为甲酸的甲酸脱氢酶,需甲酸存在时将1分子甲酸和1分子CO_(2)还原为乙酰辅酶A发生葡萄糖的同型产乙酸型发酵。已有报道显示,硝酸盐也可作为同型产乙酸菌的电子受体,而且对不同同型产乙酸菌的代谢影响有所不同,然而硝酸盐对这种独特的甲酸脱氢酶缺失型Wood-Ljungdahl途径固碳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究硝酸盐对C.bovifaecis甲酸脱氢酶缺失型Wood-Ljungdahl途径固碳的影响。【方法】硝酸盐浓度分别为10 mmol/L和30 mmol/L时,以未添加硝酸盐为对照实验,研究C.bovifaecis在葡萄糖+甲酸+CO_(2)为基质条件下的细菌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情况。【结果】10 mmol/L和30 mmol/L硝酸盐存在时,主要产物乙醇浓度分别为5.80 mmol/L和1.6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乙醇浓度(7.13 mmol/L),葡萄糖消耗量也明显减少。甲酸盐消耗量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硝酸盐浓度为30 mmol/L时甲酸盐无明显消耗。【结论】30 mmol/L的硝酸盐抑制了C.bovifaeciss甲酸脱氢酶缺失型Wood-Ljungdahl途径的固碳作用,10 mmol/L硝酸盐降低了C.bovifaecis葡萄糖的糖酵解作用。
关紫微符波钱庆庆张衍刘宏波刘宏波
关键词:硝酸盐糖酵解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2012年
城市污泥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公告,到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达3000万吨/年。
刘和
关键词: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厌氧发酵生活污水处理厂产酸中国环境
一体式A/O/DMBR处理高氨氮化粪池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自制了一套新型一体式厌氧/好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O/DMBR),并将其应用于高浓度氨氮化粪池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A/O/DMBR达到了良好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5%和87.0%。同时还表现出较强的脱氮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好氧单元和缺氧单元污泥的比硝化速率和比反硝化速率分别达到2.79、1.33 mg/(g.h)。
刘宏波李雅婕刘和符波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动态膜高氨氮废水
城市污泥发酵产酸及强化污水脱氮除磷资源化利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的产量逐年升高.据环保部统计,至"十二五"期末我国湿污泥量(含水率 80 %)将突破4600万吨,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开发始终是国内外污泥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刘和刘宏波马惠君殷波祖叶品
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从城市剩余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将预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到污泥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通过分离菌丝体培养液,发现并非真菌分泌物(微生物絮凝剂)而是菌丝体本身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对高浓度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显著,最多可提高40.58%,污泥浓度较小时,脱水性能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差;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相比,菌丝体调理对毛细吸水时间的降低更显著,而添加PAM对污泥比阻效果更好,单独添加PAFC效果最差,在PAM与菌丝体协同调理下,污泥的脱水性能可提高60%左右。通过污泥粒径分布与SEM电镜扫描的结果发现:菌丝体通过缠绕包裹小颗粒的污泥,使污泥絮体和污泥颗粒增大从而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接种的接种方式比孢子直接接种更加实际有效,利用生物法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对以该菌为基础开发生物脱水工艺有重要意义。
史佳晟余雷朱葛宋联刘和何艳华
关键词:丝状真菌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
高氨氮、偏碱性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特征
2012年
在高氨氮、偏碱性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氮氮、偏碱性条件下,好氧颗粒能够在一周内出现,一个月内形成稳定的颗粒化污泥。偏碱性条件有效地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形成的颗粒污泥直径小、密实;且在颗粒形成过程中污泥流失少,SVI值波动不大。在好氧颗粒污泥稳定阶段,60%的颗粒污泥粒径为0.3~0.6 mm,绝大部分的颗粒污泥含水率和沉降速度分别在94%和25 m/h左右。同时,在高氨氮生长压条件下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较强的硝化和反硝化能力,其比硝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41 kgNH4+-N/(kgMLSS.d)和0.435 kgNOx--N/(kgMLSS·d)。
刘宏波刘和符波李雅婕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粒径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